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屬靈遮蓋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2 10:00:18
以下是[教會]的定義.我是根據手上的電子版摘錄出來的.書籍可能比較老,但是都是權威.整體而言,教會是[人],不是[房子].
==================================
上文從最廣的意義說,無形教會乃是曆世歷代,天上地下,重生得救之人共聚的總會,乃
與屬靈的神國是相同的。但是照安德羅氏(Andrew)的分析,教會和神國乃有五點不同,
可是他所說的不同,其實乃是指有形教會和無形教會的不同。請分述之:(1)教會乃始
自基督(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但神國乃是在先;(2)教會乃限於在歷史的基督裏
面的信徒,——但神國乃包含所有上帝的兒女;(3)教會乃是在世界,——但是神國不
屬世界;(4)教會乃是有形的,——但神國是無形的;(5)教會乃有「准有機」的(
Quasi Organic)特性,於是成為許多地方教會,——但是神國並非如此。
費特氏(H. G. Vedder)說:「教會乃是一個屬靈的身體,只是包含那些已被上帝的
靈所重生的人。」但西敏斯德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說:教會「乃包含全世
界那些宣稱相信真道的人和他們的兒女。」
章力生<系統神學> 卷七 教會論
我們在使徒信經中承認教會的那一信條,不僅指我們現在所說的有形教會,而且也指著上
帝的眾選民,包括死人與活人。
加爾文 <基督教要義> 4.1.1
教會的意義
英文church(教會)一字,與蘇格蘭文kirk及德文Kirche有關,這幾個字都是從希臘
文kuriakon而來的。kuriakon的中性形容詞是kurios(「主」),意思是「屬於主」,教
會一詞是譯自希臘文的ekklesia,這字從ek而來,意思是「出來」;及kaleo,意思是「
呼召」,因此教會就是「被呼召出來的群體」。Ekklesia在新約共用了114次,3次在福音
書,111次在書信。在福音書中,有兩次出現在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及十八章17節。但
只是指猶太人集會,並沒有特殊含意。而只有一次作為專門名詞,那是預言教會出現的經
文。這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個事實,就是可見「教會」是在耶穌升天之後才開始的,這正是
使徒行傳的記錄,也是保羅特有的教義。
Ekklesia這個字,沒有指出被召出來的群體的性質。它可以按新約教會的專門含意來
解釋,但也可以指普通的任何一個團體。例如,在使徒行傳七章38節,ekklesia是指以色
列人的聚集(翻譯成「聚會」)。在使徒行傳十九章32節, ekklesia是指一班在以弗所
憎恨保羅的群眾(翻譯成「集會」),這字最常用的含義,是作專門的名詞,指新約教會
而說,那就是一群被呼召出來的耶穌基督的信徒。
<幕迪神學手冊> 2.25
在聖經中,「教會」的主要字源是指呼召或召出。在舊約中這是指以色列民或他們的聚會
(民十四: 5; 徒七: 38)。 新約教會採用舊約希臘譯本的用字,把它應用到新約教會上
。耶穌基督首先提到它要建立的教會(太十六: 18)。此後,在使徒行傳中並使徒書信裏
,「教會」的名辭受到普遍的應用,描述各地的基督徒團體(徒九: 31; 林前二: 2等)

「教會」是一個籠統的名詞,有時是指一群基督徒在某一地點的聚集,如家庭聚會(羅十
六: 5; 西四: 15); 有時是指地方教會,如加拉大的教會,或哥林多的教會(加一: 2;
林後一: 1); 有時是指整個的教會,即當時在地上的全體教會(林前十二: 28; 提前三
: l5-16; 太十六: 18); 而最廣的範圍則是包括一切過去、現在、和未來屬於神的信徒
(弗一: 22-23; 三: 21; 西一: 18)
任以撒 <系統神學>
作者: Damaris (Damaris)   2016-03-22 10:44:00
謝謝目前無法付錢給你
作者: timer000 (祝我們平安^_^)   2016-03-22 22:30:00
看不懂樓上的推文@@最有價值的東西,不用錢喔~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2 22:32:00
教會的定義.
