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淨土聖賢錄.初編》:往生比丘第三(118)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12-27 00:56:26
元‧維則
  維則,字天如,姓譚,永新(江西吉安)人。出家後嗣法(學法於)中峯(明)本禪師。
(元順帝)至正初(西元1341年),住蘇州師子林,(皇上)屢召問(召請問法),(皆)稱疾不
赴。則(法師)既密契單傳(禪宗直指人心之法門),復推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延壽大師)
之旨(法義),兼宏淨土之教。著《淨土或問》,破諸疑惑,策進(策勵)修行(淨土法門)。
今錄其尤(特別)警切(令人警醒且重要)者。
(1)
或問:「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然則我且(暫時先)做世事,待
臨終念佛,可乎?」
答曰:「苦哉苦哉!賺(音鑽,哄騙)自己,又賺天下!僧俗男女,皆此言也。逆惡
(五逆十惡)凡夫,臨終念佛,是夙有善根,故遇善知識而得念佛。此等僥倖,萬中無一。
《羣疑論》云:『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一、善友未必相遇,無勸念佛人;
二、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三、偏風(中風)失語;
四、狂亂失心(喪失心智);
五、遭水火(橫死);
六、遇豺狼(驚慌恐懼);
七、惡友壞彼信心;
八、昏迷致死;
九、陳(陣)亡;
十、墜高巖。』
此皆尋常聞見,不論僧俗,人皆有之。(這些臨終逆境惡緣皆)宿業所招,現業所感,忽爾
現前,不容迴避。忽然遭著一種,便做手脚不得(手足無措)了也,(善)知識、活佛,(都)
救不得了也。便隨業向三塗八難中受苦,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聞了也。
直饒(但就算)無此(種種)惡緣,好病(罹病)而死,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
脫筒,痛苦逼迫,怕怖慞惶(恐懼驚慌),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就算)無病而死,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又兼家私(家產)
未明,後事(將來之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未死以前,只些少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口斗](「叫」的俗字)喚呻吟,問
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行動)困頓龍鍾(遲緩不靈活),愁歎憂惱
,向(對著)箇衰老身上,左安右排(照顧這個衰老色身),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未老以前,正是少壯,稍或狂心(妄想)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胡思亂想,
業識(心念)茫茫(昏昧不明),念佛不得了也。
更饒清閒自在,有志修行,(但)稍於世相(世間種種)照不破(著相)、放不下(執著)、
把(持)不定、坐不斷(功夫不到家,無法斷除妄念),些子(一點點)境界現前,一箇主人翁
(一顆心)隨他顛倒(隨境緣起伏流轉),念佛不得了也。
你看老病之時、少壯清閒之日,稍有一事挂心,早是念佛不得,況臨終時哉?更道(說
)且(暫時)做世事,你真癡人,說癡話!敢保你錯用心了也。
且世事如夢,那有實效(真實結果)?那一件替得生死?縱饒(即使)造伽藍(造寺)、增
常住、攀名位、結官豪,將謂(認為)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
等戒。有為(有心造作)之功,多諸過咎(多過多失),天堂未就,地獄先成。
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兩眼一閉),受苦之時,方知平日所為,盡是枷上添
枷,鎖上添鎖。(是在)鑊湯(地獄熱鍋)下增柴炭,(刀山)劍樹上助刀鎗。袈裟下失却人身
,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祖師如此苦口,曾許他臨終念佛乎?」
==
簡單說就是,
認為自己可以歌照唱舞照跳,臨終才來念佛的,真的是搞不清楚狀況。
「你真癡人,說癡話!敢保你錯用心了也。」
「世事如夢,那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
廣欽老和尚說:
這個世界,大家都沉醉在迷夢中,追逐名利,你爭我奪,每個人都在比賽誰做的夢最大。
結果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只是多造一些惡業。
「生死未明,皆成苦本。」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2-27 08:4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