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

作者: WEINUO (行人)   2021-06-14 02:26:29
很久沒來了~剛好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
※ 引述《MartinJu (荒謬人生)》之銘言:
: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06/199.php
: 二、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 聖嚴法師
: 為什麼將「空」稱為「佛性」?在《中阿含經》裡,有一篇用象的足跡做為譬喻
: 的經文,叫做〈象跡喻經〉,其中說到︰「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
: 起。」到了《佛說大乘稻經》則說:「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
: 佛。」而《佛性論》說:「空是佛性。」《中觀論》也說:「眾因緣生法,我說
: 即是空。」將以上經論所說的整理之後,演化如下:
: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見空,即見佛。」
: 其中,「若見緣起,便見法」,所見的法是指緣起法,實際上等於是見到了佛。空是空性
: ,而空性是佛性,所謂「見空」,也是指見到佛。因此,我們說「見性」,見的是緣起法
: ,其本身是空。
: 禪宗的祖師沒有這麼說,因為恐怕引生誤解:「既然空了,那還有什麼好修行的?」實際
: 上,當我們強調佛性就是空性的時候,大家才會相信每個眾生都有佛性,因為誰沒有空性
: ?這在一切無情眾生中是「法性」,在有情眾生中則是「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有
: 見空性的可能性。
: 問題是,佛發現了緣起,發現了一切法、一切現象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成了佛,
: 而佛將這些真理告訴我們之後,大家都聽到了、聽懂了,也願意接受了,但是我們的煩惱
: 還是在,並沒有因此減少。
: 有很多學者專家研究佛教,專門研究佛性,或是某經、某論,他們可能懂得很多,但是煩
: 惱可能也還是很多。因為他們雖然研究得多、知道得多,但分別心也多了,執著也相對地增加,所以變得非常在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若是不贊同
: 他人的意見時,很可能就會將對方當成了敵人。
: ※ 引述《cartervun (carter)》之銘言:
: : 補充一下「緣起法」跟「空」的比較
: : 緣起法:
: : 一、歸納現象界的無常法則
: : 二、若生、若住、若異、若滅
: : 三、此有故彼有
: : 四、屬於有為法
: : 五、這是甚深法義
: : 六、此屬法住智
: : 七、有苦集滅道
: : 八、此為世俗諦
: : 空:
: : 一、是指宇宙本體
: : 二、不生、不住、不異、不滅
: : 三、涅盤寂靜
: : 四、屬於無為法
: : 五、這是甚深極甚深
: : 六、此屬涅盤智
: : 七、無苦集滅道
: : 八、此為第一義諦
: : 九、此為非緣起法
: : 另外空海法師他並非南傳法師
: : 他所傳的是原始佛法
: 對照原始佛教的四部阿含 中部28經 的經文
: 「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 能見法就有法眼淨
: 表示一定是初果以上的聖者
: 北傳:雜阿含287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65經
: 還說佛從十二緣起法證得苦集滅道
: 過去古佛都是觀緣起法成佛
: 空法根本連原始佛法都不是
: 附佛外道來的
空在大乘經典有太多種名相
都有不同的意義,
我不認識空海法師,不過他歸納的空
讓我想到一句“緣起性空”
緣起性空,網路上大多都能解釋性空的意思
簡單講的都是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有,離不開成住壞空
那單單把這邊的“性空”的“空”來說~
大智度論有比較詳細的解說,WIKI也能查到
此”空“屬緣起法嗎?
此”空“有苦集滅道嗎?
此”空:有生住異滅嗎?
不過這是大乘佛法衍生出的名相,有在研究大乘佛法的有興趣的可以想想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