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義--修持大乘法的界限-24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09-23 13:46:35
(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6》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5
上一堂講到辯論及答辯,說到:三智總攝所有現觀﹑一切對境皆攝于三智中,其根據
是《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廣﹑中﹑略三部般若經》是:《十萬頌大品般若經》﹑
《二萬五千頌中品般若經》﹑《八千頌小品般若經》。已經引述經文了;接著開始講解獅
子賢的解釋。
請看文,「彼中,一切智者,是于色等之法,生起無常等之智,彼果是斷除惑我(等
)。」
一切智是基智,基智的所緣是色等諸法,行相是無常等十六行相,修持基智的結果是
斷除我執(補特伽羅我執),以及「等」字所含的「依於我執生起的貪瞋等煩惱」。
今天從第14頁倒數第6行的「道智者…」講起。
請看文,「道智者,是以諸乘而出離,不現證實際之智,彼果是能攝受尚未攝受之有
情。一切相智者,是諸法無生之智,彼果是盡虛空界之邊際中,恒不間斷地饒益有情,現
證實際,斷除習氣結生相續。」
「以諸乘而出離」是道智能知三乘之法﹑三乘之道,成辦三乘道之目的,故稱為「以
諸乘而出離」。「不現證實際」,上一堂也講到這個字「實際」是小乘現證的解脫。未圓
滿﹑成熟﹑徧淨前,不現證真如之能依者。
「彼果是能攝受尚未攝受之有情(等)」,道智的果報是攝受尚未攝受之有情等,若
已攝受則使其心續成熟,心續若已成熟則導入道中,若已導入道中則置於解脫﹑遍智果位
。「等」是心續尚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導入道中,已導入者置於解脫﹑遍智果位。
「一切相智」的所緣是一切諸法,行相是無生﹑現為無諦實成立。「無生」是勝義無
生。緣于諸法﹑行相勝義無生之相智慧依者的果報是什麼?是「盡虛空界之邊際中,恒不
間斷地饒益有情,現證實際,斷除習氣結生相續」,盡虛空際,恒不間斷,饒益量等虛空
一切有情,現證真實義(空性)邊際,斷除由習氣而結生相續。
「現證實際」比較容易瞭解。「斷除習氣結生相續」,相智已完全斷盡隨三毒煩惱習
氣而結生相續之類。
請看文,「由是因緣,《現觀莊嚴論》由總攝一切事﹑對治及行相,是圓滿宣說諸現
觀,此說誠可認許。」
依前所說眾因,《現觀莊嚴論》之所詮(內容)總攝一切事(基)﹑對治及行相,故
圓滿宣說諸現觀,非說一分而已。「此說誠可認許」此說合理可承許。
《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含攝三智﹑三智之一切現觀。三智雖只有三個,其實內容是廣
泛無邊。
例如,「三寶」中真正的寶是法寶,「法寶」就是三智。要脫離輪回痛苦﹑救度出輪
回,必須斷除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三智慧直接違害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所以,真
正能救度(我們)出離輪回者是三智。
佛寶是皈依的導師,僧寶是皈依的助伴,真正的皈依是法寶,法寶就是三智。這就是
彌勒菩薩在禮贊文中,極為讚揚三智的原因。佛寶像醫生,僧寶像護士,法寶是真正的藥
。三寶中最重要的是法寶。
佛法分為教法和證法二類。教法是八萬四千的法蘊,證法主要是三智。
一般,在我們的心續中也有證法,凡是真正的佛教徒心續中,多少會有證法。但是真
正的證法是三智。三增上學也含在三智中。四諦中的道諦是三智。
如彌勒菩薩讚歎的,聲聞﹑獨覺眾究竟追求的是解脫,由基智成辦;菩薩究竟追求是
利益眾生(利他),由道智能成辦;佛究竟追求的是為所化機說法,由相智成辦。這樣看
來,三智真是威力無窮。
《現觀莊嚴論》以八事宣說三智。廣以八事宣說,中以六事宣說,略以三事宣說。
廣是從第一事到第八事,一一宣說。中是八事整個講完後,有一偈講到六事。略是之
後的一偈講到三事。
「相及彼加行,彼極彼漸次,彼竟彼異熟,餘六種略義。」這是用六事宣說三智。「
初境有三種,因四加行性,法身事業果,餘三種略義。」這是用三事宣說三智。獅子賢也
對《現觀莊嚴論》的八事稱為「廣的薄伽梵」;六事稱為「中的薄伽梵」;三事稱為「略
的薄伽梵」。薄伽梵是世尊之意。
或許有人質疑:佛已為饒益信解「廣的薄伽梵﹑中的薄伽梵﹑略的薄伽梵」的有情,
宣說《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彌勒菩薩又在《現觀莊嚴論》以八事作解說,為什麼?目的
是何?有其必要性,下面獅子賢將作回答。
請看文,「諸劣慧凡夫起如是之念:世尊承許為饒益諸信奉廣﹑中﹑略三本般若經..
(...待續...)
>>>>>
[1] 原本以為第一篇摘自第6講,順便貼前5講,剛看第一篇摘自第7講才對,第6講也順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