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利器、微明,與近日的回應

作者: nknuukyo (我無所能因敵成體)   2017-09-21 23:43:49
因為主持人文宗教組務的工作,
所以常常看組內各個相關板面,
以之前在西哲板見B兄所言的一些文章,
難免看了覺得不太恰當,
但畢竟在那裡吐槽也很怪,就暫且按下。
以這篇文章來說:
https://www.ptt.cc/bbs/W-Philosophy/M.1495027442.A.6FB.html
B兄下了兩個論斷:
一、老子的哲學是純空想的哲學
二、就算是老子也只是三四流的哲學家
這些部分其實我並不能接受,
加上你言辭中提及自己曾磕頭拜師一事,
目前板僕習知的道家大多不流行這套,
即使有這樣的流程,他們也不會容忍門人這樣隨意批評他們的祖師爺。
加之以你之前對老子時代的種種過時質疑,
所以我猜你是受儒教的洗禮為主,
這些猜測如果失真,請接受我的道歉。
但我仍希望你能明白的是:
為何這樣的陳述不是道家子弟會作的事?
『因為那根本不是空想,那就是我們的人生信念以及生活方式』
『把祖師看成三四流人物,代表我們跟三四流的人物學習,是比三四流還不如的貨色』
詞性的討論實在不是重點,我也不想花太多心力在這事上混淆。
所以詞性部分想請B兄僅就A點回應即可:
A、在教育部資料中,『微』管仲的『微』是指動詞,
  這部分我不會說你的判斷一定是錯的,
  但能否找出個引據資料,讓人知道你說的部分確有所本,僅是時代解讀不同。
  因為就我個人的印象中,《馬氏文通》內『微』作介詞用時,
並不是『微』管仲這樣的情況。
也許我記錯了,
  我非常希望你能拿出實際引據。
就『微明』一詞,
我很難不認為:『老子被認為是徒務空想的三四流貨色,是因為在解讀上存有誤會。』
不然我就得認為這樣的發言是純粹的惡意或無知了。
就個人經驗而言,
老子道家帶給我的進化是多方面的,
如果沒有接觸到這些機緣,
我在科學、醫學、醫療史、投資還是其他個人才藝應該都很難有多大長進。
但與其用一連串旁人看了很累或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方式回應,
我想直接用個故事來說明,往往更實際一些。
====================================
曾有人訪問金庸:「古今中外,你最欣賞的人是誰?」
他回答:「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
談到范蠡,大家知道他跟越王勾踐有關,也知道他很會作生意,
卻不一定知曉他和道家的淵源。
相傳文子是老子的弟子、而他又收了范蠡作為他的弟子,
即便現下流傳的文子,參酌許多陰陽家與醫家的內容,而且用字並不像先秦,
也避了些君王的諱。
但隨著考據資料的出土,至少確定文子這個人的存在有很強的真實性。
老子、文子以及范蠡,
這三個人初始的活動區域都在楚宋之間。
其中文子與范蠡都有些有趣的故事,
不妨來看看東漢的趙煜所寫的《吳越春秋》,
雖然陰陽占卜或神鬼顯靈的描述很可能過於誇大,
但大體的事件畢竟是真實存在,中間的對話也有其參考價值。
(不怎麼靠譜的....列於史部)
======================================
越王勾踐自敗於夫差後,一直很想報仇雪恨,一天,他招來了臣子詢問對策:
找了計研,計研就把這顆球拋出去了~(一說計研便是計然,我不作肯定判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