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明朝宦官李廣的故事

作者: neilcat (五行茶)   2018-10-07 03:43:38
※ 引述《Lo78 (割包型男)》之銘言:
: 本來要查漢朝的李廣,才知道有一個明朝太監也叫李廣,
: 維基百科有《明史》的原文紀載:
: 李廣,孝宗時太監也。以符籙禱祀蠱帝,因為奸弊,矯旨授傳奉官,如成化間故事,四

: 爭納賄賂。又擅奪畿內民田,專鹽利巨萬。起大第,引玉泉山水,前後繞之。給事葉紳

: 御史張縉等交章論劾,帝不問。十一年,廣勸帝建毓秀亭於萬歲山。亭成,幼公主殤,

: 幾,清寧宮災。日者言廣建亭犯歲忌,太皇太后恚曰:「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禍

: 矣。」
: 大概看得懂,但皇后那句:「今日李廣,明日李廣」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
本來花了點時間找資料,想從明孝宗(弘治帝)這個人開始說起的,
不過發現金魚大(Lorenzia)曾經寫過關於明孝宗的故事,
可以對孝宗這個人有相當清楚認識,
如果沒有看過的,建議先看一下金魚大的好文(文章代碼: #18INhV1G),再往下看。
對於孝宗,基本上有幾個影響他相當深遠的人:
1.太皇太后周氏,是保護年幼的他免遭萬貴妃毒手的恩人,
因此孝宗即位後侍奉太皇太后周氏無微不至。
2.皇后張氏,據說孝宗十分專愛她,當然這也有異說,
但終孝宗一朝,的確不另設妃嬪,
而孝宗的子嗣一共二男一女(明武宗、蔚悼王、太康公主),均由皇后所生,
其中順利長大成人的,只有明武宗一人。
3.太監李廣。
為什麼區區一個太監李廣,可以是影響明孝宗的重要人士?
使得明孝宗專信於他,任他胡作非為,甚至連太皇太后都免不了抱怨?
在明史上的記載,只有簡單一句:「以符籙禱祀蠱帝」。
──也就是李廣因為能作符錄法術和祈禱祭祀,所以蠱惑了孝宗云云。
為什麼?不知道,因為史書上也只寫到這樣。
但也不是不能找出原因,就我個人的想法來說,
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身世問題,一個是心態問題。
首先是身世。
明孝宗的母親紀氏,據說是出身於西南的瑤族,
當地的瑤族當然有他們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
但在13世紀時,瑤族人將漢語道教經文翻譯成瑤族語,
並與其原本的祖先崇拜和文化傳統合併成為一個新的「瑤族道教」,
這種「瑤族道教」特別著重在驅鬼捉邪的儀式上,也稱為「梅山教」。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1%B6%E6%97%8F%E9%81%93%E6%95%99 )
目前缺乏足夠的史料證明孝宗所信奉的,
是不是這種跟傳統道教信仰十分接近的「瑤族道教」,
但六歲之前被憲宗認親的孝宗,基本是跟著母親長大的,
很可能或多或少對於這種「符籙禱祀」的道教風格並不陌生,甚至感到認同。
然後是心態。
明孝宗即位之初,的確有力圖振作的作為,
他的勤政跟認真,也改革不少弊端,有中興的評價,
但是諷刺的是,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水患連連,
似乎感覺他的作為始終沒有得到上天的認同,更糟的是,
在古今圖書集成的《曆象彙編》庶徵典所引,弘治年間,各地不斷降災:
1.《明昭代典則》:弘治元年四月,天壽山大風,雨雹。
2.《曹璘傳》:璘授御史,弘治元年七月上言:
「近日星隕地震,金木二星晝見,雷擊禁門,皇陵雨雹,
南京內園災,狂夫叫閽,景寧白氣飛騰.....」
3.《名山藏‧典謨記》:(弘治)七月敕曰:近京師大雨水,南京又有風雨之異.....
4.《明國史紀聞》:弘治四年冬十月,丘濬上時政疏曰:
「邇者彗見天津,地震天鳴無虛日,且異鳥三鳴於禁中」
5.《明外史‧馬文升傳》:弘治五年,山東久旱,浙江及蘇松諸府水災。
6.《明昭代典則》:弘治八年十二月,靖虜衛天,鼓鳴河南,江西大震電,詔求直言。
為了上面的種種災異,
孝宗他廣求言路、下詔自省,減省刑罰、減免賦稅.......但,沒有任何改變。
沒有解答的問題,任何人都會疲乏,孝宗也自然不例外,
於是在弘治九年,
懂得「符籙禱祀」的李廣提出,將一切的禍患歸諸於冤孽作祟,
要以「符籙」驅鬼,再以「禱祀」求得上天寬恕,自然可以化解災厄,求得平安。
彷彿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一根浮木似的,孝宗開始照著李廣的說法做,
《明國史紀聞》這樣記載:「中官李廣以燒煉齋醮得幸於上」
「燒煉」就是火化驅鬼的符籙,至於「齋醮」當然就是盛大的「禱祀」了。
於是之前提過,
已於弘治九年被貶到浙江的戶部主事胡爟,在弘治十年上書痛罵李廣,說:
「地震之類,災之小者也。
西北旱熯,父子相食,東南饑疫,骨肉流離,此大變也。
