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義--修持大乘法的界限-26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09-25 09:36:02
(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6》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5
請看文,「由世尊以示現三種神變,教誡所有眾生,是宣說三本般若經即是所詮,」
「世尊示現三種神變」,薄伽梵為一切眾生,示現三種神變(神通):身神變﹑語神
變﹑意神變,宣說三佛母《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內容,即是《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容。
請看文,「諸能詮及所詮,是以方便及方便所成之理而為聯繫,」
(格西說需要一個字一個字解釋嗎?所以這邊跳過。)
請看文,「是彼諸外道及內道已離欲貪等,未修習法無我者,以其聞等所成慧所不能
次第領受,」
彼諸外道和「與外道相反」的內道聲聞﹑獨覺;「已離欲貪等」是已離貪欲的聲聞﹑
獨覺阿羅漢眾,「等」字的未離貪欲眾,眾未曾串習諸法無我者,不能以本身之聞思修所
成慧,依次領悟的。
至尊彌勒在《現觀莊嚴論》的能詮﹑所詮等,皆依方便及方便所成軌理廣為宣說,外
道者﹑諸已離或未離貪欲之聲聞﹑獨覺眾﹑未曾修學空性者,無法以聞思修所成慧領悟。
那麼,誰能領悟呢?
請看文,「唯諸菩薩欲圓滿成就自他二利,全不依仗而趣者,以清晰領受所安住之習
氣,所生的正念之識中,般若波羅蜜多之經義,一切皆是八現觀之體性,菩提之心及施等
法行,善安住已,」
誰能真正領悟意義呢?只有菩薩而己。只有具慧菩薩才能領悟。「具慧菩薩」是誰?
諸圓滿成辦自他義利者。
彼聞思修《現觀莊嚴論》的所詮是「全不依仗而趣者」完全不須仰仗他,即能領悟,
為什麼?依極清晰明白的昔世習氣產生的正念識。
菩薩在過去世,曾經聞思修一切善法,在心續中種下善法習氣,此世依著清晰的善法
習氣產生的正念心識,安住於《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經義「八現觀」之體性,成辦菩提
心和佈施等十法行中。
請看文,「複依通達法界遍行之體性,由證得極喜地等之次第,將可現證一切,為此
究竟所為,」
菩薩依著往昔非常清楚明白的習氣,產生正念識,完全瞭解經義「八現觀」體性,行
持菩提心﹑佈施等十法行後,將證得「法界遍行」之性相。
法界遍行是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空性,空性隨一切法而行。例如「心所」有五遍行
,五遍行中的「受」是隨一切心王而行,所以稱為遍行。
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故稱空性是法界遍行。菩薩通達法界遍行的性相時,將依次證
得「極喜」等地,最後將現證一切相,即證得相智,這是《現觀莊嚴論》的「極需」。「
究竟所為」是極需。
請看文,「於所欲求之般若波羅蜜多之經義,菩提之心及正行等之性相,令諸所化易
通達者,是造論所為。」
為使欲追求《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經義之所化機輕易通達(了悟)菩提心及正行等性
相(所詮內容),故撰著《現觀莊嚴論》,這是造論的需要(必要性)。
若知道「現觀」的意義則易瞭解餘者,例如有時講「道﹑正行﹑加行」,又以前講《
八事七十義》時,提到「四加行﹑四正行」等,這些只是名詞不同,其實是同義。
簡單而言,世尊在《廣中略三部般若經》說的隱義現觀次第,就是《現觀莊嚴論》的
所詮內容。依于《現觀莊嚴論》而作聞思,如果能了悟《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現觀
次第,則達成《現觀莊嚴論》造論的需要(必要性)。
依《現觀莊嚴論》輕易通達《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現觀次第是《現觀莊嚴論》
的需要。若依所通達的隱義現觀次第,又以佈施等十法行﹑菩提心為助力而修持,依次證
得極喜地等,最後證得佛果,這是《現觀莊嚴論》造論的極需﹑究竟的必要性。
以上是「必要關聯詞」。
接著,講本論之「論文建立」,《現觀莊嚴論》中詳細廣解了八事。但是,是什麼「
八事」?對此如果沒有具體清楚知道,又作詳細廣解的話,可能會一片混亂,講的人﹑聽
的人都會一片混亂。
為了避免混亂,下面將具體簡潔的講解八事,這是「論文建立」。下面以十五偈講述
「八事」,並說「七十義」,這些講解完畢才會詳釋《現觀莊嚴論》。
以十五偈講述的必要性是什麼呢?
(...待續...)
>>>>>
[1] 本文提到:「依通達法界遍行之體性,由證得極喜地等之次第,將可現證一切。」
四聖諦當中,道諦的道次第,分五道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大乘成佛之道--大乘的五道十地當中,當一位菩薩發菩提心進入大乘資糧道,經過
資糧道、加行道,抵達見道的位置時,就獲得了明心見性的初地,大乘初地又稱極喜地。
獲得大乘見道的初地之後,再經過大乘修道位的二地至十地,最後抵達大乘無學道,
即成佛,成就佛果無上正等菩提,成就現證一切的一切相智(或譯一切種智、正遍知)。
[2] 大乘成佛之道--即大乘道的五道十地--其中大乘見道與大乘修道含攝大乘十地。
《大般若經》:「從初發心(發菩提心入大乘道)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
慮、般若波羅蜜多,…趣入菩薩正性離生(現證法界遍行之體性轉凡成聖,離異生地轉入
聖者地),修行極喜地(初地)、離垢地(二地)、發光地(三地)、焰慧地(四地)、極難勝地
(五地)、現前地(六地)、遠行地(七地)、不動地(八地)、善慧地(九地)、法雲地(十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