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論荀彧的生平與歷史定位

作者: willowm4 (柳豫)   2017-10-07 16:31:20
(圖文好讀網誌版:https://goo.gl/Vbxyei)
《三國志》的主角是曹操,開宗明義第一卷,是為魏書武帝紀。
《三國志》第十卷,將荀彧、荀攸、賈詡並列同一卷,其中以荀彧為首。
這個書寫順序有什麼關係嗎?關係非常重大,史書以魏武帝曹操為正統,依序書寫帝王、
后妃、諸侯、諸曹夏侯,但扣除這些具政治意義的必要篇章,你可以看到的第一篇人物
傳記,正是荀彧!
用白話文來說,曹操若是第一男主角,荀彧就是男二──荀攸、賈詡、郭嘉等人都只能排
在他後面。
《三國志‧荀彧傳》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以為司馬
,時年二十九。
荀彧,字文若,容貌偉美,出身潁川世家大族。彧,音同玉,有文采之意。荀彧二十九歲
那年捨棄袁紹、追隨曹操,曹操三十七歲,兩人相遇在最美好的時刻,曹操一見荀彧就為
他的美貌……不,為他的才德所傾倒,認定此人就是他成就霸業的謀聖張良。
其實,荀彧的角色既像張良、更像蕭何,「太祖雖征伐在外,軍國事皆與彧籌焉。」曹操
創業的路上,荀彧始終是他背後最重要的力量。曹操領兗州牧,根基未穩時,張邈、呂布
、郭貢三路軍閥來襲,幸得荀彧鎮守兗州鄄城,將傷害減輕到最低,壓住了響應叛亂的兗
州諸城;而後攻打呂布、袁術、劉備,再規劃討伐袁紹大計,荀彧皆是居功厥偉。
曹操與荀彧的信任關係緊密,這齣連續劇前期劇情相當感人,尤其在官渡之戰時,面對強
敵、兵糧不濟,堅強如曹操都有了退兵的打算,但荀彧寫信叫曹操堅持下去,他引用楚漢
之爭的典故,當時項羽、劉邦誰都不肯先退,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退就決定了命運。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撐下去,就是現在啊!」雖然帶著浪漫的想像,但我確實
是這樣看待他們的關係,只要有荀彧替自己照亮未來,曹操便無所畏懼;荀彧亦是如此,
官渡大戰,面對佔盡優勢的袁紹,荀彧卻早已預言了曹軍的勝利,正如曹操始終相信他的
智謀,他也完全相信曹操的力量。
不過,說起荀彧的結局,就得面對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荀彧其智謀與節操無庸置疑,但他的身分究竟是純粹的漢臣?還是曹魏的重臣?
這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得從荀彧之死開始說起,關於他的結局,相關記載中有三種不同的
說法。
《三國志‧荀彧傳》曰: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密以
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
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會征孫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
,參丞相軍事。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諡曰敬侯。明年,太祖
遂為魏公矣。
董昭等人勸曹操進爵國公,荀彧上諫勸阻,曹操因此心不能平,荀彧自此心如刀割──
荀彧多年來身為尚書令,人稱荀令君,在朝廷居中持重,曹操後來卻請他至譙郡勞軍,更
狠的是,竟不再讓他回來──曹操上表任荀彧為侍中及光祿大夫,並持節,參丞相軍事,
看似位高權重,其實完全脫離了朝廷中心,最終荀彧憂疾致死,享年五十歲。
陳壽最後補了一筆:明年太祖遂為魏公。暗示荀彧的憂鬱與曹操有關。
第二種說法,將這個暗示寫得更為露骨,請見《後漢書》。
《後漢書》曰:十七年董昭等欲共進操爵國公,九錫備物,密以訪彧。彧曰「曹公本興義
兵,以匡振漢朝,雖勳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寑。操
