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類學》心、心所,十一善心所之無癡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2-01-09 08:07:28
摘自:《心類學》23
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地點:三學法洲 時間:2013-04-16
【顯明十一種善心所之中的無癡心所的定義及相關事相】
最後,略述第三類,大地十一善心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
安、不放逸、捨、不害之中的第六種心所:「無癡善根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什麼是無癡善根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凡是由俱生的生力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以及修所成慧等四種智慧隨一所
生,在本質上乃是作為堪能對治愚癡,並且具足個別觀察清淨義、真實義的智慧作業心所
,就是無癡善根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那麼,什麼是個別觀察清淨義或真實義的智慧?
──所謂個別觀察清淨義或真實義的智慧,是指個別觀察粗分補特伽羅無我(粗分的
人無我)、細分補特伽羅無我(細分的人無我)、粗分的法無我、細分的法無我、或無常
等四諦十六行相,
這些特別的智慧或智慧的特別者,同樣都屬於個別觀察清淨義或真實義的智慧,也同
樣可以安立為當下所說的無癡善根心所之義。
由於三善根之中的無癡善根的本質是智慧心所,所以當下無癡善根心所的智慧,顯然
並不是一般的智慧,理應結合為──特別的證無我的智慧而說更為合宜,
怎麼說呢?
──因為總的來說,一旦補特伽羅心續中生起了證無我的智慧心所的同時,便能損壞
或遮除愚癡、以及由愚癡而生起的其餘煩惱,而且像這種證無我的智慧確是正對治、根斷
愚癡的正對治道。
為什麼當補特伽羅心續中生起了證無我的智慧心所的同時,便能損壞或遮除愚癡、以
及由愚癡而生起的其餘煩惱?
──因為愚癡和智慧,二者的行相或執持方式正相違,彼此是對反品,而且愚癡是一
切煩惱的根本,
譬如當生起緣某一法證無我的智慧的同時,不可能生起緣某一法的執我(於某一法上
執為實有)的愚癡心;
反過來說,當生起執我(執實有)的愚癡心的同時,也不可能生起證無我(證無實有
)的智慧心所。
也就是說,當以如是智慧遮除了愚癡的同時,也廣增了無癡善根,這就是當補特伽羅
心續中生起了如是智慧心所的同時,便能損壞或遮除愚癡、以及由愚癡而生起的其餘煩惱
的理由。
(愚癡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例如由愚癡而生起貪煩惱、瞋煩惱、我慢煩惱等。)
* * *
那麼,什麼是無癡善根心所的作業?
關於無癡善根心所的作業,略分三種,即:
一、堪能遮止或減損愚癡的作業者。
二、堪能廣增生力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以及修所成慧隨一的作業者。
三、堪能自主成辦清淨品的善法的作業者。
關於以智慧為本質的無癡善根心所的分類,也可分為四種:
第一種:俱生的生力智慧的無癡善根,譬如對一事與生俱來的智慧特別者。
第二種:聞所成慧的無癡善根,譬如緣二無我隨一的聞所成慧的智慧特別者。
第三種:思所成慧的無癡善根,譬如緣二無我隨一的思所成慧的智慧特別者。
第四種:修所成慧的無癡善根,譬如緣二無我隨一的修所成慧的智慧特別者。
(註:此處說的二無我,即補特伽羅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兩種無我。)
* * *
釋疑
問:如何才能令心續生起證無我的智慧?能生起的方便為何?
答:首先,能夠生起證無我的智慧,予以遮除自心相續的粗分貪、瞋、癡等煩惱之前
,必須先行修習淨罪積資法──
即先行修習事懺或理懺,予以淨治由身門、語門、意門所造的諸多粗分惡業及惡行。
譬如,經由旋繞塔廟、禮拜、或供燈等積資懺悔法行,予以對治淨除,由粗分身門所
積造的惡業,或令身的粗分惡業力量,得以減損、衰微;
又如,經由清淨諷誦大乘經典、持唸上師的心咒或上師長壽的祈請儀軌、或持唸諸佛
聖號--如持唸釋迦牟尼佛的聖號、阿彌陀佛聖號、觀世音菩薩聖號等事懺法行,予以對
治淨除,由粗分語門所積造的惡業,或令語的粗分惡業力量,得以減損、衰微;
再如,經由依次修習粗分無常、細分無常,予以對治,由意門所積造的粗分、細分惡
業及過失,如是才得以漸漸不染三有的污垢,這些都是為了證得無我的智慧的前行修習方
便。
其次,必須確認所遮品人我或法我之量──即先行趣入聽聞完全展示修習無我之理的
教典──
如《能斷金剛經》偈頌所說:「猶如眼翳心燈火,復如幻術露水泡,夢幻空電與雲霧
,諸有為法如是觀。」之義;
或如佛經中顯示果位功德的偈頌所說:「願諸有情能以此功德,證得佛果調伏過失賊
,並且脫離輪迴大苦海,永出老病死浪之波蕩」之義;
從前後經文的文句中,可以看出,前者是直接展示通達諸法無我義的實相,法喻合和
而說;後者,則是展示果位功德而說;
也就是說,必須先行聽聞無我義,確認所遮品之量,再依於清淨正理、清淨的因相或
應成論式等諸多正理安立,依序漸次而修,如此便能漸漸生起證無我的智慧,通達無我的
究竟實相;
如是(證無我的智慧)結合著五道的修道歷程與次第(現觀次第:資糧道、加行道、
見道、修道、無學道),最後便能究竟遠離三有苦海,獲得究竟解脫的安樂之果。
>>>>>
註:
吾人覺知的心、心所,覺知包括心王與心所。以入道補特伽羅而言,修行的五道,資
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大乘無學道的一切種智等,都是包括有心王與心所的覺知。
吾人覺知的心、心所,心、心所即心王與心所,心王與心所同俱相應。心所法當中,
此處善心所,是與第六意知心王同俱相應的心所法,不是與前五根知同俱相應的心所法。
身語意三門當中,屬意門的意三善根,即是與吾人第六意知心王相應助伴的無貪心所
、無瞋心所、無癡心所三種心所法;身語意的意三善根,能作為增長善業與智慧的所依。
其中,無癡心所的作用堪能對治愚癡,能夠正行對治愚癡的智慧,特別安立為證無我
的智慧。愚癡是不了解真實義的無明,即我執,我執無明分二種:人我執(粗細分的人我
執)、法我執(粗細分的法我執),無癡正行對治愚癡,所以特別安立為證無我的智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