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重讀《漢尼拔與坎奈的幽靈》。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16-05-03 17:24:32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3706989
最近《軍神榮耀》出了第六集,加上前一集剛好是最經典的坎奈(坎尼)之戰,就順便
複習一下這本《漢尼拔與坎奈的幽靈》。談個題外話《軍神榮耀》真的是不錯的歷史
漫畫,作者的考證差不多可以當小戰史來看了。可惜青文的編輯有點糟,會讀日文的
還是花錢買日版吧。
在歷史上,漢尼拔的名氣高於西庇阿(西比奧),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畢竟後者究竟
只是學生而已,沒有前者就很難在歷史上這樣登場。是的,漢尼拔確實改變了地中海
的歷史進程,不論是對羅馬或者是對迦太基都是如此。Tenny Frank在他的《羅馬帝國
主義》曾下一個論斷:「沒有漢尼拔挑起第二次布匿克戰爭,這兩個國家並沒有非要
拼個你死我活的理由,應該是會找到共存之道。」基本上這句話我是認同的,它可以
再深入解釋。羅馬早期的擴張其實並不脫本書作者指出的希臘化世界的“大遊戲”的
方式,挖出這個城市有跳出這種規則潛力的是漢尼拔,否則,儘管我也認為第二次布
匿克戰爭在羅馬當初趁火打劫奪走薩丁尼亞後就注定會爆發,但如果沒有漢尼拔的折
騰,元老院並不會對迦太基恨之入骨,欲拔之而後快。迦太基正常來說是打不贏戰爭
的,或許被擊敗後拔掉武裝成為純商業國家乖乖當人家的金雞母,也許可以存活更久
,只要別自尋死路。所以,順著這個思路來講,漢尼拔或者說,他們巴卡家族確實對
羅馬或迦太基都是一個詛咒吧....
O`Connell有提過,漢尼拔在羅馬開始干涉他在西班牙的時候,就計劃入侵義大利本土
是否為必要。他認為當時儘管元老院已經派人去警告,但事實上羅馬當時應該是騰不
出手(暫時)遠征伊比利,或至少這是比較沒那麼緊急的,漢尼拔大可不必這樣冒險。
當然,在認為戰爭早晚爆發的時候,決定把火燒在敵人家是符合兵法上的要旨,但漢
尼拔在欠缺跟本土的聯繫的情況下強行發動戰爭,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自行其事的把
祖國拉下水,被政敵指責為任性的軍閥也不為過。而且,迦太基本身也不是走那種征
服路線,他們的帝國主義應該比較偏純霸權,把你打趴就好。當然,這樣的政策針對
羅馬是不行的,元老院是只跟敗者談判(我們並不知道真的被逼到絕境會如何,但就
史實來說),關於這點,不論是漢尼拔或者迦太基都沒有看透。前者的大戰略就是要
瓦解拉丁聯盟徹底讓羅馬打不下去認輸,後者甚至只想像其他希臘化國家那樣打贏幾
場決定性會戰就能逼上談判桌。以歷史的後見之明來講,兩個當然都錯了,只是迦太
基這種投機性的想法,讓漢尼拔的賭本少到不能再少,連最後翻盤的機會都沒了。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也能理解漢尼拔在坎奈大勝後沒有進軍羅馬的原因(李德哈特說
在特雷西米尼湖就可以了,但這太扯,那時他的遠征軍疲憊之師,只是靠主帥的詭計
才取勝),因為這不符合他一開始就擬定的制勝戰略。我認為這其實是個西方戰史上
的“子午谷”,除了上帝外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當時它如果聽馬哈巴的話會有怎樣的結
果,如果漢尼拔本人也感到後悔,這也只是情緒之詞而已。這樣的決定恰恰證明了他
的名將素質,不會動輒輕易的做出草率的決定。
我曾試著想過,在任何條件不動的情況下,坎奈之戰是否羅馬真的完全毫無勝算。剛
好在之後,西班牙發生過一場有趣的會戰,那是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跟老西庇阿
兄弟的對決:以別拉(Ibera)之戰。迦太基側試圖再次擺出同樣的陷阱來引誘羅馬軍,
但是中央的西班牙人沒有高盧人那樣的韌性,沒能頂住老西庇奧兄弟的中央突破,結
果在兩翼夾擊之前就被迴旋過來扯斷擊敗,輸掉了會戰。這場的結果剛好來論證坎奈
羅馬的不可能勝利,漢尼拔的陷阱佈的太完美,天時、地利、人和,他在主場引誘敵
人過來,除非有不可預測的意外結果,或者有人穿越跟瓦羅說了漢尼拔的計劃,但這
樣的討論就沒有意義了。
倒是西庇阿在伊利帕(Ilipa)打敗哈斯德魯巴‧基斯哥的策略,O`Connell的敘述方式
太隱晦,後來我從另外一本講戰史的《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中才看懂,實
際上西庇阿也是中央放西班牙人誘敵,兩翼羅馬主力用縱隊快速靠近再變橫隊展開包
圍,靠著優秀的訓練跟紀律完成這場巧妙的陷阱。讓我想到《銀英傳》的第四次迪亞
馬特會戰中萊茵哈特的臨陣轉向繞道側翼的奇襲上,是不是田中芳樹從中取得的靈感
呢?
關於漢尼拔戰爭到底對羅馬的經濟造成怎樣的損害,O`Connell提出了不同經濟學家
的各種見解,並沒有定論。確實,就算沒有這場破壞,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小農
轉向莊園/大地主似乎是一種常態,這邊我們就不用費筆墨爭論。因為對羅馬來說,
真正最重要的是軍閥化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城邦本身就是一個“武力國家”,在軍事
至上的情況下,怎麼控制這把兩面刃一直是元老院想方設法封印的,代表人物當然非
加圖(卡圖)家族莫屬,他們代表的是羅馬傳統對失控的武力的憎恨跟限制。但是為了
對付漢尼拔,羅馬必須解開這個潘朵拉的寶盒,讓常備軍制登場(雖非立即,但已經
開始進程),於是元老院就開始掌握不了其權力來源,讓位給Impetator也就理所當然
。這倒讓我想起了日本皇室的威權被幕府將軍奪走的進程,何其類似啊!許多人喜歡
拿羅馬跟中國比(最近又有一本中文翻譯書要面世了),但這方面,我倒覺得比較像日
本中世。
這次重讀,依然能夠給予O`Connell肯定的讚賞,只是對於翁老師的翻譯也多了點惋
惜,本書要推出簡體版,不知道會不會改進?如果是繁體要再版,希望能夠再對內文
做出修正,錯別字也更要仔細的修訂,重讀的時候又塗塗改改了不少啊。
以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