心不能平……遂以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至濡須,彧病留壽春,操饋
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時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燕樂。謚曰敬
侯。明年,操遂稱魏公云。
前半部份文字與《三國志》幾乎一模一樣,但《後漢書》採信三國志引注《魏氏春秋》所
說的「空盒子事件」,曹操饋贈食物給荀彧,正在壽春養病的荀彧打開便當盒一看,心都
涼了,盒中正如他和曹操之間的感情,空空如也,古時君主此舉或有暗示臣子自盡之意,
於是荀彧飲藥而卒。漢獻帝聽聞此事也感到非常哀惜。
這則記載與《三國志》並不相同,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這麼說比較主觀、比較掃興,但我看《後漢書》倒像是以《三國志》延伸的二次創作──
《後漢書》成書於南北朝,年代更晚、史料更難蒐集,卻寫出比《三國志》更微小的細節
,不得不讓人懷疑。當然,這個「空盒子殺人事件」可能為真,可能為假,實屬未知,但
我認為《後漢書》將鄭太、孔融、荀彧共列為一傳,立場相當明確,為了強化荀彧對漢朝
的忠心、為了加深他為漢朝而死的貞烈,故採用《魏氏春秋》曹操忘了裝便當之說。
一種史料,自有各種解讀,我的看法未必準確,正因為曹操與荀彧的內心皆是掙扎而複雜
的,這部連續劇的結局才會如此哀傷。
最後一種說法,是三國志引注《獻帝春秋》的記載。
原文甚長,節錄說明,漢獻帝以衣帶詔企圖誅殺曹操,然而事跡敗露,主謀董承、將軍吳
子蘭、王子服皆被殺害,當時董承之女董貴人懷有身孕,同遭處死,只有劉備施展家傳絕
學成功逃亡,目前為止都與《三國志》記錄相符,不過,後來劇情急轉直下──
漢獻帝正宮伏皇后痛恨曹操,寫信給父親伏完,希望能處置司空曹操,伏完沒骨氣不敢反
抗,卻將這封書信遞給荀彧,希望荀彧能挽救漢室;荀彧既為漢臣、又為曹操謀主,左右
為難,隱忍不發。
然而,伏完這傢伙到處拿信給別人看,曹操輾轉得知此事,這時候荀彧心中一驚,他想如
果伏完抖出真相,他自己當初看過信卻未向曹操通報,實在難以交代,所以他必須想個巧
妙的方法躲避此禍。
這個絕妙的方法就是:建議曹操將女兒嫁予獻帝。
我知道觀眾肯定滿頭問號,讓我們看看曹操的反應如何。
曹操:獻帝已有伏后,何況我的女兒怎麼可能配得上皇帝呢。
荀彧:伏后這女人不可取,她常常跟她爸說些有的沒的,廢掉她也沒關係。
曹操:我可從來沒聽過啊!這婊子常在背後說人壞話嗎?
荀彧:(佯驚)咦!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嗎?她偷偷罵過你啊!
曹操:(大怒)這可不是小事,我怎麼可能忘記,你根本沒說過!
荀彧:啊那恐怕是忘了!我一直想說,只是官渡大戰時情勢緊急,怕增加您的憂慮啊!
曹操:放屁!那官渡事後你怎麼不說!
荀彧低頭無言以對,曹操自此以後便疏遠厭惡他……
卡卡卡!說書人很清楚,這齣芭樂劇兩大演員演技拙劣,大部分觀眾都看不下去,明眼人
自然知道,這些對話一點也不像出自曹操跟荀彧之口,如荀彧這種絕頂聰明的人,怎麼可
能用這麼爛的方法唬弄曹操。
不過故事還是得說完,後來荀彧死於壽春,當地有人告訴孫權說,曹操重提舊事,命令荀
彧殺伏后,荀彧不從,只得自殺。這件事又傳到劉備耳中(別懷疑劉備怎麼聽到的,看看
他那雙大耳朵就知道了),劉玄德怒曰:「老賊不死,禍亂未已。」
這齣戲的演員真多,更意外的是,原來劉備才是最佳男主角,最後怒罵曹操那句話痛心疾
首、正氣凜然,這一幕想必足以稱霸奧斯卡獎──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獻帝春秋》這段記載呢?
我的看法很簡單,這個故事就是由大耳朵粉絲團杜撰出來的宣傳短片,而且,由於小編不
給力,這篇贊助貼文沒有幾個讚,卻獲得滿滿的怒氣,荀彧的粉絲紛紛給予一星評價。
《三國志》注:臣松之案獻帝春秋云彧欲發伏后事而求使至鄴,而方誣太祖云「昔已嘗言
」。言既無徵,回託以官渡之虞,俯仰之間,辭情頓屈,雖在庸人,猶不至此,何以玷累
賢哲哉!
白話翻譯:胡說八道!庸人都不至於如此,我們聖賢荀彧根本不可能說出這種蠢話!
