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慈悲心培養法2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3:56:24
之前F兄提到能對罪大惡極的生起慈悲心,但卻無法對他們生起和對父母一般的慈悲心。
這其實是很好解決的。這時就得把妄心拿出來用一下。
比方先將當今總統當成自己的女兒,對她生起慈心,再將街角賣車輪餅的小販當成自己
女兒,亦起慈心,最後,將陳進興當成自己孩子,還起慈心。
此時,對三人的慈心應該多多少少有點不同。然後,將三人放在一起看,再告訴自己,
觀照三人的慈心,都是一樣的。
可說是將慈悲心與平等心同時運用的情況。
若將上述三例當成自己父母,同時運用慈悲心、恭敬心與平等心觀之,也是可以的。
總之就是,這是可以透過練習來培養的。
大悲咒的十心應該是要這樣運用才對。
雙手十指互有長短,都是自己的手指……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21 05:19:00
海濤是把真的當成假的,你這招是把假的當真的,人才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6:23:00
物我皆如嘛!先前F兄提到這會生起貪愛,其實是不會,畢竟內心還是知道不是。只是如此觀照而已。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6:57:00
....知道不是的話 你根本就升不起來的....另外 您可以試著貪愛和慈愛的差別 差距很大的當您真的被深深傷害的時候 就知道有沒有平等了 XDD我知道我還沒有 是因為對境時 拿自心對比過傳統的教授 是均視為過去我母來做修持 可以達到完全相同於對自己父母的慈愛心 您可以先對著每天的電視新聞觀察每個社會新聞會讓你有[如喪己父母]的感覺嗎? 還是差很多?每個犯罪案會有讓你如同[己父母入囚牢]感覺嗎? 還是差很多如果有此心 可以肯定您會[瘋狂渴求佛果位] 如果對成佛還完全無感.. 那... 可能可以試著修出感受來..因為 沒有真實的菩提心 就會對佛果沒有迫切渴望追求心再提供幾個觀察點: 走在路上看到螞蟻 會有自己父母變螞蟻那種心痛如刀絞的感覺嗎?看到肉食、牛排、豬排、魚,會有那是自己父母的感覺嗎?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09:00
還是貼心要法門的文字上來就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09:00
看到國家地理頻道,會有[過去父母因愚痴相互食啖]那種全身火在燒的感覺嗎? 如果都沒有 ... 那需要完整修持...抱歉 心要法門不是讓你自在用的....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10:00
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眾生,炳然齊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10:00
心要法門本身 必須包含菩提心 不包含的話 根本不是本心哀...心要法門背後是玩壞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11:00
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11:00
當你真的識本心 應該是對於[不是本心的我父母]更加強烈悲憫和渴望想救他們 而不是講講文字 念念經文 然後無感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12:00
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13:00
不好意思 您先生起菩提心 再談心要法門吧 ...目前您說的 不是心要.. 因為形象不符...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14:00
另外肉食的話,個人是當成菩薩捨身命血肉布施來對待。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14:00
如果您的心要法門 沒辦法對有情升起強烈悲憫到難忍的程度那您搞錯了阿...如果您真的有如所說一般 把肉食視為菩薩 您應該會直接在菜市場就地頂禮下去 然後恭恭敬敬請回家供奉然後涕淚橫流的 宛如見到觀音菩薩的真身一般如果沒有 那也不是阿..然後難以忍受看到菩薩不斷的捨身肉 那種難忍的感覺一樣會如火燒一般才對...末學討論的是菩提心的[形象] 不是文字..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07:26:00
把肉食視為菩薩意謂對食物要恭敬啦!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7:27:00
