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試証見道初地未脫離輪迴

作者: canilogin (天氣預報)   2022-04-17 18:20:21
節錄 如實知見 Knowing and Seeing 止觀禪修的指導與問答(第三版)
緬甸帕奧禪師講於台灣 by Venerable Pa-Auk Sayadaw 弟子合譯
問 6-8:當普通弟子(pakati-savaka)修行止觀達到緣攝受智、生滅隨觀智或行捨智之
後,死後他將不會墮入四惡道(apaya)。即使由於放逸而退失他的止觀,曾經修行止觀
的業力仍然存在。《聞隨行經 Sotanugata Sutta》也說他將快速地證悟涅槃。那麼,為
什麼禪師在六月二日回答問題的開示中說,菩薩從佛接受授記之後(即使他曾修行達到行
捨智),仍然會墮入畜生道呢?在那一部經中提到這樣的內容?
答 6-8:這是因為菩薩道與普通弟子之道不同的緣故。你可以在《佛種姓經 Buddhavamsa
》與《行藏 Cariyapitaka》裡找到有關資料。這兩種情況怎樣不同呢?雖然菩薩已經從佛
得到授記,但是證得一切知智的波羅蜜還未成熟,他必須培育波羅蜜直到成熟。例如:釋
迦牟尼菩薩得到燃燈佛授記之後,還必須以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培育波羅蜜,直到
成熟為止。從得到授記到最後一生之間的時期,菩薩有時因為過去所造的惡業而投生於惡
道。那時,他還不能滅除那些惡業的業力,所以當業力成熟之時,無可避免地,他必須遭
受果報,這是不變的法則。但是,對於已經達到緣攝受智、生滅隨觀智或行捨智的普通弟
子而言,他們證悟道智與果智的波羅蜜已經成熟,因此他們能在接著的未來生中證悟道果
、徹見涅槃,這也是不變的法則。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4-17 18:48:00
在天台架構下 這是純粹聲聞菩薩說法 而聲聞菩薩是沒有五十二位階
作者: canilogin (天氣預報)   2022-04-18 00:36:00
文中菩薩,是指釋迦牟尼菩薩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4-18 06:05:00
這就是聲聞世界所看到的菩薩 沒有錯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18 06:51:00
不同意菩薩是受業報到三惡道去。因為1。業力又稱異熟,異熟有三義,變異而熟,所以業力是一直在變化,而菩薩的惡業在無量的菩薩道中各種善法的薰習,如何會有機會成熟,得到三惡道去。2。經上說只是正見增上,就百千生不墮三道。所以合理的解釋是菩薩是自願去三惡道。不只南傳,在般若經淨名經早期的大乘經也都認為,菩薩在成佛之前,是連初果都沒有證的凡夫。這樣的菩薩道,跟後來的大乘是很不一樣。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08:59:00
請問樓上S大 可以請提供般若經相關原文嗎?另外 帕奧禪師這段我有疑問,說普通弟子已達行捨智者,不墮惡道的理由是因為[ 曾經修行止觀的業力仍然在]那相同已達行捨智的菩薩,為何就沒有[曾經修習止觀的業力仍然在] ?? 沒有理由只因為菩薩尚未圓滿成佛的波羅蜜,[曾經修習止觀的業力]就會不見吧?菩薩修習成佛波羅蜜,並沒有妨礙到他[曾經修習止觀的業力]阿怎麼突然之間就變成[他還不能滅除那些惡業的業力]???如果打了比方: 國小畢業生可以不再去國小 因為他已經修完國小課程,但是有一類國小畢業生還不能畢業,因為他正在攻讀國中課程,就算他已經修完國小課程,也不能畢業..?????這是什麼矛盾邏輯? 不好意思 在理由的部分不能理解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18 09:08:00
釋迦牟尼佛成佛後,在成佛之路上走過的歧路,自然不會希望讓後人再走一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09:34:00
主要差異在於,南傳沒有[證空性之後搭配菩提心可以轉變苦諦身,成為意生身]的見解,就會認為只有[輪迴]和[涅槃]兩種,證空性者只能夠進入涅槃,沒其他選擇,所以才會認為菩薩都只能是凡夫,但是,這是不合理的,如果涅槃是被動的、是不得不選擇的,沒有能夠自在於[不入輪迴、不趣涅槃]的大自在的話,那代表尚未圓滿,因佛是圓滿自在的,亦為意味著存在[證悟空性但不用趣入涅槃的狀態],既然存在這種狀況,沒有理由認為菩薩不能再成佛前先證悟空性,既然菩薩可以在成佛前證悟空性,那沒有理由證空性者還在輪迴裡、甚至跑到惡道裡,這是不合理的。更何況,普通行捨智的弟子都可以因為[ 曾經修行止觀的業力仍然在]這個理由,就不入惡道,沒有道理同證行捨智的菩薩[ 曾經修行止觀的業力] 會消失。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18 10:19:00
淨名經,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能證,證就斷我見,最多七生後,煩惱永盡永遠不能再修行.所以般若經說,菩薩自生須陀洹果證智,亦不證實際.這叫忍而不證,忍是智慧的別名,有須陀含的智,但不證而斷煩惱.
