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 不如意的事情來的時候保持寧靜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1-10 00:25: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wZ9osjm8KU
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古人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天十樁事情裡頭有八、九樣都不如
意,你一發脾氣就壞了。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把問題搞得更糟、更複雜。不如意的
事情來的時候,心地一定要保持寧靜,如如不動,你才有智慧能處理問題,能夠化解衝突
,所以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講六度,布施、忍辱講得最多,為什麼?布施
是種福、是修福,忍辱是保持你的福,不讓你的福報流失,忍辱可以保持;沒有忍辱,福
報再多保持不住。這兩樣講得最多,也就是六波羅蜜裡頭這兩個最重要。人要學,學沒有
瞋恚心,你的心地就清涼自在,你就法喜充滿,你真正得到快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
最高的享受,就是沒有瞋恚。你看沒有慳貪、沒有破戒、沒有瞋恚,這個人多幸福!
為什麼能忍?知道一切法空,好的事情也是空,惡的事情也是空,到最後都歸零,大家都
平等。常常有歸零的念頭,有這個概念,你在什麼環境裡頭不會發脾氣,怨恨惱怒煩統統
消失掉了,這人講真正有福。
有一絲毫驕慢,孔夫子就遠離你,對你怎麼樣?敬而遠之,不敢親近你了。傲慢是瞋恚的
一分,而且是瞋恚的根,末那的四大煩惱,講我愛,愛就是貪,我痴、我慢,慢就是瞋恚
,所以愛是貪的根,慢是瞋的根,不能不看破。
佛家講慈悲不講愛,什麼原因?慈悲就是愛,但是慈悲的基礎是智慧,就是愛它有智慧。
世間人講愛裡面是迷惑,情執,情執就麻煩,它會做錯事情,它帶給你是煩惱,慈悲帶給
你是智慧。愛裡頭有智慧這是慈悲,愛裡頭有情執那是煩惱。你看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
,這是煩惱的七大類,它有情執,它不是智慧。所以佛法用這個字很有講究的。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0集)  
淨空法師主講 2012/1/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