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以少創多》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繁榮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0-09-20 10:38:21
《以少創多》人類終於學會了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繁榮
繼《真確》之後帶給我思考衝擊的一本書,讀後摘要與心得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more-from-less/
我們總認為,隨著經濟成長和科技進步,人類會消耗越來越多的資源,總有一天地球上的
所有資源會被消耗殆盡。然而,事實可能正好相反,人類已經在工業時代之後重新「已知
用火」,找到了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的方法。
這本書在說什麼?
《以少創多》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數位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安德魯‧麥克費(
Andrew McAfee),我很喜歡他的前一本著作《機器,平台,群眾》書中對於數位科技將
如何改變人類未來命運的精采論述。
在新的這本書中,他談到自從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習慣向地球「榨取更多的資源」來達到
更高產出。這種陋習和傳統的思維,仍然縈繞著大眾的思緒。但是他觀察到了一個現象,
顯示人類已經掌握了新的方法,開始學會「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
他也提出與人類處境、大自然狀態,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大量證據,並且將所有的科學事實
,彙整成這一套理論。在這套理論的背後的事實,是美國人口與經濟成長的同時,使用的
大自然資源開始逐年減少、空氣與水污染逐漸降低。
科學證據也顯示,我們在關心的事物「絕大多數」變得越來越好。當然,不是「所有」事
物都變得越來越好,而這本書,就是試著指出哪些事情已經朝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展中,又
有哪些問題仍滯足不前、甚至退步,需要我們多一分的關注。
樂觀四騎士在全世界馳騁
為什麼人類開始懂得「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消耗更少的資源
、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原因在於自工業時代之後,有四種關鍵因素同時存在,且彼此互相
影響,作者稱它們是「樂觀四騎士」。
資本主義: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促使企業用更少的資源達成產出,並且尋找
更多新的能源與研發替代方案。
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對資源使用的效率,追求「去物質化」的手段,對資源採取減量、替
代、優化、蒸發的方式處理。
公眾意識:因為公民們意識到經濟和人口的成長,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想要採取對
地球更好的措施。
回應民意的政府:政府看到人們關注環境汙染,因而回應民意,制定有效的法規來限制和
減少汙染。
資本主義促進競爭,鼓勵企業尋找用更少資源產出的方法,科技進步加速了這個進程。尋
找到優良方法的企業,將獲得巨大報酬,因此這本身就是個正向循環。公眾意識和回應民
意的政府,則透過民意和法規,限制與減少企業因為使用資源而造成的汙染。
作者鼓勵人們應該把這些進步「紀錄」下來,因為這會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
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成效的。這本書也傳達一個觀念:「我們不需要把經濟和社會方向盤猛
烈的轉往不同方向,我們只需要踩著油門,讓樂觀四騎士在全世界奔馳。」
|政府的正當存在,是為一個社會的人們做他們必須做、但他們無法依自己的能力做到或
|做得很好的事情。 - 亞伯拉罕.林肯
「去物質化」是什麼?
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斷看到「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這個術語,它貫串全書
,也是最令我最有啟發的關鍵字。在資本主義市場的運作之下,渴望賺錢的公司往往會尋
求使用更少的資源。這股渴望,會讓它們採取更進步的技術,邁向以少創多的局面。
作者稱這個現象叫做「去物質化」,常見的有四種途徑:減量、替代、優化、蒸發。
減量:使用更少的鋁來製作鋁罐、使用更少的農地、水、肥料達到相同糧食產出。用更少
資源創造相同產出。
替代:新的頁岩壓裂法降低天然氣成本,正在替代原本盛行的煤炭發電。提供核能運轉的
鈾燃料是下一個機會。
優化:隨著數位感測器和排程軟體的出現,鐵路車廂的利用率、航空客機的載客率都有非
常大幅的提升。
蒸發:物質被取代消失。一隻iPhone就取代了電話、攝影機、錄音機…等無數的裝置,堪
稱去物質化的冠軍。
去物質化讓我感到啟發的點,在於輕量化、整合型的技術、數位化的科技,的確讓我們逐
漸擺脫對「物質」的依賴度,轉而追求其他不需要消耗大量物質的事物。在未來的世界,
「有形」的產品會越來越昂貴、稀少,但「無形」的產品反而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價值。
|工藝成就推進文明理想的速度,將比最熱心提倡的人期望的還要快。 - 查爾斯.巴貝奇
樂觀四騎士帶來了哪些改變?
