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北捷早期的使用情形?

作者: dharma (達)   2017-11-04 16:14:00
高捷常常被批評少人使用
而路網是慢慢形成的
想請問北捷在早期
還處於像今日高捷總長度/站點數的開通使用情形時
那時的北捷的使用量是如何?
如果再比對經過的人口數
這樣比較會更合理
thanks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04 16:20:00
台北捷運如果只蓋淡水-新店 府中-昆陽 使用量還是很高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11-04 16:22:00
wiki有 北捷達到今天高捷運量17萬是在1998/10,路線只有淡水線中山以北+木柵線,長大概30公里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11-04 16:22:00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11-04 16:23:00
等等1998已經到台北車站了
作者: wadadihaga (ininder)   2017-11-04 16:24:00
淡水線木柵線還沒有板南串聯時候就已經日運量43萬人次了是現在高雄的2倍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11-04 16:40:00
在沒有北捷之前是公車,運量即便是現在還是很高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11-04 16:40:00
1998/7 北捷平均日運量158292人路線長31.68(20.78+10.9)運量/里程:4996.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9 高捷平均日運量158409人路線長42.7(28.3+14.4)運量/里程:3709.8如果單看橘線大概跟台北某條公車差不多
作者: jago (家狗)   2017-11-04 16:42:00
淡新中+板南線(新埔~昆陽)+木柵線。58站,日運量約100萬人次高捷紅線+橘線+輕軌。51站,日運量約18萬人次。
作者: Adonisy (堂本瓜一)   2017-11-04 16:47:00
北捷一營運就很猛了...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11-04 16:49:00
北捷通車以來最爛是1996/6,31887人,但只有一條木柵線在淡水線通車前大都有4萬左右的水準橘線上個月月均才36836囧...
作者: agh386690 (tong)   2017-11-04 16:57:00
北捷有些路段沿用舊台鐵模式,客群就有一些基本盤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04 16:59:00
資料1.民58年北市公車開放民營 大南光華指南運量持續上升資料2.淡水線鐵路民61年運量已比民57年的一半還少,鐵路局表示每年虧損二千萬元左右,民61年運輸走廊上巴士運量3700萬人次,鐵路剩770萬【1974-11-8聯合報03版】
作者: samlee1008 (阿冠)   2017-11-04 17:54:00
不用比了 北捷屌打 台北捷運官網都有統計資料可以去查補充一下 1998年7月 北捷只有兩條線 木柵線:動物園到中山國中 淡水線:淡水到台北車站北捷1996年3月28日開始營運高捷營運到現在九年 有十字網路 站數比19987月的北捷還多
作者: fussstk (XD)   2017-11-04 18:53:00
沒有捷運前,台北的公車運量很驚人一天最高有260萬人次公車培養大眾運輸人次,這點很重要高雄並不重視公車這塊市場
作者: kutkin ( )   2017-11-04 18:58:00
如果不重視怎麼會一年燒十億在公車上....
作者: ultratimes   2017-11-04 18:59:00
這樣比並不公平,淡水新店南勢角的營運模式本身已經自成一條轉乘路線,不應該把他當一條線來看
作者: samlee1008 (阿冠)   2017-11-04 19:15:00
1998年7月 只有淡水到北車 沒有所謂的轉乘南勢角是1998/12/24 新店是1999/11/11
作者: ediondo (永)   2017-11-04 20:07:00
ultratimes在講什麼...看一下推文好嗎...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夢)   2017-11-04 20:36:00
不要跟大濕計較
作者: agh386690 (tong)   2017-11-04 20:41:00
不能質疑大濕
作者: yah13305 (martos)   2017-11-04 21:20:00
高雄橘線路線真的害慘公司
作者: atriple (請逐項修改)   2017-11-04 23:06:00
台北的大眾運輸能發展起來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密度太大。路上的自有運具太多,使得一些人改用大眾運輸。高雄則沒有這樣,所以即使大多數的人使用自有運具,馬路仍然順暢,公共運具便無法依台北的模式發展。
作者: agh386690 (tong)   2017-11-04 23:11:00
以前高雄公車接駁就是個悲劇,完全不能和北縣時代比北捷路網成熟之前,公車使用率可是很強大
作者: qweasd951 (ya)   2017-11-05 00:05:00
高雄公車悲劇是路線爛班距長導致的 根本就是市長的問題
作者: howshue (阿斯斯)   2017-11-05 08:03:00
要高雄好就是讓高雄人不能那麼幸福要大量收費停車,嚴格取締違規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11-05 09:03:00
同意樓上
作者: kuter (卡特)   2017-11-05 11:06:00
有什麼好比的?
作者: samlee1008 (阿冠)   2017-11-05 12:09:00
怎不能比?是高雄人整天喊不公平,台北有高雄為什麼不能有,結果蓋好了又不愛搭,浪費國家資源
作者: ckTHU (XD)   2017-11-05 14:00:00
交通建設與住宅社服、經濟配套應是相輔相成,中南部有嗎?atriple 推此論述,觀點類似。沒記錯之前有道路面積、自有運具比率統計
作者: yuting90 (yuting)   2017-11-06 04:24:00
淡水線印象中原本是台鐵既有路線,所以顧客上原本就有一定的基本盤了
作者: ultratimes   2017-11-06 11:47:00
但是淡水線是台鐵支線而已,又是運量低的單線有很大的基本盤嗎?現在台鐵運量高的支線像是平溪線就算改捷運也不會有淡水線這樣子別說平溪線,如果把雙線的支線 六家線 沙崙線改捷運就能成為淡水線這樣子嗎?淡水線當初的人很多?以單線鐵路來說我是不覺得會有多高的運量就是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06 16:08:00
淡水線鐵路運量請見我在25樓的推文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7-11-06 16:20:00
1988年的時刻表淡水線北投以南每小時三班飽捷你說運能有沒有比現在新竹以南高但一般都是單像一小時兩班啦
作者: lidongyun (Dong)   2017-11-07 00:07:00
高雄就是敗在公車系統接駁失敗,也連累了高捷運量成長。高雄公車沒必要搞2段吃到飽
作者: MiaoXin (妙信)   2017-11-07 00:31:00
有東京新宿的人口怎麼都嘛做的起來。當初臺北在公車時代,中華路南站、臺北車站這種大轉乘站在上課時間一次都可以來到將近十臺公車。學生們追著自己的路線擠上公車塞滿開走,然後換上班族再演一遍。從七點到九點從星期一到五每天這樣搞。直到捷運出現,人潮就隨著路網慢慢轉移。
作者: shawnhayashi (小尚)   2017-11-07 01:42:00
光是公車擠爆就會讓人想搭捷運了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11-07 19:05:00
當年北捷大降價,北淡客運直接趴了很久很久以前,新北投班次還比淡水多那是台鐵的時代,現在完全不同了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7-11-08 01:49:00
台鐵時代,北投以北的站比搭公車還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