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自由市場與其敵人

作者: RichardIII (我沒謀殺我姪子!!!!!!!!!)   2020-03-22 08:43:32
https://reurl.cc/Y1WZm4
為什麼在短短幾天之內,情況突然被發現了,於是危機一夜之間到來。哪裡曾有過信心和
樂觀,哪裡就有蕭條和絕望。無疑,一夜之間到來的只是對情況的洞見,而不是真正的危
機,危機已積累了相當的時間。
因為過去在不同的國家,信用擴張並不一致,不同的國家信用擴張的程度各有不同。對外
匯和信用的需求使得某些國家的貨幣枯竭。銀行家們驚慌失措。某位政府官員宣稱:「或
許我們將被迫限制信貸。」商人們恐慌起來:「我們需要信貸,那麼讓我們在還有可能的
時候盡量貸款。」一夜之間,信貸需求增加,於是銀行不得不限制。如果一家銀行開始限
制信貸,所有其他銀行也不得不限制。一旦一個國家開始,其他國家也不得不這樣做,於
是限制信貸擴散到全世界。
如果銀行不限制信貸,就能夠讓這樣的繁榮永遠持續嗎?事實是,在每一次繁榮的時期,
商人們都曾經宣稱:「這一次不是暫時的繁榮——這一次是人類最終的偉大繁榮。危機永
遠不會隨之而來。」但是,不可能讓繁榮永久持續,因為這種繁榮是建在紙上的繁榮,是
紙鈔和支票貨幣的繁榮。其基礎是假定可用的商品比實際更多。如果銀行到最後一分鐘還
不停下,那麼信貸擴張就會進行得越來越快,直到通貨徹底崩潰,就如德國1923年那樣。
這種通貨膨脹運動必然終結,要麼終結於徹底的崩潰,要麼終結於參與的銀行自願的限制

如果人們不是那麼樂觀,那麼危機就不會那麼嚴重,因為人們會有所準備。導致繁榮崩潰
的原因都是單獨的歷史事實。繁榮什麼時候終結的問題取決於偶然因素。但是這不可避免
。而且,危機來得越晚,就有越多的資本被浪費了,後果就會愈發嚴重。
我想談談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之間的關係。二者非常相似,實際上幾乎完全一樣。區別在
於,在信用擴張的情況下,所有新創造的貨幣增量首先進入了貸款市場。不用來消費,而
是貸給商業。因此,信用擴張首先產生的後果是導致商業擴張。而所有其他的影響來自於
商業的這種刺激。
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新增的貨幣首先進入了花錢的人手上——比如說,政府購買武器或
其他東西的開支。因此,通貨膨脹的過程是不同的。在本質上二者相同,但次序不同,而
且這兩種繁榮的特點不同。不過或早或晚,通貨膨脹中支出的貨幣會也會進入投資市場,
就如信用擴張的貨幣最終也會進入消費市場。
對信貸定性控制的觀念很流行。我們想對好東西、對新增的工廠、對農業額外授信,但不
對不好的人,不好的目的,不對無聊的東西授信。通過最後的分析可知,信貸擴張從哪裡
開始無關緊要。如果新增的貨幣首先給了農民,農民的信貸需求下降,而如果沒有信貸擴
張,他們本來能夠吸收的那部分貨幣就能在別的地方創造出繁榮。繁榮不能定向控制。
經濟是一個整體,沒有獨立的部分。
#米塞斯
#自由市場及其敵人
#台灣幸福子編精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