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策論是否比八股文更具篩選性質 ?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2-07-29 12:47:53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哀並不是科舉的功能,而是八股文的功能...
: 事實上科舉如之前始料所舉也可以只局限於策論,並不需要出現首重八股
: 在過去科舉的時代只要你八股考得好,策論再差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至於你說控制思想這點我笑了,你這個論點和現在否定國編本的論點一樣
: 但問題是國父那票也是八股出來的,反國編本也是念國編本出來的,他們
: 怎麼沒被控制思想呢?
思想控制本來就是大多數人, 不可能做到所有人
更何況像孫文是13歲留洋, 他哪裡算八股出身?
: 原本我以為我寫完你應該就知道真正的原因沒想到(嘆氣....
: 重八股考八股的原因在於,他就只考那些
: 根據紀錄我小學到高中畢業前在學校圖書館借閱約三千本,以這個標準丟
: 到古代基本無人能敵,為何?古代的書太貴了,印刷工藝很糟糕,如果以
: 現在的標準三國演義原本是24卷,所以我看三千本大概可以算七萬兩千卷
: 已經足以讓當時的寒門集體自盡了
看甚麼朝代吧, 72000卷在唐代要6000年收入, 清代只要30年左右
而且清代的二手書鋪已經興起了
: 所以考策論的重點在這邊,他需要熟讀很多資料接觸很多資訊,這是寒門根本
: 無法具備的資源,而且這些資料還要從古至今除了士族大戶根本做不到
: 因此考策論會因為家庭因素導致寒門與士族之間的差距無限拉大,只考八股
: 由於書籍已定考很久了,所以會無限縮小兩者間的差異
我只能說這篇完全是在胡說八道
有科舉的幾個主要朝代, 唐代書是最貴的, 宋次之, 明清是最便宜的
唐代雕本尚不流行, 手抄本相當昂貴, 雕本每卷大約400文, 抄本大約1000文
大約是當時普通人十天到一個月的收入
宋代, 雕版印刷技術已經普及, 書價相對便宜, 每卷價格大約100文
大約是當時普通人三天的收入
明代印刷大流行, 書籍大量生產, 當時一冊書大概是三到四卷的量, 50-100文
到清代, 書籍流通更多, 清初一冊大概剩下60文, 到清末一冊剩下20文
普通人一個月收入大概可以買30本書
可是考科來講, 唐代考科考題是最多最雜的, 宋次之, 明清相對單純
從這邊看就知道, 唐代雜科取士, 到明清考八股文
跟書太貴所以讓考生減少讀書負擔是沒什麼關係的
主要還是政府希望考生看甚麼書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2-07-29 23:16:00
看你們的文章 學習的東西真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