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99(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12-26 15:16:43
(續:【身愚神闇。轉受餘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
  『身愚神闇』,神是精神,愚痴,我們常常講心,身心,身愚,神闇就是貪瞋痴,身
愚包括殺盜淫、妄語、兩舌、綺語、惡口,這四個字就是十惡業。不信經法,貪圖物質的
享受,花天酒地,不相信佛、不相信經。經典,聖人教給我們的方法,幫助我們提升,不
相信,反過來,他走的道路是墮落,好不容易得神聖,一轉世三途去了,三途一墮五千劫
。這句話就在我們這一頁,九百一十二頁第二行,「三途一報歷五千劫」。佛說話沒有一
句話是假話,沒有一個字是妄語,不信經法這人可憐。善惡之道,都不之信,不相信。智
慧在哪裡?智慧在自性裡頭,明心見性智慧就開了,自然流出來了。我們今天的悟門被這
些業(善惡業)給堵住,智慧透不出來,透出來的都是煩惱,煩惱是從業生的。經上確確
實實是這四個字,善道不相信,惡道他也不相信,你給他講善的,他跟你笑笑;你給他講
惡的,講因果報應,他理都不理你,說這是什麼時代了,你還搞這些迷信,真難!
  癡毒之禍,傷人慧命,且為三毒之本,故癡毒為患極深,極難斷。佛把它歸納為五條
,貪、瞋、痴、慢、疑,傲慢、懷疑,我們不能不知道。修行功夫用在哪裡?功夫就用在
這裡,簡單的說,真正修行人,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
這是標準的,這就是佛,佛眼,起心動念就不是佛眼。沒有分別執著,菩薩眼,菩薩有起
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分別能夠放下,不分別、不執著是菩薩。再等而下之,有分別沒
有執著,阿羅漢。這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十方三世佛,無量無邊的法門教化眾生,離不
開這個原理原則,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你能不能做到清淨?真做到了,對第一個,
清淨心現前,沒染污就是清淨;我們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
,見惑是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這個斷掉了。這個五種見惑斷掉,小乘須陀洹
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你真正入佛門了,佛門的小學一年級。
  如果你還把身體看作是我,你沒入門,你在念幼兒園,距離一年級還有相當距離。我
們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傲慢的心統統斷乾淨了,為什麼?不值得傲慢
。懂得再多、講得再多,天花亂墜,身見沒斷,邊見未斷。邊見是對立,二邊,我跟人是
對立的,善跟惡是對立的,正跟邪是對立的,所有一切對立的這個概念都叫做見惑裡面第
二個邊見。邊是二邊,有見解,二邊,善是一邊,惡是一邊;長是一邊,短是一邊,叫邊
見。這個邊見沒有,心平等了,有邊見不平等,邊見斷了平等了。所以身見斷掉,不再以
為身是我了,清淨心得到。有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平等心得到。平等是菩薩,清淨是阿
羅漢。最後不起心不動念,看得很清楚,人家問你,你都能答覆;人家不問你,若無其事
,見如不見,見跟不見是同時,見是生心,不見是無住,生心無住同一個境界,生心就是
無住時,無住就是生心時,這是佛的境界,成佛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功夫在這個地
方用,真功夫。
  所以我勸初學的同學,裡面放下貪瞋痴慢疑,外面學孔老夫子,溫和、善良、恭敬,
沒有傲慢,對待任何人孔老夫子都非常恭敬,節儉、謙讓,謙讓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
求。孔子聖人,實際上就是大徹大悟,成佛了。我們不在這裡下功夫,功夫就是沒有根。
這個功夫叫扎根的功夫,十善的根,人天的基礎,成佛就更不必說了,成佛作祖扎什麼根
?就扎這個根,淨業三福的根。知道三毒是一切不善業的大根大本。見思惑裡頭說得好,
思惑,貪瞋痴慢疑,傲慢是從瞋恨裡面分出來的,懷疑是從愚痴裡頭分出來的,小乘聖人
所斷的。小乘當中的小乘,初果須陀洹。
  我們再看下文,「經義為」,前面一行半的經義,「世人愚痴,不明何者是善,何者
為惡」,這就是愚痴。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佛的境界比世間人高,六道輪迴是惡,往生
淨土是善,淨土教裡頭所說的講絕了。佛門一般講十法界是惡,實報莊嚴土是善,釋迦牟
尼佛的實報土,華藏世界。所以真正學佛的人,無論修哪個法門,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修
成功了,明心見性了,都在華藏世界,華嚴境界。淨土法門比華藏世界還殊勝,淨土有四