那是口頭禪...不是真的視為菩薩...也不是真的生起[一切有情是我過去父母]的基本慈悲心如果對被宰殺的有情身肉 沒有如同見到己父母被宰身肉那種難忍到極度渴望佛果位的心 所謂慈悲心 都還沒碰到邊啊...如果對於有利於你的肉食都升不起來 更不要談傷害你的殘暴惡有情 說可以生起慈悲心了 這種檢查一下就知道了很抱歉 不是故意要否定您 希望沒有冒犯只是再說 "到位"的慈悲心菩提心形象 該是怎麼樣祖師大德最忌諱[未得謂得] 如果覺得"我已得" 那就不會再想要依循傳承教授下去聽聞修持 不聽聞 連要怎麼"真的得到" 根本就沒概念的.. 實為可惜..一般慈悲心教授 可以先從"親"起修 然後對"中庸"修持再對"怨敵"修持 檢查自己的時候很容易 如果對"中庸"都還不到那個狀態 那怨敵就更不用說了.. 肯定還沒有的而所謂的"中庸" 你看新聞就知道自己心什麼樣了逛逛菜市場和全聯 就知道什麼樣了.. 很直接的當你有了真實強大的菩提心 才能真正了悟什麼叫做[心要]什麼做[識得本心].. 不然 所說本心也只是口頭禪而已然後 有長期修持慈悲心 才能生起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 要[任運無造作] 需要造作的 都不算數所謂造作 就是心理看到一包豬肉還沒感覺 需要動腦子想造作把豬肉看成過去自己父母 然後才會升起感受來的 是造做 如果不造作的標準 是一看到豬肉想都不用想 大悲不不忍的感覺立刻完全湧現 如見到自己父母身肉一般然後難以忍受到覺得自己無法不成佛、不能接受看新聞看到社會案件、車禍、意外、殺盜淫妄、政客...全都不假造作 任運現前[此是我父母]那種難忍心才能說是菩提心的狀態 若沒有 都是必須持續聽聞修持強烈的菩提心升起 那時直觀心性 就是本心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09:01:00
舉個例子好了,就像是原本大家都是盲人,有一天你終於發現造成眼盲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戴了有色眼鏡,因緣的不同,而有深淺不同。拿下之後才發現自己本來就沒病,這世界一直都沒改變過。雖然發現了,卻也沒真正得到、證得什麼,因為本應如此。過去因看不到而跌跌撞撞,現在看得清楚了,自然不必要的煩惱就沒了。有些之前因為盲而產生的習慣,現在雖然知道是幻,但還是習慣性這麼做。有些人不想改,就一直保持下去。有些人覺得這習慣也是病,就慢慢調整。有些人則是將這當作只是“行為”,做或不做都沒影響,只因緣來決定要不要示現這個“行為”。有些人覺得勸別人摘下眼鏡太麻煩,一堆人還敝帚自珍,跟你鬼扯,後來乾脆不勸了,也懶得跟這群盲人交流了。有些人覺得這些都是我的親朋好友啊,不捨看他們繼續跌跌撞撞,就繼續宣講。有些人覺得這些盲人本就不盲,只是在暫時的生命歷程上還在玩,不捨得拿下來,等他們玩夠了,因緣到了,自然會拿下。拿下眼鏡的人,自然可以從他人的言行舉止中去觀察到,這些人到底盲不盲、盲的程度,又或是在裝盲。裝不盲的人終有其盲點,就算騙得了其他人,你騙得了自己嗎?無論如何,在生命的本質上知道都是平等的,隨順世間法,有親疏、因緣關係,卻不作分別想。就算再親,不是你有緣當度的人,你也幫不了忙,真正能幫到忙的只有他自己。不然你看善星比丘,就算是釋迦牟尼的大兒子那又如何?還不是墮入地獄道?都是自己的選擇。但他本不盲,只是暫時還在玩而已。就像小時候父母的教誨我們都聽不進去,直到出社會打滾了幾十年、為人父母後,才能理解幾十年前的教誨,方知父母恩。繞了這一圈的歷程,都是自己選的,有些人非得走一遭才能理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09:09:00
如果您是真知道自己本來不盲 拿下眼鏡就可以 那就請做如果您只是口頭或知見上知道 卻拿不下眼鏡 只是個嘴上會講心性法的盲人 ... 那真的不用如此假裝自己利根藏傳系統從來沒有把漸修和頓悟分開的狀況,這裡卻有一堆覺得自己修頓悟法很高大上 卻無法從低處起手的人...難以理解漢傳古早的[頓漸之爭] 這麼落伍的東西 現在竟然還存在...不可思議說到底 我見過幾位真正證悟心性的善知識 沒有哪一個是會對有情無感 不是滿腔熱忱者 ... 每個都很忍受不了的...菩提心及本心啊...阿彌陀佛提供藏傳的角度 藏傳修心性法、頓悟法的教授 都是必須要搭配漸修的方式 兩邊不缺少任何一邊 相互配合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快速 因為單修任一邊 都慢也確實由這方式出了眾多成就者如板上最近這種[頓漸分開]的風氣 末學真是第一次見識到雖然如此堅持[只單修頓悟] 卻也未曾見到一個成就者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09:36:00
噗,奇怪咧,我哪時候批評頓漸了我是覺得法沒有貴賤,都是平等的啦。同樣一個法,是頓或是漸是取決於人根基的不同。就像都是撥雲見日,有些人一撥直超如來地,有些人就要慢慢撥。又或是在這歷程上發現自己有不同的病,就吃不同的法藥對治。頭痛吃頭痛的藥,腳痛吃腳痛的藥,頭藥跟腳藥都是平等的。只要能治眾生的病,都是好的啊。甚至覺得大家根基本來都一樣(本來都沒病),會造成不同都是自己的選擇(因緣而有種種病)。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09:39:00
如果已經成佛,佛果是已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才稱為成佛。成佛的話(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佛的不共功德有一切種智、十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09:41:00
我昨天不是還在別篇引用這段,《楞嚴經》:「理屬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09:42:00
號、三明六通等漏盡通,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已經是佛了,可以看自己是否已經符合十號的功德內涵,是否已經有一切種智、三明六通等佛才有的功德能力,否則就違犯了五戒的妄語戒《大般若經》:「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覺。」《金光明最勝王經》:「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換言之若未盡除煩惱障、所知障,不名佛、如來、正等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0:04:00
