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8-10-13 22:18:03仁宗景祐 (1034-38) 末年,西夏建國,宋開始出兵,
結果大將劉平戰死 (其實被俘虜沒死),
朝中官員認為,用宦官監軍導致主將不能專事,是劉平失敗原因,
建請罷去各軍的監軍。
仁宗問宰相呂夷簡意見,呂說「不用罷去,改派性情敦厚的擔任就好。」,
仁宗就叫呂推薦人選,呂說:
「臣是外朝官員,從不跟宮內有私交,因此不知誰賢能與否,
建議下詔由總管太監保舉,如果推薦的人不稱職則一起治罪。」
仁宗同意;
結果隔天總管太監來向呂磕頭、請求向皇上說免去太監監軍。
呂夷簡真有謀略,不動聲色就能罷去太監監軍,賢人做事,果真不同凡響,
東漢末的陳蕃、竇武想除掉太監結果失敗,就是謀略不足,
因此君子想在官場上混,就必須要有智慧。
作者:
Odaman (odaman)
2018-10-13 23:14:00這種感覺現代職場一堆啊,找個塞缺讓有嫌隙的大頭來負責。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10-14 00:53:00上頭呂某建議的是推薦人推薦的對象搞砸要歸罪推薦人這個制度現在也有,叫做人事保證。有些機關或公司錄取新人的時候會這樣要求。但是一但進入機關或公司內部,內部的升遷制度據說普遍就沒有這種人保制度。可能因為這時候都是自己人了,要彼此信任和諧。出事情讓下面承擔就好了。下面的不識相就給他穿小鞋或讓他走人就好。從某個角度說,就是讓下面的人(非)自願去保證上面的高層
作者:
v2tsbasa (v2tsbasa)
2018-10-14 06:54:00因為打仗敵軍不看你裙帶的啊, 打輸就連坐沒人敢擔的
有道理 如果順著皇上談免去監軍 他就得罪太監 背黑鍋
作者:
ilwe106 (苦盡肝來)
2018-10-14 10:33:00人保的概念比較像是基於民事損陪的概念來的 跟管理上的監督與制衡的想法好像不太一樣
印象中的呂 用人唯私 常藉故打壓異己 這裡的評價卻不錯
作者:
memoryautumn (åªæ˜¯å€‹é„‰æ°‘ æ¯«ç„¡åæ‡‰)
2018-10-14 12:13:00善於處理棘手問題跟人品好壞應該不衝突
作者: a0919414591 (Vid) 2018-10-14 12:30:00
推
作者:
mn435 (nick)
2018-10-14 22:38:00這種手法對朝代末年的太監 應該沒什麼用
總管太監:皇上!請宰相另派監軍,若不佳,請宰相連罪
呂這招真的面面俱到,一開頭就堵上門,太監的人事是內廷的問題,外廷官員推薦哪個都有勾結的疑慮,所以太監的事交給太監解決,太監負責最好,太監沒人肯負責,那監軍自然就被廢除了,呂還不用得罪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