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金剛經>前三個都"果",阿羅漢卻是"道"?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2-05-27 16:55:02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
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
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
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
============================================================================
須陀洹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羅漢道
前面三個都是果 最後一個是道
可是好像也有聽過人家說阿羅漢"果"
這字義上的區別有必要探究嗎?
作者: archuang   2022-05-27 17:02:00
前三個道是打坐會有電流流過身體,果是輪脈會動阿羅漢只有道沒有果
作者: ykkdc (ykk)   2022-05-27 17:42:00
聲聞四果,每一位次有向、果兩個階段,稱為四向四果,或四雙八輩。向是朝向證得果位的階段、果是已證得住於果位的階段,例如,第一雙須陀洹向(初果向)、須陀洹果(初果住),第二雙斯陀含向(二果向)、斯陀含果(二果住),第三雙阿那含(三果向)、阿那含果(三果住)_,第四雙阿羅漢向(四果向)、阿羅果(四果住),以上四向四果合稱四雙八輩,有這八類補特伽羅以四果向(阿羅漢向)為例,《俱舍論》(唐.玄奘法師譯):「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金剛喻定的無間道是有學位的最後剎那,也就是,即將證得無學位的前一剎那,分類有:聲聞乘的金剛喻定、獨覺乘的金剛喻定、大乘的金剛喻定。三乘各自的金剛喻定無間道,正對治各乘最細分的所斷品,於下一剎那證得各乘無學位的極果,如:聲聞阿羅漢果位、獨覺阿羅漢果位、大乘佛果位。此處<俱舍論>說的有頂惑第九無間道,屬聲聞乘正對治最細分煩惱障的金剛喻定無間道。聲聞阿羅漢向的金剛喻定正對治最細分煩惱障,下一剎那已斷除煩惱障的解脫道成就阿羅漢果。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5-28 01:08:00
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一來者頗作是念。我得一來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一來性故名一來。妙生。於汝意云何。諸不還者頗作是念。我得不還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何以故。由彼無有少法證不還性故名不還。妙生。於汝意云何。諸阿羅漢頗作是念。我得阿羅漢果不。妙生言。不爾世尊。由彼無有少法名阿羅漢。簡單說只要看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沒有這問題。
作者: MrTaxes (得粥加湯)   2022-05-28 21:15:00
感謝以上諸位回覆。玄奘和鳩摩羅什,兩者的"金剛"的解讀就不一樣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