覺得吧,就像演狗演久了,就以為自己是狗了。發現自己原來是人不是狗後,但還是習慣用狗的方式說話、生活。雖然是人,具備學會蓋大樓、寫程式的能力,但只是具備這個因。還得學會、實踐才有用,不然只是具備這個因,卻沒有果一樣。如果繼續用狗的方式做事,當然一輩子蓋不出大樓、寫不出程式碼。五祖不是說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識本心,還是得要學法。識本心,學法才有益啊!不然狗學蓋大樓有個屁用,又蓋不出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10:17:00
你們覺得自己頓悟的人 拜託看到別人講漸修細節不要假設對方沒有開悟好不好 客氣一點 隨喜讚嘆說法好嗎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0:20:00
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真的很耐人尋味,很有意思。惠能說自己是來學“作佛”的喔!當惠能到了黃梅的時候,五祖大師正在聚眾開示佛法。見了惠能,五祖問:「你來這裡,所求何事?」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人,遠來禮拜大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弘忍一聽,因為惠能來自嶺南,所以說道:「南方獦獠身怎可作佛?」惠能回答:「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雖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看看惠能,知道此人來路不凡,還想和他多談些話,但又見徒眾都隨侍在左右,於是命令他先隨眾作務。惠能問道:「和尚!弟子自心常現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不知和尚教我作些什麼事務?」五祖說:「你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說,到槽廠去!」從此惠能就在黃梅住了下來,並在磨坊裡舂米、推磨,以此作為修行。就是在磨惠能的習氣啦!同意c88兄的說法,自己是習慣隨順拉。對方說漸,就跟著說漸。對方說頓,就跟著說頓。因應對象提到的東西,以此為基礎來交流。不然一直自說自話,是想蓋過對方、證明自己高嗎?這不剛好就是有我慢的展現XD覺得Ger兄不錯的地方就是都很直球在面對自己,所以大家才很樂意跟他分享吧,這點很值得讚賞。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04-21 13:50:00
隨喜g兄所述,對眾生是應機而說,六祖壇經有講,我們不能吝法,要跟眾生分享這種開悟見性的頓教法門,但也有備註,若遇到不信者、無善根者,不可傳此頓教法門,怕他會毀謗正法,百千劫斷佛種性。所以平時可以試著分享,若他人不信就算了,不用試圖說服他,有緣者自然就會相信。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4:17:00
D兄說的是,感謝指教。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27:00
哀 說實話 你頓悟也不過是很粗淺的一件事...還必須"悟後起修" 漸漸增進 直到證悟證悟 也尚未成佛 從頓悟道成佛之間 你還是漸修之路所以 強調漸修 不是否定頓悟 如果您只堅持頓悟 卻忘記後面悟後起修的部分 全都在漸修 說實話...您把頓悟想的
作者: logman (圓木人)   2022-04-21 14:29:00
C大貌似有透露玄機喔X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29:00
太美好了 那只是上路的開頭罷了...就像國小學生把國小畢業當作自己長大了 但是 那也只是個開頭罷了 連[證悟]都尚未達到... 還是要勤勤懇懇漸修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14:38:00
不不 我沒有在暗示什麼啦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39:00
文中提到的,透過「練習」來培養。算是漸還是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40:00
那要看您怎麼練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14:40:00
像F大這段說的 禪宗後世各宗都有在整理自己一套 漸修的位階 理上是講頓悟 絕待圓融 但是行持上 每天打坐8的小時 還有什麼 十牛圖 三關 跟華嚴宗結合的判的會更精確 用天台圓教判也是 明心見性最多到圓教初信連了生死都做不到 還要去下多少功夫去掉多少習氣到圓教七信位才能了生死 傳心法要最後一段看一下要人在境界上面都透的過去 交代要努力努力千萬人中只得三個五個 不然都要受餘央 這下很大的功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52:00
是阿.. 悟後起修才是真修行的開始啊... 那依然是條"漸修"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52:00
目前主要的功課還是每天拜懺。反省有沒有犯貪嗔痴這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54:00
幾天前在隔壁版不是提了,今之念佛人,還得學神秀嗎?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55:00