土,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四土都善,無論你往生哪一土
,你在那個裡面學習,只有提升,沒有後退的。而且提升的速度愈來愈快,它的殊勝、它
的快速我們無法想像。所以每一個往生到淨土的人等於成佛。沒有成佛之前,得阿彌陀佛
四十八願威神加持,跟阿彌陀佛一樣,智慧神通道力沒有差別。不能錯過,錯過太可惜了
!這世間人不知。
  「各逞己意,妄加分別。於善惡三世因果之恆規,不能生信。」善惡果報,過去、現
在、未來,這三世因果,這個規矩是真的,永遠不變叫恆規。心善、言善、行善,決定生
三善道,不究竟;心不善、口不善、行不善,肯定在三惡道,沒有例外的。「故云」,佛
在經上說的,『世人善惡,自不能見』。「既不知因,便不畏果,但圖當時快意,不懼後
患無窮」。這說到正宗了,現在社會是不是這樣的?是。他真的不知道因,不怕果報,只
圖眼前的享受,短暫時間的快意快樂,不懼後患無窮,後患無量劫,不是千年萬世,不是
,無量劫。「縱情恣欲,任意作惡,競造」,競是競賽、比賽,「造惡因,不顧當來之凶
禍,故云吉凶禍福,競各作之」,說得好!我們拿這些經文跟現實的社會對照,不對照你
沒發現,一對照完全相應。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對於我們現在社會狀況他知道這麼清楚?好像他看到一
樣。沒錯,是真看到了,佛眼,佛是五眼圓明,過去、現在、未來他統統看見,來告訴我
們。我們如果相信,如果依教奉行,佛所見的等於我見的,我們能不謹慎嗎?能不小心嗎
?還在放逸嗎?不敢了。尤其年歲到衰老了,跟無常住隔壁,一口氣不來怎麼辦?這才是
大問題。所以世間人我們不跟他競爭,我們希望一生沒有怨懟,沒有冤家、沒有對頭,能
不能做到?能。一切的惡人惡事我們遇到了,沒有怨恨人的心,統統做還債想,過去生中
大概我這麼對他的,他今天用惡意來對我,這個報消掉了,沒有怨恨、沒有仇敵。欺負我
的人、侮辱我的人都是恩人,為什麼?替我消業障,替我化解罪業,好事!念佛迴向給他
。如果有緣能影響他,幫助他回頭,更好;沒有緣分,他不願意見我,知道我在哪裡,他
躲躲藏藏的,那就不必了,各人修各人的,各人有各人的果報。
  「又《嘉祥疏》謂,世人以死之祠祭殺生為凶,嫁娶等為吉。世人於此二事,競各為
之。」這是世間人的概念,什麼是吉、什麼是凶,什麼是福、什麼是禍,死,追悼祭祀殺
生這是凶,嫁娶這是吉、是福。祖師舉這個例子來告訴我們,這個例子好懂,嘉祥跟我們
應該有一千年,一千年以前的人,那個時候的社會好,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今天的社會,
我這個年齡看得很清楚。我們出生的時候,清朝滅亡不久,民國建立的初年,十六年,民
國成立十六年我出生。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滿清末年的風氣都還在,我們能感受得到,
大家庭家道、家學、家教、家風、家業,我們從小看到。抗戰之前這風氣還有,八年抗戰
之後沒有了,我回到大陸去再也看不到了。現在這幾十年變化太大,現在大家學會西洋人
的競爭、鬥爭、戰爭,把中華這塊大地真的現代化了,現代化就是西化了,跟西方沒什麼
差別。西方人的概念當中,從小、從幼兒園就養成爭,要競爭,樣樣都要比別人好,考試
都要考頭名。殊不知競爭這個概念,長大了再提升就是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那現
在再發生戰爭,地球毀滅,核武戰爭,一顆飛彈不是消滅一個城市,消滅十幾二十個城市
,現在人有這種能力。
  所以英國湯恩比博士擔心,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今天做兩樁事情,一個,
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起來;第二個,把宗教團結起來。有什麼好處?有化解衝突,促進
全世界安定和諧,這大功德!什麼人能做?對古人有信心的人能做。如果對古人一點信心
沒有,他不能做。我們深深相信人性本善,像《三字經》上說的,一開頭,「人之初,性
本善」,我們肯定。這個本善就是佛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
?沒人教,學壞了,學壞了是習性不是本性。所以教育重要!中國古人,老祖宗最了不起
的,懂得教育,把人從小就教好了。所以中國五千年,世世代代都有聖賢出世,大聖大賢
出現在世間。他們怎麼成就的?都是從小父母長輩把他教出來的。三歲之前,從出生到三
歲,這真正扎根教育,古人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扎的根,根深蒂固,到八十歲都不會改
變,都不會變樣子,就是聖人。比聖人次一等的賢人,也不會變,大樣都在。中國教育,
有一些外國的漢學家,在中國留學的,對於中國古典的這些典籍真下了功夫,對於中國文
化佩服到極處,外國人能肯定,他有信心,他讀過書。不讀書的人你給他講,半信半疑,
甚至於他完全不能接受,難在這個地方。
  我們把後面念老這幾句話重複一遍,「殺業所感三途之報為禍。世人皆以嫁娶為吉,
但不知因喜慶而殺生,反成凶事,而招當來無窮之禍。此正是世人不明善惡所招之惡果也
