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現代中國-東南亞的人群(基因)來源

作者: a46911a149 (a149)   2023-02-12 16:59:00
本文主要以基因分析與考古遺址的角度
探討現代中國與東南亞的人群來源,
文章的內容
主要引用自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t3628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Chines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853391/full
The Genomic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36-2
這三篇學術論文的內容,外加透過一些其他的背景知識分析
這三篇論文中
第一篇為丹麥的學者主導的跨國研究論文
另外兩篇為廈門大學的學者與西方學者跨國研究的論文
1. 前言
分子人類學(英語:Molecular Anthropology)是一門新興學科
透過基因分析,研究人群的起源與遷徙路徑
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過去只靠 體質人類學 考古遺址 與 語言學 推斷人群來源的不足
能讓我們對人群來源的歷史有更深入的認知
因為這門學科興起的年代較晚
很多重要的研究結果,都是比較晚近才提出(例如近二十年)
所以找這個領域的論文,最好找年代較新的論文
部分老論文的內容,已經相對過時,甚至被更新的論文推翻
2. 概論
https://i.imgur.com/FrYzBgR.jpg
如我先前寫過的文章所述,智人自七萬年前,走出非洲,
變成非洲以外的現代人的主體祖先來源
七萬年這個年代,是透過基因分析,研究y染色體與粒線體共祖的年代計算出的
所有非洲以外的人類,都屬於七萬年共祖CT(M168)的父系後代
但我前文的敘述有不準確的地方
CT(M168)成型的地點應該在非洲,所以這個支系的後代,在非洲人中同樣大量分布
(非洲黑人主流的y染色體為E,混合少部分的A與B)
在走出非洲以後,才分化出來的Y染色體是CF(C 與 F-M89的祖先)
而歐亞大陸人的 D 與 E 可能來自另外幾位走出非洲的智人
如我前文所述,走出非洲以後,來到東亞的有幾波人
較早進入亞洲的為老亞洲人 (Y染色體 C D )
較晚進入亞洲的為新亞洲人 (Y染色體為 N O )
但新老亞洲的概念,可能是相對過時的概念
因為以前,有些人可能以為,新亞洲人來到亞洲時,就已經是東亞人長相
之後在亞洲替換掉了長得像原始黑人的老亞洲人
但這個論點應該是不準確的
現代一些學術研究中,發現令東亞人與白人膚色變淺的基因中,
有很多是屬於不同的基因,故而推測東亞人與歐洲中東人,膚色變淺,
是智人走出非洲,西歐亞人群與東歐亞人群分離後,獨立演化出來的
例如下面這篇論文,便是一篇探討西歐亞人與東亞人淺色基因的論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71666/
所以比較可能的狀況是,新亞洲人進入東亞,與老亞洲人混合後,
在之後的數萬年中,才漸漸演化成現代東亞人,包含較淺的膚色與現代東亞人的長相
https://i.imgur.com/SPmnBh2.png
如上圖(此圖來自上述的一篇論文)
智人走出非洲後,首先分成西歐亞人與東歐亞人
西歐亞人是歐洲人與中東人的祖先
東歐亞人(為新亞洲與老亞洲人的混合) 是東亞-東南亞人與大洋洲人群的祖先
在新亞洲與老亞洲混合後,東歐亞人,又繼續分化成 東亞人 與 大洋洲人群 兩支
東亞人就是黃種人(含現代東南亞人的主體基因)
大洋洲人群,即和平文化人群,被某些人俗稱為東南亞矮黑人,膚色類似非洲人
(代表人物: 尼格利陀人(Negrito), 澳大利亞土著,安達曼人(Andaman_HG)等)
在距今一萬年以前,
東南亞的土著是大洋洲人群,
而中國與北亞的土著則逐漸演化成黃種人
在距今大約一萬年前,東亞人又漸漸分化成兩支
一支為 北東亞人(即古中國北方人群)
一支為 南東亞人(即古中國南方人群)
其中,
北東亞人是日韓人的主體祖先,
南東亞人是東南亞人的主體祖先
北東亞人,含古北亞人與古黃河栗作農夫
南東亞人,被推測起源於長江流域,為古長江稻作農夫的後裔
在距今6000~一萬年前,又分化成數支
一支為 古南亞語人群 (中南半島新石器人群)
一支為 古南島語人群
一支為 古苗瑤語人群
一支為 古侗台語人群
由於長江稻作農夫,與黃河栗作農夫一樣,是東亞最早掌握原始農業技術的人群
比起狩獵採集,農業能生產更多糧食,更容易大量增殖人口
所以普遍認為,掌握農業技術的人群,
更容易在人口基因上,對原始的狩獵採集人群產生替換
(這是在世界各地的史前時代都經常存在的現象)
所以大約在距今3000~10000年前,長江稻作人群開始大量向東南亞擴散,
在東南亞,替換掉了土著和平文化人群(大洋洲人群),但也吸收了部分土著的基因
逐漸形成現代東南亞人