是阿 因為就算是慧能大師 尚為成佛之前 一樣繼續修慧能大師也沒有頓悟完就停了..G大 您的努力很隨喜 拜懺和反省三業的部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56:00
OK,那現在應該是教理的爭議了。F兄是認為文中提及的方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56:00
之後的路您可以觀察 以禪宗的傳承 要求先頓悟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57:00
式,無法培養慈悲心嗎?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4:57:00
您的方式對了一部分 不是不能的 但是會在做了之後發現會有一些小漏洞 那些小漏洞會讓您在某些對象情況中無法生出平等的慈悲心 若如此 菩提心就不會出生您現在應該是處於思維有感受 能動心、轉心的階段這樣是很好的 您或許可以嘗試 在關修的時候把慈悲心擴到一切有情 把六道眾生全都想一遍 不漏任何一個這樣 您下座的時候 觀察對道所有小動物 所有聽到看到的人事物 是否感受會有直接的改變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02:00
恩,事實上,這些是有在做的,只是沒說。總不可能自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03:00
感受明確有了之後 如果您想修心要法門 這時觀自心體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03:00
每天想什麼做什麼一堆流水帳通通寫上來公佈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05:00
主要是BRI兄提到把假的當成真的,突然覺的「心要」裡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06:00
望徹底開展自心佛性圓滿無礙的功德 然後再看自心體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07:00
提到這段。寫上來後,又若有所悟就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09:00
了解 :) 一起加油吧 上面只是些建議 您可再想想喔~ 補充一點您在推文中提到的[內心知道不是] 這部分 可能會讓自己真的生不起來 XD 心裡深處某一點一定會卡卡的這部分比較建議用"教理"破除他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4:00
這裡有點意見,內心知道不是,所以不起貪愛,但慈悲念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14:00
[當成自己的父母,但內心知道不是] 和 [真是自己父母]在慈悲心的力量程度上會有滿大的差異的貪愛的話 可以用"平等捨"破除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5:00
還是有的。另外就是,先前提的,將一些白髮蒼蒼的老者當子女想,慈悲念真的很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16:00
會有 不過 您可以試著就當作[真的是] 感受一下差異大概 200匹馬力 VS 5000000匹馬力 的差異吧 XD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8:00
今天的情況,在街上遇一女子,先將她當母想,後,將自己母親的影子合到她身上,產生的是「悲喜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20:00
恩恩 接著應該會想 我想給她100分的快樂但是她會老 會病 會死.. 這都可以解決 我要不要做??要不要為解決他的老病死去努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23:00
不,不行。悲喜心出來就可以。再來就該捨。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24:00
XDDD 好奇怪唷 不好意思 為什麼要捨??您該捨的是貪愛 不是捨慈悲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21 15:25:00
你千萬不要把女朋友當母親想喔,她會很生氣...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25:00
在街上遇到一女子,只是一剎那,別想太多。XDD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25:00
XDD 厚唷 BR大!!G大 這時候不是捨 這時候在慈悲心中看自心本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26:00
畢竟真實生活上不會有任何交集,無須想太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27:00
恩...所以這應該主要是您見解上末學覺得比較難理解的部分因為您很堅持[無須想太多]這跟生活有沒有交集無關啊...主要這不是要您去干涉她的生活 而是讓您生出一定要圓滿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28:00
好了,先這樣,該去懺悔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28:00
