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小乘佛教有因果報應一說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09-24 07:55:26
一般口語詛咒他人會有報應,好像只侷限在惡業因果。
然而,佛法說的因果,是指凡事皆有因果,不只是惡業的苦果,也有善業的樂果,善
業往生善趣、惡業往生惡趣,乃至獲得三乘菩提的道果,導致世間輪迴之苦諦與集諦的因
果,斷除輪迴之道諦與滅諦的因果,獲得阿羅漢果、獲得佛果菩提,等等,都有其因果。
又,佛法說的業果,是三世業果,所以不能只看這一世,所以你看他人這一世的果報
,多半是他前世種的因,而這一世種的因,也會在來世感果。三世因果並非孤立的只看這
一世,而是觀待前後世,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
[1] 佛教說諸法無自性,所以萬事萬物都是緣起法、因緣法
如果諸法是自性成立的話,自性成立就不觀待因緣,然而諸法無自性,所以諸法是觀
待因緣而有的。所以,想到諸法無自性就想到緣起,而緣起的基礎就是因果緣起。
[2] 摘自:慈悲心與空性 達賴喇嘛尊者教授 1997年蒞台弘法開示
其次,來說緣起見,為什麼我們需要行持無害行,其理由何在?包括我們所要求的快
樂,所要斷除的痛苦,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剎那剎那變滅的、都是依著因緣而有,也因此
我們要能夠離苦得樂的話,必須了知苦因何在,斷除苦因;在了知樂因何在之上,取受樂
因,這是基於緣起見的理由而行持無害行的。
更進一步說,無害行的精要內涵是慈悲心,緣起見的心要來自於空性(見到諸法無自
性而知觀待因緣)。因此,佛的修學,慈悲跟空性慧(即慈悲與智慧)是不可或缺的。佛
的教說中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而佛在聖地印度成就無
上正等正覺之後,首先初轉第一法輪,講說四諦法輪,它的關鍵何在呢?佛是基於緣起而
說四諦的。
我們若進一步分析四諦的內涵,可知它有兩重因果。以苦諦來說,我們所不要的痛苦
,稱為苦諦,將之安立為果,而它的因是什麼呢?是集諦。所以苦集二諦是一重因果。再
來是樂,我們所欲求的樂,這裡所說的欲求的快樂,不是一般有漏的、有缺陷的快樂,而
是一種痛苦根本去除的安樂,這是安立我們所要證得的果位,我們所要證得的目標,證得
的方便就是修學道諦。所以滅諦為樂果,而道諦為樂因,這又是一重因果。
四諦的內涵,如果我們要更詳細去探究的話,在十二因緣中有談論這個問題(..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