作者: Damaris (Damaris)   2016-03-23 01:03:00
沒什麼,因為之前有人常常覺得我不珍惜,所以就變成這樣還是謝謝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3 11:00:00
好東西要珍惜.您沒看見,[神學家]都被殺得不敢談神學了:p這就是華人基督教的悲哀.所以,還是要好好蹲馬步,才會有出息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3 21:49:00
「生命最重要,神學不重要。」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3 22:07:00
呵呵,綜觀教會歷史,所有神能夠大用的[神學家],基本上都是[屬靈人].....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3 22:22:00
XD 是呀,華人只喜歡實踐倫理、道德,這才有「生命」呀!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4 00:15:00
嗯 尼采的生命哲學華人也很愛阿 大概也是因為裡面有生命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4 06:49:00
這種反神學的說到底還是有神學的,他們會用各種「理論」論述神學是不重要,儘管他們覺得他們的理論不是神學。可惜我們華人傾向與神學切割的「生命」…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4 10:23:00
我最近聽到一個去召會聚會的弟兄說,他覺得召會的好處就是「沒有神學」、「讀聖經不用解釋」XD 可是我一直想跟他說,應該相反吧XD 只是他們的神學跟聖經都很強大地統一了--所謂的「同一心志」XD 所以看起來沒有才叫有XD話說回來,要矯治"沒有神學的生命"或"沒有聽道的行道"前者我認為就是要談生命哲學或生命神學(敬虔派神學),從「生命」概念的內涵與神學含意去回溯、重建對於神學的認識;後者當然亦是從「行道」的概念出發(esp.雅各書)去回溯聽道的概念與實踐方式...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4 12:20:00
話說喜歡討論神學就會被貼上「聽道不行道」的標籤,而通常貼人這種標籤都是「不聽道的行道」之人,還滿有趣的…以三位一體來講,聽道與行道應該是合一的,猶如我們只有一位上帝,但聽道與行道也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的不同,猶如我們有三位上帝。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4 19:05:00
「不聽道的行道」是很奇怪的概念:p 因為他是怎麼行的、在行什麼?事實上是有一些觀點或者說一些道在他心裡,可是有沒有需要修剪、補遺呢?因此我的進路會從這裡切入思想-態度-行動-習慣-性格...從知到行,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認知-情緒-意志等不同層面的介入是需要教會組織的規劃;再者,對於信徒,目標在於如何養成那個「皆祭司」或「基督門徒」,與學院的神學教育所要養成是不同的特別是在中南部神學資源乃至認知都缺乏的地方,以上課題更形重要。召會有他們的整套東西,說實在我覺得是需要學習、討教的當然,對我而言,我認為還是從讀經能力下手,另外就是神學議題的處理原則....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4 21:10:00
唉…這在華人教會很難糾正,一糾正或許還會被指說「沒有生命」。
作者: timer000 (祝我們平安^_^)   2016-03-24 22:50:00
為何憂慮呢糾正的是主不是靠我們主還沒事情要成,我們就等待吧,..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4 23:04:00
上帝的糾正跟人的糾正沒有對立。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4 23:27:00
意識形態很深的的確難直接用講的;所以我說這時要用倒轉的,反過來從生命跟行道概念及實踐下手,從這邊倒轉回去若對方的意識形態不妨礙他的行道,那就彼此成全,但若有問題,那就是一個切入點,或者是我們要見證一個有聽道的行道之差異性的切入點。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5 07:43:00