開展佛陀功德的力量 .好吧~ 看因緣了 謝謝討論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7:07:00
菩薩遇到任何一位有情,都會生起為了能夠圓滿地利益對方讓對方獲得究竟的安立,所以自己必須圓滿成佛的菩提心。當一位有情碰到任何一位其他的有情都能任運生起如此心量的時候,這位有情就稱為發起真實菩提心的菩薩了。所以為了利益對方所以自己要成就無上菩提(成佛)的菩提心,是以希望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為基礎(慈是予樂、悲是拔苦)而對於任何一位有情要生起願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又要以平等捨作為基礎,否則所謂利他的慈悲心就會有偏墮黨類雜染,真正的慈悲心是不偏墮於一方的黨類,不是於一類的有情生起慈悲心,於另一類的有情不生起慈悲心,那就有貪瞋的雜染又希望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也不是只看他這一世獲得安樂是看到他生生世世乃至究竟的安樂,為了對方究竟的離苦得樂不忍對方陷於輪迴的苦海,在這樣的大悲心下我要怎麼幫助他,所以我要完善自己成就菩提(成佛)才能圓滿究竟利益對方,所以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成就菩提)的菩提心,菩薩遇到任何一位有情都能生起為利對方希求無上菩提的菩提心的心力,菩薩能夠任運生起這樣的菩提心,一開始是不容易生起這樣心量的,所以前面FH大說到古來佛教中對生起菩提心的修習方式,從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大悲、增上意樂等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修習,到最後能無誤的對任一有情生起菩提心。《華嚴經》:「為欲究竟功德智慧,起大悲心大饒益心,欲令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一切種智(成佛),…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不為自身求無上道(菩薩發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就佛果菩提的無上道,不是只為自己解脫才求無上道)。」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21 13:19:00
海濤是把真的當成假的,你這招是把假的當真的,人才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4:23:00
物我皆如嘛!先前F兄提到這會生起貪愛,其實是不會,畢竟內心還是知道不是。只是如此觀照而已。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09:00
還是貼心要法門的文字上來就好: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0:00
真妄物我,舉一全收;心佛眾生,炳然齊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10:00
心要法門本身 必須包含菩提心 不包含的話 根本不是本心哀...心要法門背後是玩壞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1:00
迷則人隨於法,法法萬差而人不同。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11:00
當你真的識本心 應該是對於[不是本心的我父母]更加強烈悲憫和渴望想救他們 而不是講講文字 念念經文 然後無感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15:12:00
悟則法隨於人,人人一致而融萬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5:13:00
不好意思 您先生起菩提心 再談心要法門吧 ...目前您說的 不是心要.. 因為形象不符...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7:01:00
舉個例子好了,就像是原本大家都是盲人,有一天你終於發現造成眼盲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戴了有色眼鏡,因緣的不同,而有深淺不同。拿下之後才發現自己本來就沒病,這世界一直都沒改變過。雖然發現了,卻也沒真正得到、證得什麼,因為本應如此。過去因看不到而跌跌撞撞,現在看得清楚了,自然不必要的煩惱就沒了。有些之前因為盲而產生的習慣,現在雖然知道是幻,但還是習慣性這麼做。有些人不想改,就一直保持下去。有些人覺得這習慣也是病,就慢慢調整。有些人則是將這當作只是“行為”,做或不做都沒影響,只因緣來決定要不要示現這個“行為”。有些人覺得勸別人摘下眼鏡太麻煩,一堆人還敝帚自珍,跟你鬼扯,後來乾脆不勸了,也懶得跟這群盲人交流了。有些人覺得這些都是我的親朋好友啊,不捨看他們繼續跌跌撞撞,就繼續宣講。有些人覺得這些盲人本就不盲,只是在暫時的生命歷程上還在玩,不捨得拿下來,等他們玩夠了,因緣到了,自然會拿下。拿下眼鏡的人,自然可以從他人的言行舉止中去觀察到,這些人到底盲不盲、盲的程度,又或是在裝盲。裝不盲的人終有其盲點,就算騙得了其他人,你騙得了自己嗎?無論如何,在生命的本質上知道都是平等的,隨順世間法,有親疏、因緣關係,卻不作分別想。就算再親,不是你有緣當度的人,你也幫不了忙,真正能幫到忙的只有他自己。不然你看善星比丘,就算是釋迦牟尼的大兒子那又如何?還不是墮入地獄道?都是自己的選擇。但他本不盲,只是暫時還在玩而已。就像小時候父母的教誨我們都聽不進去,直到出社會打滾了幾十年、為人父母後,才能理解幾十年前的教誨,方知父母恩。繞了這一圈的歷程,都是自己選的,有些人非得走一遭才能理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17:09:00
