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普悠瑪意外後...網友:蘇花高比照日本美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8-10-25 20:29:08
普悠瑪意外後...網友:蘇花高比照日本美麗海岸線蓋起高架橋
https://udn.com/news/story/12555/3439385
2018-10-24 13:42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普悠瑪列車出軌釀重大死傷,共造成18死、180人以上輕重傷的慘劇。意外發生後,許多
網友紛紛熱議起胎死腹中的蘇花高,有網友貼出一張日本海岸線蓋起高架橋的照片,表示
以台灣目前的技術應該也能辦得到,強調若是在海岸線外蓋起海上高架橋,或許能一解蘇
花高因環評被擱置的難題。
這回普悠瑪嚴重意外死亡名單上均是台東民眾,讓不少花東人再次感嘆,要政府給一條安
全回家的路,真有那麼難嗎?雖蘇高改第一階段蘇澳到東澳路線已通車,但對於花東民眾
的交通問題仍未全面解決;網友貼出一張日本海岸高架橋風景圖,認為「為何不建蘇花高
速公路?可以跟日本一樣,在海岸線蓋高架橋,不就可以繞過蘇花公路了~慢慢就可以實
現環台高速公路的夢想。什麼環評不環評~人命關天!以台灣現在的技術應該沒問題。」
根據網友貼出的這張日本海岸高架橋風景圖,為日本著名的天險「親不知」,地點位在新
潟縣系魚川市,懸崖高度為300至400公尺,為當地8號國道通往山區,由北陸高速公路途
經的海上高架橋。該處在建橋前曾是日本最大險處的懸崖道。地形與台灣的花東類似,由
於懸崖就位於海岸線上,車子往來的同時怒濤就在腳下,十分危險,自JR北陸本線和國道
8號線與北陸自動車道開通後,就解決了行路險象環生的問題,當地還成為觀光新景點,
設有觀景台供想看海景的人駐足觀賞。
不少網友針對此篇po文表示看法,有網友表示贊同,想起陸客遊覽車在花蓮翻覆意外,認
為蘇花公路實在太危險,但也有網友認為,即便是這樣的海岸高架橋,仍舊無法讓環評過
關,「幾根基樁打下去,大概沿岸珊瑚就毀了」;也有網友討論起這樣的高架橋如何符合
高速的規定,萬一又橫生意外,又會說「何不坐火車就好」;就路線的看法,有網友認為
,既然蘇花改已經在進行,何不就現有的蘇花改路線或台鐵路線,想辦法再改善就好。也
有網友認為台、日地質狀況不同,不能相互學習。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8-10-25 20:31:00
前陣子有討論過 那邊大陸棚是往下陡降的所以有些路段沒辦法在海上立起高架橋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10-25 20:33:00
親不知? 那邊很短而已啊
作者: TaiwanXDman (XD...)   2018-10-25 20:47:00
台灣東岸不是超深的嗎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10-25 20:49:00
一樓正解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8-10-25 21:02:00
這樣我只能說:環 團 大 暴 走 不 可 避,倒不如把蘇花山區鏟平比較實際(誤)而且那邊冬季海象很刺激。
作者: ludoren (地圖游擊手)   2018-10-25 21:18:00
日本那個也只是一小段而已,要從蘇澳拉到崇德非常困難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10-25 21:20:00
印象中東海岸的海床深度很深吧...應該沒辦法類比炮製
作者: SmileEMU800 (SmileEMU800)   2018-10-25 21:42:00
這就是為什麼創意旅行社的遊覽車至今找不到民眾說:「別管環不環團的,安全最重要」那可能要先去跟環團打一架(?
作者: earthuncuttv (追風者)   2018-10-25 22:18:00
蓋了然後題字人定勝天
作者: AirCondition (MJ<<<冷氣)   2018-10-25 22:56:00
幹提這個的地理0分
作者: savior25 (NAOMI)   2018-10-25 23:56:00
google地圖改衛星模式就可以看到東澳以南到台東市沒有大陸棚這種淺層地形
作者: Alica (Torsades de Pointes)   2018-10-26 02:30:00
遊覽車不是相傳跑到南方澳外海? 不過沒打撈消息 不知結果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18-10-26 07:11:00
其實是可以的,橋墩從岩壁45度延伸出去,技術上可行且國外有先例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10-26 08:24:00
那裡岩壁風化太快
作者: ek252 (earth k)   2018-10-26 10:01:00
那邊很容易落石坍方,在岩壁斜打橋墩真是勇氣十足...
作者: loveyoucheng (晴榜)   2018-10-26 11:36:00
明明就是糸魚川,這記者真優質
作者: seeback (當兵是國家大事)   2018-10-26 13:17:00
那邊年降雨量3000~4000毫米,岩層最好適合蓋這種橋樑啦~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8-10-26 13:18:00
這種岩壁斜橋墩工法安全性跟傳統直接鑿山壁應該有拼高架就是要離開崩塌區 這把高架架在崩塌區下方....
作者: taristocrat ( ><> ● <>< )   2018-10-26 19:16:00
作者: hqq (地圖工作室)   2018-10-27 01:26:00
作者: GTR12534 (カラス)   2018-10-27 14:21:00
東海岸地形不適合吧
作者: eeveelugia2 (芝加哥路人甲)   2018-10-28 22:03:00
以那邊的地質地形 真蓋了我也不敢走 比舊蘇花還恐怖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8-10-28 22:35:00
隧道其實是目前較佳解 地質還能沿用台鐵的探勘報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