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生活在現實中的理想主義者》

作者: RichardIII (我沒謀殺我姪子!!!!!!!!!)   2020-03-28 22:35:32
https://reurl.cc/kdLY8K
《生活在現實中的理想主義者》
文/切茄且郄
對於這些經濟學+寫作愛好者,我聽過一個很刺耳的評價:土奧們一天到晚寫文章以為就
自己是正確的,「奧」了幾個人?傳播了多少「正確」觀念?影響了多少人?賺錢了嗎?
還是乖乖去賺錢吧。
這一連串質問我一直記著,這個人我也一直記著。當然記仇不是為了讓自己生氣,他的存
在是在督促我反思,也提醒我這個世界有多不完美。
爭論止於網絡,話不投機最多互道一句傻逼不再說話,所以本文不針對個人,就說說所謂
傳播觀念這種事到底有沒有意義。
如果能夠得到一個結果,自由市場理念得到了地球上每一個人的認可,那寫文章當然就是
有意義的。非常實際,非常功利,非常完美主義。不過要是按照這種標準來衡量人在世間
的一切行動,那麼真正稱得上有意義的事也就沒幾件了。
實際上這也是很多人的誤解,他們稱這些經濟學愛好者是理想主義者,完全不懂現實世界
的運行規律。諷刺的是,經濟學的任務恰恰就是解釋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律。現實世界是什
麼樣的,以及什麼樣的世界才是更好的,這種問題相信他們口中的土奧還能分得清。
說回「傳播理念」這件事,說實話的確帶有一些理想主義色彩,甚至有些悲壯,好像現實
世界爛透了,而這些理想主義者只是在做一些無謂的掙扎。
但是要承認,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好,同時也沒有那麼爛,不會永遠是好的,也不會永遠是
爛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當下的狀態。
這就是人的行動的意義所在,從小就被家裡長輩教導,「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說的就是
這個道理。
一個人一生的任務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產生慾望滿足慾望。
有些人發現交換合作更容易達到目的,另外一些人則認為還是從別人手裡搶東西來得多快
好省。前者演化出市場,後者演化出權力。權力在整個歷史上總是扮演一個拖累文明後腿
的角色,市場的力量則一次又一次試圖突破權力的束縛獲得自由與繁榮。
北宋朝廷划定四川地區為鐵錢區,笨重又沒有購買力的鐵錢只能在區域內流通;苦於金融
管制的四川人民發明了交子作為貨幣憑證用以流通;而後交子的發行權被朝廷中央收回壟
斷;從此朝廷壟斷的紙幣系統走上了放飛自我印鈔票的不歸路,為世界通貨膨脹史畫上了
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就是典型的市場和權力鬥智鬥勇,干預-突破-再干預-走向崩潰。
從經濟的角度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權力與市場此消彼長的戰鬥史,沒有人知道接下來哪
邊會佔上風,唯一確定的是,無論未來什麼樣,都是一個一個人的行動的結果。
一般人只能接受一個給定的世界,出生在各國壟斷法幣的時代,他也就無條件默認接受,
認為貨幣本來就不應該由私人生產,還給自己的懶惰思維找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理由,叫做
「存在即合理」。同樣的一個人,把他放在1978年,小崗村那幾個冒著生命危險按下手印
的村民在他眼裡就是些無視現實不接地氣的理想主義者。
如果世界上全是這種人,那麼今天的人類大概還在非洲大草原跟獅子賽跑呢。
學習經濟學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知道這個世界可以變得更好,知道這個世界怎樣可以
變得更好,然後一些普通人試圖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努力,要說未來會怎樣,誰知道呢。
但是,不做怎麼會知道?這時候再看所謂「傳播觀念」這樣的事有沒有意義,相信答案已
經呼之欲出了。
說說我自己,其實並不敢用「傳播觀念」這種說法,至少對我來說太大了,使命感承受不
起,也沒那麼大本事,多數時候就是不吐不快而已,非常樸素的武俠情結。
不只從一個人能那裡聽到過「生命在於體驗」,我跟她們的看法是一樣的。體驗不僅僅是
吃喝玩樂,專注某種理念,當作理想去用心實踐,這是對生命和理想負責任的態度。
至於理想能否實現,很多時候是個人無法掌控的,所以對渺小的個人來說,「用心去做」
比「實現理想」更加重要。
要不然活著幹嘛。
#子編精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