如果您是真知道自己本來不盲 拿下眼鏡就可以 那就請做如果您只是口頭或知見上知道 卻拿不下眼鏡 只是個嘴上會講心性法的盲人 ... 那真的不用如此假裝自己利根藏傳系統從來沒有把漸修和頓悟分開的狀況,這裡卻有一堆覺得自己修頓悟法很高大上 卻無法從低處起手的人...難以理解漢傳古早的[頓漸之爭] 這麼落伍的東西 現在竟然還存在...不可思議說到底 我見過幾位真正證悟心性的善知識 沒有哪一個是會對有情無感 不是滿腔熱忱者 ... 每個都很忍受不了的...菩提心及本心啊...阿彌陀佛提供藏傳的角度 藏傳修心性法、頓悟法的教授 都是必須要搭配漸修的方式 兩邊不缺少任何一邊 相互配合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快速 因為單修任一邊 都慢也確實由這方式出了眾多成就者如板上最近這種[頓漸分開]的風氣 末學真是第一次見識到雖然如此堅持[只單修頓悟] 卻也未曾見到一個成就者啊...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7:36:00
噗,奇怪咧,我哪時候批評頓漸了我是覺得法沒有貴賤,都是平等的啦。同樣一個法,是頓或是漸是取決於人根基的不同。就像都是撥雲見日,有些人一撥直超如來地,有些人就要慢慢撥。又或是在這歷程上發現自己有不同的病,就吃不同的法藥對治。頭痛吃頭痛的藥,腳痛吃腳痛的藥,頭藥跟腳藥都是平等的。只要能治眾生的病,都是好的啊。甚至覺得大家根基本來都一樣(本來都沒病),會造成不同都是自己的選擇(因緣而有種種病)。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7:39:00
如果已經成佛,佛果是已斷除煩惱障、所知障才稱為成佛。成佛的話(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佛的不共功德有一切種智、十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7:41:00
我昨天不是還在別篇引用這段,《楞嚴經》:「理屬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1 17:42:00
號、三明六通等漏盡通,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已經是佛了,可以看自己是否已經符合十號的功德內涵,是否已經有一切種智、三明六通等佛才有的功德能力,否則就違犯了五戒的妄語戒《大般若經》:「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覺。」《金光明最勝王經》:「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換言之若未盡除煩惱障、所知障,不名佛、如來、正等覺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8:04:00
覺得吧,就像演狗演久了,就以為自己是狗了。發現自己原來是人不是狗後,但還是習慣用狗的方式說話、生活。雖然是人,具備學會蓋大樓、寫程式的能力,但只是具備這個因。還得學會、實踐才有用,不然只是具備這個因,卻沒有果一樣。如果繼續用狗的方式做事,當然一輩子蓋不出大樓、寫不出程式碼。五祖不是說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識本心,還是得要學法。識本心,學法才有益啊!不然狗學蓋大樓有個屁用,又蓋不出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18:17:00
你們覺得自己頓悟的人 拜託看到別人講漸修細節不要假設對方沒有開悟好不好 客氣一點 隨喜讚嘆說法好嗎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18:20:00
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真的很耐人尋味,很有意思。惠能說自己是來學“作佛”的喔!當惠能到了黃梅的時候,五祖大師正在聚眾開示佛法。見了惠能,五祖問:「你來這裡,所求何事?」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人,遠來禮拜大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弘忍一聽,因為惠能來自嶺南,所以說道:「南方獦獠身怎可作佛?」惠能回答:「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雖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看看惠能,知道此人來路不凡,還想和他多談些話,但又見徒眾都隨侍在左右,於是命令他先隨眾作務。惠能問道:「和尚!弟子自心常現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不知和尚教我作些什麼事務?」五祖說:「你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說,到槽廠去!」從此惠能就在黃梅住了下來,並在磨坊裡舂米、推磨,以此作為修行。就是在磨惠能的習氣啦!同意c88兄的說法,自己是習慣隨順拉。對方說漸,就跟著說漸。對方說頓,就跟著說頓。因應對象提到的東西,以此為基礎來交流。不然一直自說自話,是想蓋過對方、證明自己高嗎?這不剛好就是有我慢的展現XD覺得Ger兄不錯的地方就是都很直球在面對自己,所以大家才很樂意跟他分享吧,這點很值得讚賞。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殺手)   2022-04-21 21:50:00