作者: FHShih (hou)   2022-04-18 11:08:00
不太對,證實際=證涅槃,並不是指證悟空性,不證實際,是指菩薩不入涅槃,但是菩薩依然可以證空性,因此,不能說[般若經等早期經典認為菩薩都是凡夫位]主要因素,是認為證涅槃即入滅盡定中,違背菩薩利益有情願當成佛之誓言。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4-18 13:43:00
證空性是法住智是慧解脫者,證實際是定慧俱解脫.但這裏沒講這麼高,是初果,但一樣是證法性,才能斷我見.重一次經意是,菩薩不能斷煩惱,只能忍而不證,般若經說今是學時,非是證時.
作者: ykkdc (ykk)   2022-04-18 16:29:00
聖者菩薩證空性不入滅盡定的涅槃,是因為有利他的有大悲心因為利他的大悲心而不求一己的寂滅解脫,因大悲心雖證空性斷煩惱而不入涅槃,就是常說的菩薩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智不住三有(輪迴)的智就是空性慧,因為證空慧相違無明的三有輪迴,悲不住涅槃的大悲心,因為大悲不只求一己的寂滅。菩薩由利他的大悲引發為利有情願成就無上菩提佛果的菩提心菩薩以緣起空正見的智慧品與大悲菩提心的福德品而修佛道,也就是一般說的福慧雙修(或稱悲智雙運)而走成佛的菩提道。(相對而言二乘行者缺少利他成佛的大悲菩提心未走成佛之道,因此趣向一己寂滅解脫的滅盡定涅槃,因為二乘行者的證空慧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22-04-18 16:49:00
板主提醒,這篇轉錄完全沒心得
作者: ykkdc (ykk)   2022-04-18 16:50:00
沒有大悲菩提心攝持,沒有悲不住涅槃,證空未證意生身。)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2-04-19 00:33:00
我自己的心得是「菩薩不現入滅盡定」的意思是,菩薩不會在他往後於生的日子裡,整天入滅盡定。先講滅盡定不知道是誰一直扯說怕進去太久,一進去就很多年,根本不是這樣,滅盡定是一種極高層次的止息,比方說你一整天很昏亂,需要睡前打坐一小時才能入睡,還需要睡八小時才能讓心識恢復平靜。而滅盡定有一種高度、深度的淨化,你可能短短進入3分鐘,醒來後就整個心識全部平靜你一整天念念相續的那種昏亂,好像上輩子的事情一樣所以每一次滅盡定一出來,可能只有幾分鐘,卻像斷了一輩子的輪迴,因為太爽了,所以正常人到達這個層次他就會整天想要安住在這個定境中,然後呢如果你外務太忙你忙了一整天,回來要入滅盡定的路徑就比較長,你可能要緣著欲界、色界、或無色界這樣慢慢的進入滅盡定,這時候你就會覺得很討厭,很討厭工作家人男女朋友賺錢看政論節目,這些訊息每天堆積會造成你進滅盡定的困難你就會想要捨離世俗,類出家,找一個很清淨的地方讓你的外境很清淨,很類似滅盡定,這樣你就可以常常很快的進去滅盡定。 滅盡定理論上應該是心性的終極實相,就是佛經中說的「畢竟空」,在這個定境中什麼虛空法界佛菩薩根本不存在,既然都不存在了,你就不會再去想什麼眾生的問題,因為根本沒有眾生啊久而久之你肉體的第六意識就會被滅盡定中那種「本來無一物」的高度清淨狀態洗得很乾淨,你就真的與世隔絕其實蠻厲害的,比方說有人罵你三字經,或者罵你媽三字經,或者踢你兒子一腳,你都不會生氣,你的第六意識當下的反射就是「一切法如幻」,根本沒有起伏,所以有些很喜歡去修什麼心跟情緒不會起伏的,他過去世可能就是一直在緣滅盡定,緣到他這世下意識就會對外境不去相應這種人你實際跟他相處很無聊,他家人朋友跟他相處應該也很無奈,不快樂。