。身愚神闇者,《嘉祥疏》曰:身造惡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不信聖人教誨,這
個問題嚴重,我們要怎樣取信於人,讓人對中國文化生起信心?在外國更重要,那就是建
築一個示範村、示範鎮、示範城市,做出來,他就相信。我在早年,十幾年前,有這個緣
分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們在大會裡面做報告,把中國古老的理念方法效果說給大家
聽,大家聽了很歡喜。下台之後,這些聽眾多半是各國駐聯合國的大使代表,來給我說,
講得很好,可惜這是理想,做不到。我聽了這句話像涼水澆頭,我白講了,沒人相信。
  於是我就想,怎麼樣叫他相信,那就要做出樣子出來,做樣本出來,這就是第一個在
湯池做的這個小鎮。這個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
業》這三種東西揉合起來,做教材,在這個鎮裡面辦班教學,讓這小鎮人參加。三個月,
這個小鎮的人真的落實了,把《弟子規》、《感應篇》落實了,小鎮變得和諧,讓人看得
羨慕。二OO六年十月,我們就把這個成果在聯合國做了詳細報告,我們的聲音大了,告
訴大家不是理想,我真做到了,歡迎大家去參觀、去考察。聯合國真有二、三十個代表大
使們用私人觀光旅遊的身分到湯池去考察參觀,回去在大會裡做報告,大家知道了。像這
種實驗要能夠多做幾個,世界到處都有,我們現在在澳洲圖文巴這個小城,這個小城居民
,我到圖文巴落戶的時候,十年前,這個小城有八萬人,現在聽說有十二萬人,人口增加
一倍,圖文巴的十個宗教團結起來了。我們想邀集這些大使去看我們的宗教團結,去看我
們這個小鎮,和諧了,大家像一家人一樣,人與人之間很親切,很有禮貌。所以怎樣叫大
家早一天認識、早一天相信,就得用這些方法。
  我們看末後這個《嘉祥疏》,「《嘉祥疏》曰:身造惡故云身愚,心不信故云神闇」
,這兩句解釋得很好,身愚神闇。「又《淨影疏》曰:身愚神闇,心塞意閉。生死善惡,
自不能見」,他自己見不到。所以叫愚叫闇,「即是癡毒」,三毒裡頭的愚痴。「以愚癡
故,心意閉塞,不能正信因果,不能信受經法、入於正道,對於外道邪說反易信奉,故云
:轉受餘教。」這些話確確實實把我們現在社會,三千年前講得清清楚楚,如同佛生在現
在這個時代一樣,他怎麼這麼清楚?我們看了,想想自己還能相信、還能接受,這是大幸
當中的大幸,太幸運了!可是幸運對你是勉勵的話,怕的是什麼?怕你禁不起誘惑,你又
走回頭路了。六十年前的社會跟現在相比,沒有這麼大的誘惑力。這個六十年,我想誘惑
的量、誘惑的這些技巧,也長了六十倍,也許還不止,與日俱增,這怎麼辦?我們的日子
怎麼過?這是大問題,這不是小問題。要解決還得依靠這部經,這部經要細心去研討,還
要學習,怎麼能夠與現代社會結合,讓大眾都很容易明瞭,依教修行。現在人沒有根,不
從根本講起,他會當笑話看,扎根要從兒童扎起,沒有十年、二十年看不出效果,我們丟
掉太久了,丟掉一百多年了。特別是這個地方一句話,對於外道邪說反易信奉,這是事實
真相。故云轉受餘教。
  「如是顛倒之見,相續不絕,永溺生死。而其根本,正是癡業。」我們怎樣從愚痴上
回頭?只有一個方法,讀經的人多了,講經的人多了,依教修行的人多了,社會風氣才能
夠轉過來。現在難處在哪裡?講經沒人了,發心出來講經,就是如來的真實弟子,不怕講
不好,要有這分熱心,你能夠救佛教、救眾生,誠心誠意幫助他。不懂,你講也懂了,佛
力加持你。我也得天天幹,幹到死為止,只要這口氣還在,我就求佛加持,讓我還有聲音
,沒有別的,報佛恩,拿什麼報佛恩?就用這個,除這個之外,說報佛恩都是假的,寺廟
已經很多了,不需要我重蓋,最重要的是講經。如何能夠追隨到隋唐盛世?隋唐盛世那個
時代,沒有一個寺廟不講經的,沒有一天不講經,講經的人多,所以佛教那麼興旺,大家
都明白了,都有智慧,都相信。特別是末後這一句,顛倒之見,相續不絕,永溺生死,就
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根本就是愚痴,就是痴業。
  「生死無常,以癡為本,故云無常根本。」所以生死是從果上說的,事就是六道輪迴
。如果我們這一生出不了輪迴,真可憐,白幹了。特別是在這個年代,為什麼?佛法已經
衰到極處,你真肯發心,佛菩薩沒有不加持你的,沒有不保佑你的。為什麼?你是佛的一
個可靠的弟子,佛怎麼能不關照你?如果是大公無私,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勇猛精進,
我深信諸佛加持,眾神護佑。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所以我勸初學的同學,裡面放下貪瞋痴慢疑,外面學孔老夫子,
溫和、善良、恭敬,沒有傲慢,對待任何人孔老夫子都非常恭敬,節儉、謙讓,
謙讓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26 16:37:00
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6-12-26 20:25:00
少正卯例外?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2-26 21:08: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