隨喜g兄所述,對眾生是應機而說,六祖壇經有講,我們不能吝法,要跟眾生分享這種開悟見性的頓教法門,但也有備註,若遇到不信者、無善根者,不可傳此頓教法門,怕他會毀謗正法,百千劫斷佛種性。所以平時可以試著分享,若他人不信就算了,不用試圖說服他,有緣者自然就會相信。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21 22:17:00
D兄說的是,感謝指教。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27:00
哀 說實話 你頓悟也不過是很粗淺的一件事...還必須"悟後起修" 漸漸增進 直到證悟證悟 也尚未成佛 從頓悟道成佛之間 你還是漸修之路所以 強調漸修 不是否定頓悟 如果您只堅持頓悟 卻忘記後面悟後起修的部分 全都在漸修 說實話...您把頓悟想的
作者: logman (圓木人)   2022-04-21 22:29:00
C大貌似有透露玄機喔X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29:00
太美好了 那只是上路的開頭罷了...就像國小學生把國小畢業當作自己長大了 但是 那也只是個開頭罷了 連[證悟]都尚未達到... 還是要勤勤懇懇漸修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2:38:00
不不 我沒有在暗示什麼啦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39:00
文中提到的,透過「練習」來培養。算是漸還是頓?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40:00
那要看您怎麼練了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4-21 22:40:00
像F大這段說的 禪宗後世各宗都有在整理自己一套 漸修的位階 理上是講頓悟 絕待圓融 但是行持上 每天打坐8的小時 還有什麼 十牛圖 三關 跟華嚴宗結合的判的會更精確 用天台圓教判也是 明心見性最多到圓教初信連了生死都做不到 還要去下多少功夫去掉多少習氣到圓教七信位才能了生死 傳心法要最後一段看一下要人在境界上面都透的過去 交代要努力努力千萬人中只得三個五個 不然都要受餘央 這下很大的功夫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52:00
是阿.. 悟後起修才是真修行的開始啊... 那依然是條"漸修"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52:00
目前主要的功課還是每天拜懺。反省有沒有犯貪嗔痴這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54:00
幾天前在隔壁版不是提了,今之念佛人,還得學神秀嗎?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55:00
是阿 因為就算是慧能大師 尚為成佛之前 一樣繼續修慧能大師也沒有頓悟完就停了..G大 您的努力很隨喜 拜懺和反省三業的部分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56:00
OK,那現在應該是教理的爭議了。F兄是認為文中提及的方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56:00
之後的路您可以觀察 以禪宗的傳承 要求先頓悟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2:57:00
式,無法培養慈悲心嗎?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2:57:00
您的方式對了一部分 不是不能的 但是會在做了之後發現會有一些小漏洞 那些小漏洞會讓您在某些對象情況中無法生出平等的慈悲心 若如此 菩提心就不會出生您現在應該是處於思維有感受 能動心、轉心的階段這樣是很好的 您或許可以嘗試 在關修的時候把慈悲心擴到一切有情 把六道眾生全都想一遍 不漏任何一個這樣 您下座的時候 觀察對道所有小動物 所有聽到看到的人事物 是否感受會有直接的改變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02:00
恩,事實上,這些是有在做的,只是沒說。總不可能自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03:00
感受明確有了之後 如果您想修心要法門 這時觀自心體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03:00
每天想什麼做什麼一堆流水帳通通寫上來公佈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05:00
主要是BRI兄提到把假的當成真的,突然覺的「心要」裡有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06:00
望徹底開展自心佛性圓滿無礙的功德 然後再看自心體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07:00
提到這段。寫上來後,又若有所悟就是。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09:00