一個問題:什麼是【生命】?不知道什麼是生命,如何談生命?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5 09:36:00
其實我有一個成人主日學的計畫(去年有在我教會稍微執行)這兩天再整理出來給大家批評指教:)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5 09:45:00
@老魚大,依我所見,其實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何謂生命了,所以…例如:他們會說一個脾氣差、講話衝的基督徒是沒生命,講的彷彿這樣的人是沒有基督活在他裡面似的。對他們而言「有生命」就是「多多操練『自己』去行善、擺上」,而不會是什麼「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他們這套似是而非的「生命」如同天路歷程中的受律法的紳士、無知的加拉太人。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5 10:03:00
脾氣差的就是「活在魂裡」阿:p 這種教會中的流俗之見,是從對於倪的隻字片語中的理解來的,當然召會弟兄會說這是誤解(?)。 但無論如何,將信仰縮減至個體倫理,本就符合儒家背景的中國/台灣/漢語/國語教會基督徒某個角度來說,聖經希臘文需不需要古典希臘文的背景脈絡?正如我們談許多神學概念時,也需要瞭解更廣闊的脈絡一樣。故生命概念或許可以還原至會所更「正統」的詮釋,但我認為也應該還原到更大的脈絡去看。這樣神學的公共性才可能基督徒不能再困在與教會內流俗之見爭鬥,或閃躲文字獄的階段(正如我在板上隨便一個用詞就可以換來很多標籤XD)真理使人自由!神學就是要幫助基督徒能自由地行道,這才是神學真正的任務。流俗之見為什麼說活在魂裡=沒有生命,應該知道吧?因為「活在靈裡」才有生命阿XD 補充一下。我們(esp.國語教會)的許多流俗之見都是從會所來的,但他們也覺得冤旺,因為他們覺得他們實行的沒有問題XD所以國語教會要從這些流俗之見中解放出來,不知道會所弟兄有甚麼好方法?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5 13:11:00
sch:知道我為什追著人家問人家基督是誰了吧?基本定義都搞不清楚,就想搞應用。。。。很危險的。其實,生命的定義聖經就有。一節搞定的事,偏偏有人喜歡拋棄聖經,自己發明【新神學】,還洋洋得意。。。。哎,難怪老倪當年要把我們跟神學教育系統切割,是有道理的。:】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6-03-25 13:22:00
嗯… 「聖經說基督是誰」對這樣的基督徒而言不重要;「大公教會說基督是誰」更不重要,對他們而言「我個人主觀認為基督是誰」才是重點,基督徒竟然被費爾巴哈的投射論打到無力反擊。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5 14:15:00
對我而言,聖經、大公教會等等,都在信徒成長的「權威集合」之中,但要在信徒身上產生效用必須要透過詮釋的過程不只信徒,還有當今的教會...至於火溪,我想是每個基督徒都要面對的。因為他批判的不是現代或後現代神學,而是整個的基督教傳統。自稱有任何神學的基督徒都要面對的...特別是甚麼「定義」、「一節搞定」的東西,恐怕更要面對
作者: df31 (DF-31)   2016-03-26 13:13:00
sch,人家點您的名字嘍!。。。。sch,自由主義大師士萊瑪赫正是認為,聖經講什麼不重要,基督宗教事實上就是個人對所謂上帝的虔誠的感覺。布特曼則認為聖經的記載都是神話,滿紙荒唐言,需要把聖經那些荒唐無用的東西去除后,才能找到聖經要傳達的【信息】。。。。自由主義最大的特征在於:1-迎合潮流;2-拋棄神學聖經;3-強調基督教信仰的應用,入世;4-信仰主觀化,沒有標準。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3-26 14:30:00
布特曼除了有科學主義的成份外,另外則是回到寓意解經,也就是我們俗稱「靈意解經」的道路。至於「信仰主觀化」,呵呵,有人不瞭解火溪也不想過呢還有「入世」,意思是說洛桑會議是往自由派靠攏嗎?您高興就好,不過暴露您自己的無知罷了;還有,麻煩請證明我哪裡有否定聖經跟傳統,否則我是不會原諒你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