關於稻作起源於長江流域,目前是爭議不大的論點,因為有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
與 稻米品種的演化路徑(基因) 作為參照的對象。
所以普遍認為,稻作起源於長江流域,之後才在石器時代傳入東南亞。
(在我上面引用的論文中,就有用稻作的傳播路線,來推斷人群的遷徙路徑)
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英語維基百科 農業史 這個條目 引用的論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agriculture
而黃河流域,最早馴化的農作物是栗(小米)
栗(小米)一直到歷史時代,都是中國北方的主糧,
一直到秦漢以後,發源於中東,從西域傳入的小麥,才替代了栗(小米),
成為中國北方的主流農作物與糧食
儘管如此,由於史前時代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文化交流
黃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也會種稻 (有出土考古遺址)
而長江流域人群可能也會種小米
(例如台灣原住民就會種小米,應該是源於石器時代
黃河流域人群與長江流域人群技術交流的結果)
此外,春秋戰國時期,偏南方的楚國吳國等國,也廣泛種植稻米
而膚色也支持,東南亞人的基因早期源於長江流域這個說法
因為人類演化出淺膚色,並非巧合,
一般認為有足夠強大的外在因素,逼迫人類演化成淺膚色
一種流行的理論是,在高緯度的地區,因為缺乏陽光照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
所以淺膚色有利於人吸收更大量的維生素D,增加生存機率
以致在較高緯度地區的人群傾向演化出淺膚色
英語維基百科與中文維基中都提到了這個理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ght_skin
由於東南亞人生活在熱帶地區,膚色明顯淺於非洲人
故東南亞人的基因,應發源於緯度更高的長江流域或長江以北
3. 第一篇論文的常染色體分析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這篇丹麥學者論文的常染色體分析
https://i.imgur.com/uYGMhHy.png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
東南亞七千多年前的和平文化遺址(Group1),與3000~4000年的新石器遺址(Group2),
基因構成上,有天翻地覆的差異
新石器遺址,多了大量亮綠色成分
這種亮綠色成分,在現代的東南亞人中,不論是中南半島 還是海島東南亞人中
都有廣泛的分布,且在現代南亞語系邊緣人群中,含有的量特別高
故而推測,這種亮綠色成分,是古南亞語人群攜帶的基因,
他們也是第一波南下,進入東南亞的長江稻作人群
在東南亞分布廣泛,成為了現代東南亞人基因的主流來源之一
由於這種成分,分離出來的年代較早,此圖的基因分析中,南方漢人就沒有這種成分
第二波與第三波南下東南亞的長江稻作人群
分別為古南島語人群,與古侗台語(壯傣語)人群
此圖可以看出,粉紅色的成分,代表古南島的成分,
而桃紅色的成分,代表古苗瑤的成分
侗台(壯傣)語人群,則是粉紅色與桃紅色成分的混合
而這種粉紅色類型與桃紅色類型的基因,在漢人中也有分布
南方漢人這種成分較高,北方漢人較低
但實際上,粉紅色的成分,其實可以看成,中國南方沿海的土著成分
而桃紅色的成分,可以看成中國南方內陸的土著成分
原始南島與原始苗瑤,分別是南方沿海土著與內陸土著的一個分支
而深綠色與淡綠色,則是北東亞/古北方人群的成分
深綠色可以看成古黃河中上游成分,也是原始漢藏語人群的成分,
因為深綠色在東南亞也有分布,應該是藏緬語人群帶下去的
而淡綠色可以看成古北亞/東北亞成分
可以看出日韓人的基因,主體是淡綠色成分,輔以深綠色成分
此圖可以看出,現代越南人與泰國人,
主要是 侗台語成分(桃紅色為主,粉紅色為輔)與南亞語成分(亮綠色)的混合
印尼人,主要是 南島語成分(粉紅色)與南亞語成分的混合(亮綠色)的混合
菲律賓人,主要是南島與成分(粉紅色),輔以少量的亮綠色與桃紅色
下篇待續...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3-02-12 18:28:00
小米是粟,不是栗。
作者: a46911a149 (a149)   2023-02-12 18:33:00
打錯了..
作者: williammei (梅)   2023-02-12 22:33:00
有點好奇下篇想談的是什麼?感覺這篇的情報蠻像基礎知識的,像是馬來相關的南島民族有南亞民族的混血這些的
作者: purue (purue)   2023-02-13 01:26:00
矮黑人被南島滅絕 原來從對岸就開始了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23-02-13 18:2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