了解 :) 一起加油吧 上面只是些建議 您可再想想喔~ 補充一點您在推文中提到的[內心知道不是] 這部分 可能會讓自己真的生不起來 XD 心裡深處某一點一定會卡卡的這部分比較建議用"教理"破除他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14:00
這裡有點意見,內心知道不是,所以不起貪愛,但慈悲念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14:00
[當成自己的父母,但內心知道不是] 和 [真是自己父母]在慈悲心的力量程度上會有滿大的差異的貪愛的話 可以用"平等捨"破除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15:00
還是有的。另外就是,先前提的,將一些白髮蒼蒼的老者當子女想,慈悲念真的很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16:00
會有 不過 您可以試著就當作[真的是] 感受一下差異大概 200匹馬力 VS 5000000匹馬力 的差異吧 XD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18:00
今天的情況,在街上遇一女子,先將她當母想,後,將自己母親的影子合到她身上,產生的是「悲喜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20:00
恩恩 接著應該會想 我想給她100分的快樂但是她會老 會病 會死.. 這都可以解決 我要不要做??要不要為解決他的老病死去努力??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23:00
不,不行。悲喜心出來就可以。再來就該捨。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24:00
XDDD 好奇怪唷 不好意思 為什麼要捨??您該捨的是貪愛 不是捨慈悲心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21 23:25:00
你千萬不要把女朋友當母親想喔,她會很生氣...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25:00
在街上遇到一女子,只是一剎那,別想太多。XDDD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25:00
XDD 厚唷 BR大!!G大 這時候不是捨 這時候在慈悲心中看自心本性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26:00
畢竟真實生活上不會有任何交集,無須想太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27:00
恩...所以這應該主要是您見解上末學覺得比較難理解的部分因為您很堅持[無須想太多]這跟生活有沒有交集無關啊...主要這不是要您去干涉她的生活 而是讓您生出一定要圓滿
作者: GeraldLiu (wolver)   2022-04-21 23:28:00
好了,先這樣,該去懺悔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21 23:28:00
開展佛陀功德的力量 .好吧~ 看因緣了 謝謝討論
作者: ykkdc (ykk)   2022-04-22 01:07:00
菩薩遇到任何一位有情,都會生起為了能夠圓滿地利益對方讓對方獲得究竟的安立,所以自己必須圓滿成佛的菩提心。當一位有情碰到任何一位其他的有情都能任運生起如此心量的時候,這位有情就稱為發起真實菩提心的菩薩了。所以為了利益對方所以自己要成就無上菩提(成佛)的菩提心,是以希望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為基礎(慈是予樂、悲是拔苦)而對於任何一位有情要生起願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又要以平等捨作為基礎,否則所謂利他的慈悲心就會有偏墮黨類雜染,真正的慈悲心是不偏墮於一方的黨類,不是於一類的有情生起慈悲心,於另一類的有情不生起慈悲心,那就有貪瞋的雜染又希望對方離苦得樂的慈悲心,也不是只看他這一世獲得安樂是看到他生生世世乃至究竟的安樂,為了對方究竟的離苦得樂不忍對方陷於輪迴的苦海,在這樣的大悲心下我要怎麼幫助他,所以我要完善自己成就菩提(成佛)才能圓滿究竟利益對方,所以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成就菩提)的菩提心,菩薩遇到任何一位有情都能生起為利對方希求無上菩提的菩提心的心力,菩薩能夠任運生起這樣的菩提心,一開始是不容易生起這樣心量的,所以前面FH大說到古來佛教中對生起菩提心的修習方式,從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大悲、增上意樂等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修習,到最後能無誤的對任一有情生起菩提心。《華嚴經》:「為欲究竟功德智慧,起大悲心大饒益心,欲令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一切種智(成佛),…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不為自身求無上道(菩薩發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就佛果菩提的無上道,不是只為自己解脫才求無上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