裴松之這話獲得了大量的五星好評。
至此,荀彧的三種結局解說完畢。或許有觀眾認為,既然第三個故事不可信,為什麼說書
人還要費心講述這齣八點檔呢?莫非是騙茶水費不成?
不,我認為沒有所謂沒用的故事,只是看你如何解讀故事。在此還是得重複一次,我的看
法未必正確,僅提供各位觀眾參考──
為什麼許多人相信「空盒子殺人事件」,卻不認同「大耳朵宣傳短片」呢?
因為第三則記載幾乎沒有見於其他史料,而且貶抑曹操的立場太過明顯。
這麼一想,《後漢書》的「空盒子殺人事件」,其中九成內容都與《三國志》相符,關
鍵的地方卻有不同,缺乏有力佐證,這會不會只是個更加完美的二次創作呢?
此處不得不觸碰這個爭議的話題了,荀彧究竟是不是所謂「漢臣」?
名義上,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有別於其他魏臣從屬,荀彧與曹操同為漢朝的臣子,我打從
心底認同荀彧有漢臣之心、忠貞之節,但實際上如果認定他是純粹的漢臣,那或許就有些
難以解釋之處──
若為漢臣,那麼當曹操一步一步鏟除異己、鞏固大權的時候,荀彧在哪裡?當然,並非只
有如孔融之流,拼命與曹操作對,方為忠臣,然而以荀彧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應該能夠試
圖制衡曹操,但他做了什麼呢?
我的答案是,荀彧不是不能對抗曹操,他是不想對抗曹操,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荀彧
於191年投奔曹操,迎漢獻帝則是在196年的事情,文若固然心繫漢室,但他跟曹操的羈絆
更是深厚啊!
這麼說倒不是為了浪漫,而是最合理的解釋,若說荀彧一心向曹,或說他純屬漢臣,都有
矛盾之處,或許,他的心一半給了曹操,一半給了漢室,這才是最悲傷的地方──
《三國志》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三國志》裴注:世之論者,多譏彧協規魏氏,以傾漢祚;君臣易位,實彧之由。雖晚節
立異,無救運移;功旣違義,識亦疚焉。陳氏此評,蓋亦同乎世識。臣松之以為斯言之作
,誠未得其遠大者也。彧豈不知魏武之志氣,非衰漢之貞臣哉?良以于時王道旣微,橫流
已及,雄豪虎視,人懷異心,不有撥亂之資,仗順之略,則漢室之亡忽諸,黔首之類殄矣
。夫欲翼讚時英,一匡屯運,非斯人之與而誰與哉?是故經綸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動于
嶮中,至于大亨,蒼生蒙舟航之接,劉宗延二紀之祚,豈非荀生之本圖,仁恕之遠致乎?
及至霸業旣隆,翦漢迹著,然後亡身殉節,以申素情,全大正於當年,布誠心於百代,可
謂任重道遠,志行義立。謂之未充,其殆誣歟!
裴松之是荀彧的鐵粉,三國志將賈詡這個爭議人物與荀彧同列一傳,他非常不以為然,此
處他也反駁「未能充其志」的說法,裴松之認為,文若並非助曹魏傾漢室、並非不知道曹
操之心,只是為了安定天下,「霸業旣隆,然後亡身殉節」,是大聖大賢所為。
裴松之的說法將荀彧放在漢朝這一邊,接下來,我們看看另一邊的說法。
蘇軾文曰:漢末大亂,豪傑並起。荀文若,聖人之徒也,以為非曹操莫與定海內,故起而
佐之。所以與操謀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豈教操反者哉?以仁義救天下,天下既平,神
器自至,將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
蘇軾與蘇轍各寫了一篇文章,所言接近,我認為這是相當具有力道的分析:荀彧輔佐曹操
,跟他談論的都是治理天下之事,難道不知道曹操成王之心嗎?難道這是教曹操造反嗎?
當然不是,以正道平定天下以後,改朝換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文若當然明白此節。蘇轍
另一篇文章更指出,荀彧反對的不是曹操做魏公,而是太早做魏公:惜乎曹公志於速得,
不忍數年之頃,以致文若之死!
