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大乘起信論 問答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5-27 16:35:48
https://tripitaka.cbeta.org/T32n1666_001
[0580c10]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0580c12]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
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
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
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
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
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
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
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
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
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
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
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
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
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
,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
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
本已來自涅槃故。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
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
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
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
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證發心者,從
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
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
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
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
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
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
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
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
原本還要轉貼圓覺經裡面的章節 這邊要加心得
那就不再發一篇了 麻煩有興趣的法友 找一下圓覺經 ctrl+F 彌勒菩薩
看一下彌勒菩薩的段落
寧瑪派 講心性的 本來成佛 再次成佛
立論順序不是從空性來立 但是立心性的也是要依修行來開顯心性本有的功德
禪宗說的 任運等級很高要到圓教初住以上自然放著消除無明習氣
但是其實一般修行人於那個等級相去遙遠 圓教初住已經是法身大士
更有悟後 其實都要打坐增進定力進修
坐禪儀...末段
出定之後,一節時中,常作方便,護持定力,如護嬰兒,則定力易成矣。
  夫禪定一門,最為急務。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裡,總須茫然。所以探珠宜靜浪,動水
取應難。定水澄清,心珠自現。故《圓滿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法華
經》云:「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是知超凡越聖,必假靜緣,坐脫立亡,須憑定力。一生取辦,尚恐蹉跎,況乃遷延,
將何敵業?故古人云:「若無定力,甘伏死門。掩目空歸,宛然流浪。」幸諸禪友,三復
斯文,自利利他,同成正覺。  
....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5-27 16:41:00
轉載請補心得50字
作者: ykkdc (ykk)   2022-05-27 18:02:00
每一法都有其二諦的法性,心識亦如,心識的二諦法性--心的唯明唯觀是心的世俗諦的性質,心的自性空的空性是心的勝義諦的性質,心的這二諦性質是同時在心識上具有的,二諦的性質在同一個施設基上是同體相屬的體性一、返體異,一個施設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27 18:07:00
先前聽說占察善惡業報經是偽經,下卷還是從大乘起信論抄來的,就想找來看看。可惜只看一點點就看不了。內容
作者: ykkdc (ykk)   2022-05-27 18:08:00
基所具有的二諦是返體異、但不是異體,二諦是一體的反體異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5-27 18:08:00
有點多。
作者: ykkdc (ykk)   2022-05-27 18:09:00
所以講到心的自性空、或心的明分時,一定也具足另一者體性(心識真如的明空不二,就是心識的明分和空分是同一本質反體異。<攝類>所謂異,有異體和反體異的差別,兩個法一定是反體異但不一定是異體,如此處明空不二說的不二,指不是異體,因為心識的明分和空分這二者,是屬於同一個施設基上的體一而反體異。如是,對於同體、異體、異等內涵能善加分辨抉擇的話,如一個法上的二諦是同體、不是異體,一個法上的二諦不是一、是返體異,所以對於心識的認識,就很容易明白心識的二諦是同體(體一)的反體異,從攝類學的基礎就能了解。)(明空不二指心的二諦同體反體異,從攝類學的基礎就容易了解)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2-05-27 23:50:00
說實在的修行一開始就想修那個真如恐怕就不是苦集滅道了難怪阿含經不講真如多一個真如多一個心障,要怎麼寂滅??那個真如也要滅阿~菩薩道的空也是,有個真如要怎麼空??當然啦~除非那個真如就是空有一種顏色叫做沒有顏色有一種髮型叫做光頭如果是這樣就沒差要講真如或如來藏又不要跟前面的寂滅矛盾就將兩者打上等號就沒事了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5-28 00:21:00
樓上發現新大陸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