陛下深居九重,左右蒙蔽,未之知耳,
今李廣、楊鵬引用劉良輔輩,以左道惑亂聖心,
齋醮靡費,差遣在外,如虎橫行,吞噬無厭,
士大夫昏夜乞哀於宦官,貴戚交相賄託,不以為恥。
言官有所舉劾,瞻前顧後,苟且塞責,陰盛陽微,災異曷由弭乎?
乞用臣言,則邪妄斥而陰慝消矣。」
於是朝野震動,以為胡爟這樣罵孝宗寵愛的李廣,此次必死無疑。
不過孝宗可能生氣歸生氣,但沒有立刻的動作,將胡爟的上書冷處理:「疏入不報」。
只是為了化解天降的災厄,孝宗似乎認為「符籙禱祀」、「燒煉齋醮」是不夠的,
應該有詢問了李廣的看法,只是李廣提的建議沒有具體流傳下來,
但自弘治十一年起,北京皇宮開始熱鬧起來,大興土木,
在李廣的主持之下,開始在皇宮的後山(就日後崇禎上吊的景山)興建「毓秀亭」。
這邊有人或許會奇怪,一座小亭子,算得上甚麼大興土木?
因為不只。
在《明史》的何孟春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詔修萬歲山毓秀亭、乾清宮西室,役軍九千人,計費百餘萬。(何孟春)抗疏極諫。」
很不合理的人力跟經費開銷,但,孝宗還是放手讓李廣去做。
毓秀亭跟乾清宮西室,看似兩個地方,但其實是有關聯的,
乾清宮可是皇帝的起居之所,其中東側是辦公的書房,西側一般是寢室,
今天李廣針對皇帝的寢室大修土木,
以現在的觀點來說,顯然就是在大改皇帝寢室的風水格局。
要知道,金魚大在她的文章中提及,因為孝宗夫妻感情深厚,
所以他們可不像是以往皇帝皇后那樣分居乾清宮跟坤寧宮,而是住在一起,
而孝宗夫妻所生的么女「太康公主」,當時不過五歲,
自然也一同住在乾清宮的西室了。
而「太康公主」的名字,一直不詳,直到1983年「太康公主」的墳被挖開,
裡面的《太康公主壙志》清楚記載,公主的名字就叫做「朱秀榮」。
或許,這就是同時修建萬歲山毓秀亭(音同育秀)的原因。
因為在孝宗這對夫妻心中,就算花再多的錢也好,
只要對心愛小女兒的運勢有幫助,
甚麼毓秀亭、乾清宮西室,都願意照著風水大師李廣的意見辦理。
結果,毓秀亭建好,沒多久,弘治十一年九月,小女兒「太康公主」卻死了。
孝宗非常傷心,用了破格的待遇厚葬女兒,當然,這下可得罪了皇后張氏。
更糟的是,沒過多久,清寧宮大火。
清寧宮其實就是明代的東宮所在,
在弘治年間太子年幼之時,清寧宮是由太皇太后周氏所居,
本來太皇太后就對清寧宮後方的毓秀亭位置應該會很有意見,
因為從毓秀亭的位置可以望見清寧宮的一舉一動,
從她後來的「今日李廣,明日李廣」一語來看,她不是沒跟孝宗反應過,
但孝宗顯然是用「李廣說的永遠是對的」來回答反駁......
這下又得罪了太皇太后周氏。
然後有人見縫插針,把火災的原因全歸咎到李廣興建毓秀亭,
犯了歲忌,使得要讓太皇太后必須要在嚴冬之際住處被燒,無處可歸......
這段文字,在明代陳洪謨《治世餘聞》有另外一個版本的記載:
「太監李廣以左道見寵任,權傾中外,大臣多賄求之。
戊午歲,建毓秀亭於萬歲山上,
既成後,適一小公主患痘瘡,眾醫莫效。
廣飲以符水,遂殤。宮中方歸咎於廣。
未幾,清寧宮災,有謂亭之建,年月不利,犯坐殺向太歲,故有此災。
太皇太后怒云:
「今日李廣,明日李廣,興工動土,致此災禍。累朝所積,一旦灰燼!」
廣懼,飲鳩死。」
如果陳洪謨所言屬實,那李廣真的是死定了,當然得自殺,還好過一點。
neilcat
作者: kkksteve (達特steve)   2018-10-07 06:52:00
厲害.推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8-10-07 07:10:00
網址跟括弧最好用空格分開來...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10-07 10:47:00
《明外史楣角憭伅ゥn 變亂碼了
作者: osolemio (歐蒐雷米歐)   2018-10-07 12:11:00
竟然是茶哥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18-10-07 12:32:00
感謝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10-07 12:51:00
作者: huang19898 (huang19898)   2018-10-07 15:04:00
孝宗這人真是雖小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8-10-07 16:25:00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8-10-07 19:45:00
這樣解的話 兩句的李廣都是太監李廣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8-10-08 02:04:00
居然是neilcat法駕聖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