蘇軾與蘇轍都認為荀彧有輔佐曹操成就霸業之實,當然,我並不會斷章取義將荀彧視為魏
臣,以上引言,只是想強調文若內心的掙扎,他未必是純粹的「漢臣」。
我贊同陳壽、裴松之對於荀彧的推崇,但無法完全認同他們的評論,如果他看清了曹操的
野心後,最終只能以死殉道──這樣的死,未免太輕了。
由於荀彧自帶聖光、品行高潔,我們總會將他的結局與死諫聯結在一起,但荀彧並不是死
讀書的文人,他推薦有負俗之譏的郭嘉、戲志才,他站在曹操霸道之路的最前方,怎麼會
看不見曹操的野心呢?當荀彧勸阻曹操為魏公時,自是萬分掙扎,他的心忠於漢朝,早就
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但他同時懷抱著希望,若曹操想想利弊得失、想想這二十年來同
甘共苦的回憶,當初兩人共同的理想就是平天下、匡漢室,難道就不能回到過去嗎?
然而,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
曹操的行為並不難理解,他已經老了,不能再等了,58歲那年稱魏公,61歲稱魏王,為了
自己,為了曹氏與夏侯氏家族,為了那些賣命打拼的重臣,他做出了選擇;所以曹操與荀
彧的矛盾是必然的,是無解的,是宿命性的悲劇。
最後,歷史真相已難以得知,但我還是相信《三國志》的記載,關鍵僅僅是七個字:因輒
留彧,以憂薨。
當曹操派遣荀彧至戰場前線,而且又找藉口讓他留在壽春,荀令君已不再是昔日那個尚書
令了;縱使封官持節,但荀彧心中當然清楚,曹操也不想再見到他了,想當年兩人親密無
間,為了復興漢朝一同奮鬥,如今形同陌路,荀彧為曹操奉獻一生,卻換來這個結果──
令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即使沒有那個空盒子,我想荀彧也是會憂鬱而死的。
依我看來,將荀彧留在譙郡已經是個明顯的「懲罰」,送空便當反而多此一舉了,以曹操
的個性,恐怕不會留下這個明顯的話柄;而荀彧之子及家族仍心向曹操,似乎也有點違背
情理。
最後引用一則經典的記載,替這個故事畫上句點。
《彧別傳》彧自為尚書令,常以書陳事,臨薨,皆焚毀之,故奇策密謀不得盡聞也。
荀彧身為尚書令,自有許多機要文件,其中包含當曹操出征時徵詢他意見的大量書信,但
荀彧死前一把火燒得乾淨,無論那些是情書、或是奇策密謀,現今都再也看不到了。
只留下史書中聖潔純白的一頁。
作者: sayuri4ever (Sayuri)   2017-10-07 17:43:00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7-10-07 18:17:00
作者: iuiuisme (iuiu)   2017-10-07 18:42:00
作者: agamonnon (我用食尚玩家意淫)   2017-10-07 19:43:00
推推
作者: KJK7 (.......................)   2017-10-07 20:24:00
作者: AStigma (為誰無盡寫江天)   2017-10-07 21:10:00
這才是鐵粉文吧XD
作者: willowm4 (柳豫)   2017-10-07 22:31:00
自號說書人,文中確實加入了個人主觀的浪漫想法,荀彧和陸遜兩人頗有相似之處,都是讓人崇拜又惋惜的英傑..
作者: time3Q (緣分落地)   2017-10-07 22:43:00
真的是鐵粉文 值得推 不過陸遜沒那麼偉大才是 至少犧牲的沒有荀彧多,荀彧死後20年內,荀家其實頗為家道中落,明顯受到曹魏皇室的打壓(以上多據宮崎市定的《九品官人法》)
作者: newversion (海納百川)   2017-10-07 23:06:00
和易中天的<<進退失據>>講法很類似~
作者: liunwaiqoo (角頭幫小弟-超愛蔣智賢^^)   2017-10-08 01:41:00
作者: gfneo (gfneo)   2017-10-08 10:18:00
大推
作者: lkrichard (天空)   2017-10-09 10:32:00
原來是情書呀 我以為只是公文呢
作者: Qeupa1973Q (攻心為上,以理服人)   2017-10-09 13:09:00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7-10-11 14:02:00
推推.
作者: tenka92417 (不識庵宗心)   2017-10-12 09:28:00
荀攸之死也被抹的亂七八糟
作者: oncee (絲路)   2017-10-12 20:35:00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7-10-12 21:17:00
荀彧確實是政治第一 因為挾天子令諸侯的漢末政局是他的政略…然而徒然為魏國作嫁裳也是悲劇
作者: loach98 (銀貨兩訖)   2017-10-16 12:28:00
作者: cata (卡塔)   2017-10-21 02:2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