所以萬行才說菩薩就是因為人情味太濃了,所以才叫菩薩XDDDD。 再來說回來菩薩道他就是像維摩結說的「在欲而行禪」,他就是對他的家人還有牽掛甚至對眾生還有牽掛,在這個情況下他就沒有條件去打造維持滅盡定的環境,他不會刻意在外境把這些人彈開他會盡可能的跟這些人共患難,一起面對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定境會轉化成一種「神變」因為滅盡定雖然是心性的終極體性,但是心性的作用跟相狀,是無窮無盡的,心性並不受到滅盡定的束縛他可以有無窮無盡的作用和形相,比方說意生身,就是一種「形變」,因為你證悟空性了,所以你的定境中,虛空的一部份(看你的證量),等同於你的身體這個其實南傳也不是沒講,整個清淨道論的後面都在講這個,只是南傳跟你說要修成這個的比例很低,這是事實啦所以我最近才發現,清淨道論的後面也全部在講的是成佛的路徑啊@@,但可能真的太難所以近代南傳就少主張這個然後無生法忍,我是不知道初地菩薩就有無生法忍了,如果初地就有了,那表示初地到十地只是必然性的問題,就像水已經丟進去煮了,煮熟的時間點很可能就不可測了說不定今天初地,明天就十地了無生法忍就是一個很有趣的「門檻」,一般人認為無生法忍指的就是安住、熟悉於「心性不生滅」的狀態,其實這個只是無生法忍「滅盡定」的部份,無生法忍就像一個旋轉門,你可以轉來轉去的,你一轉「無生」就可以「生」這個時候的「生」就是「作用」,就是心性的「形變」或「一身變為多身」。 所以你看無生法忍他上去叫寂滅忍就是滅盡定中的「心性終極實相」,但是這只是旋轉門的其中一面,另外一面他的「生」,就可以「生萬法」可以光明遍照虛空,可以化身千百億、可以虛彌納芥子…我們人體的腦袋結構,所謂的邏輯推理到這個層次以上其實不太管用了,因為邏輯通常是這樣,A在左邊B在右邊所以你到了這裡非A即B,你不是A就是B,A與B一定是衝突的但其實在心性中,A與B誰跟你說是衝突的? 就像無生法法中的「無生」與「生」,其實一點都沒有衝突,有衝突是我們那個充滿衝突的小腦袋瓜XDDDD我自己的觀察,菩薩不是不住在滅盡定,這有一個比例問題,可能菩薩10%的定境在滅盡定,其它90%在其它的境界阿羅漢也不是那麼死的,不一定100%都在緣著滅盡定或入滅盡定,他偶爾還是會進去其它的境界,這部份彈性很大所以要小心,不要因為偏重A或B就去歧視阿羅漢或菩薩不然你會失去很多機緣,本來你可以去跟他們的「法」相應的,結果你先預設立場就把人家彈開了,吃虧的是自己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2-04-19 09:24:00
住在裡面就真的他媽的很爽啊,出來多麻煩啊,一堆人還一堆毛。感覺菩薩是知道一切法如幻,但卻又悠遊自在、遊戲人間感覺更為貼切。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22-04-19 12:34:00
這明明就是論師說的 佛陀說故事 各派論師就自己解讀好比這篇 明明是論師說法 又不是經言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4-21 20:01:00
同樣一句話,不同人有可能有N種解讀方式。當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解讀才是原意。若要100%還原,就只能貼原文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