Write about it later to further embarrass her and then get the facts wrong. (Example: It was not me who wanted the fruit from the Santa Monica Farmers Market that day! I was getting the fruit for him! I’m not the one who needs to buy fruit with other liberals!) 原本譯者是翻譯成: 事後把這件事寫下來,讓她變得更加尷尬,而且還弄錯了事實。(例如:說什麼 「那天又不是我想去聖莫妮卡市農貿市場買水果!別忘了,我是為了他把水果買回來 了!我又不是自由主義者,何必也要跟著跑出去買水果不可!」) 然後譯者還加了註解,說: 這是作者一語雙關的說法。這裡的「水果」有雙重含義:首先,它指的是從農貿 市場上購買的水果,另外在西方文化中,「水果」也暗指同性戀者。這裡之所以提到 「自由主義者」,是因為在美國,如果你的政治觀點是傾向於自由主義的,那麼你通 常都會支持同性戀者權利。 可是我不懂這個「雙關語」的笑點在哪裡啊?是譯者的翻譯有錯還是說他對作者 的雙關語理解有誤?
單看句子是沒有雙關,但這樣就沒辦法解釋為何會embarrassher 跟 get the facts wrong.(作者有其他解釋就另當別論先說我不喜歡改別人譯稿,以下試譯純屬討論(免責聲明XD寫下它之後拿來捉弄她,而且最後還搞錯事實。(例子:那天想要那個從聖莫妮卡農夫市集買來的水果的人又不是我我是為了他才買那個水果,我不是那個需要跟其他自由主義者一起去買水果的人!)接下來是腦補XD那天想要那個來自聖莫妮卡農夫市集的男同志的人又不是我我是為了他才去搭上那個男同志,我才不是那個需要跟其他自由主義者一起去買男同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