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何建商比較不願意收老公寓都更

作者: sdhpipt   2021-03-31 12:49:09
※ 引述《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之銘言:
: 建商蓋房子幾種方式
: 1.買新土地直接蓋
: 2.收老公寓/大樓/透天等都更
: 但如果以200坪的基地來說,假設房屋單坪價是地價6折,5F公寓,一戶 30坪,土地100/p,房屋單坪價60/p
: 購買土地費用 200*100=20000
: 購買公寓費用 30*60*5*2=18000
這邊一開始設定就有問題了
200坪的基地 5樓公寓一般不會只蓋10戶
所以說你設定的
每戶房屋權狀30坪 土地權狀持份20坪
兩者比例是 1.5 : 1 這本身就有問題
舉出實例:
https://sale.591.com.tw/home/house/detail/2/9036456.html
這戶房屋權狀35.17坪
土地權狀10.28坪
房屋面積與土地持份面積比大約是 3.5 : 1
這間公寓沒有騎樓(遮雨棚是法定空地違建)
面對政府道路 沒有私設巷道算做法定空地的問題
算是31年前最沒偷吃步的蓋法
當年沒有容積率限制 只有建蔽率與限高
住三建蔽率70%左右 每多蓋一層減2%
加上免計入建蔽率的陽台等等 所以結果大約是3.5:1
又 關於你市價的假設
簡單說 台北市建地素地不太可能一坪才100萬
素地市價一坪100萬的地方 老公寓不太可能一坪有60萬
更不用說一樓的單價/頂樓的違建問題
共同持份的10間房屋都要收到很困難等等等等
或許你會說 只是假設一下云云
但是你是在算建商有沒有辦法賺到錢
那麼這個數字問題就是最重要的問題 不能隨便假設的
你做出這樣老公寓土地持份20坪的奇怪假設
只能說你根本就不太熟悉房屋土地權狀吧
回到原問題
依照上面的案例 房屋開價單價約55萬
持份地價去推算是 190萬
內湖住三建地這個價錢已經相當接近素地的市價了
所以說現在台北市老公寓的價格上漲
已經不太能用改建的土地重置價值去解釋
更多的是與同區域新成屋80~90萬的替代效果比較價值
大約十年前公寓價格低於持份土地價值的狀況慢慢不再了
作者: KrisNYC (Kris)   2021-03-31 12:51:00
本版10067 龍泉街10坪地四層之一樓開3800 屋主都很會算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1-03-31 12:52:00
還是有 只是要挑 住三比較難了住四 住三之一 甚至商二還是普遍公寓價低於地價
作者: sdhpipt   2021-03-31 12:52:00
所以說老公寓市價還是以替代效果解釋比較合理2010年信義區公寓單價也才差不多40萬 真的是低於持份土地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1-03-31 12:54:00
是 實際上還是空間價 地價很難讓買方買單(銀行也不認)變成高容積的公寓交易困難 賣方要賣地價 買房只吞建物價
作者: sdhpipt   2021-03-31 13:01:00
就看誰脫得久囉 所以為什麼現在包租代管這麼盛行屋主把最麻煩的事情外包出去 剩的就是慢慢等
作者: mark0204 (Mark)   2021-03-31 14:12:00
這篇有寫到重點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1-03-31 14:24:00
可是台北公寓多數也還沒過2014前高 其實六年前就沒了
作者: sdhpipt   2021-03-31 15:11:00
個人感覺台北市老公寓大部分都過前高了 尤其是普通住三的新成屋預售屋倒是還沒有過前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