第一,它們讓人類和大自然的相處方式明顯進步。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加快了「去物質化
」的腳步,法規約束了汙染的排放,全球的貧窮、糧食、公衛、教育、壽命都持續邁向正
面的發展。仍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這部分目前尚無全球共識的規則,是非常迫切
的問題之一。
第二,它們使經濟活動更加集中化:越來越多的產出來自越來越少數的國家、農場、與工
廠,越來越多的報酬流向越來越少數的公司和個人。科技的進步讓利用資源的運用方式更
具效率,但也造成更多贏家通吃的局面。
第三,它們導致人際關係越來越脫節,社會資本降低。四騎士推動世界繁榮的同時,加上
集中化的推波助瀾「不均」的財富分配,許多人感覺有一種被四騎士拋下的「不公平」感
受。
與大自然的進步是好消息,集中化則是好壞參半,脫節則是令人擔憂的趨勢。
書中對於集中化和脫節的解決方案,並無著墨太多。因此,我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書中提倡企業應該盡可能避免「榨取式經濟」的模式,轉往
「民主式經濟」讓個人和企業共同繁榮,藉此解決不均和不公的問題。
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
作者認為普通的公民,並不用擔心「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這兩個騎士,因為根本不
需要別人插手,它們自己會找到最棒的「去物質化」方法,降低資源的使用,達到更多的
產出。
我們可以關注和影響的領域,就是提高自己對證據和事實的認識,避免被黨派和意識團體
的錯誤資訊操弄。用自己手上的選票,去支持在做正確事情的候選人,提高「公眾意識」
和鼓勵「回應民意的政府」這兩個騎士。
例如,責罵企業的不當行為會讓責罵者感覺自己很有道德,實際上很少達到什麼效果。更
好的方法是投票給認真看待對抗污染和保護瀕臨危機物種的候選人。作者舉出值得每個公
民關注和支持的七個議題:
減少污染:汙染不是資本主義關心的成本,但它需要被政府限制、規範,留意那些試圖「
放寬」任何規範的候選人和遊說團體。
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溫室效應氣體持續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但它在全球還沒受
到有效的管制。支持那些對這個議題有正確洞見的候選人。
提倡核能:科學證據顯示,核能仍是唯一不會排放溫室效應氣體、可以擴大規模、安全、
可靠的動力來源。民意反對和建造成本是巨大的障礙。
保護物種與生態環境:資本主義本身對於稀有的動物最感興趣,因為他們能賣最多錢。我
們要持續支持那些保護土地、限制獵捕的政府法規。
提倡基因改造生物:廣泛的科學和醫學證據已經證實它是安全的,有助於提高收成、減少
農藥、改善營養。最大的障礙仍是牢不可破的民意反對。
資助基礎研究:民營企業不容易砸大錢在研發上面,政府的政策與計畫扮演重要腳色,我
們應該支持那些提倡基礎研究的候選人。
提倡市場、競爭與創造工作機會:我們常忘了競爭和創新帶來的繁榮和機會,導致社會主
義正在死灰復燃。應該聚焦在提供工作機會給與社會脫節的人們。
|絕對別懷疑一小群有思想且堅定的人民能夠改變世界,事實上,世界的改變都是這麼來
|的。 - 瑪格麗特.米德
我的讀後心得
在讀的過程中我試著問自己,對於這些議題,我自己能做些什麼?在書的尾聲,作者的這
席話讓我受到啟發:「我們能為地球做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增廣自己的知識與見聞,使
用可獲得的最佳資訊來指引我們的行動與決策。」
上一本讓我對世界的認識有「頓悟時刻」的書,是比爾蓋茲推薦過的暢銷書《真確》,已
故作者羅斯林感嘆道:「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已經減半,但針對多數國家的調查中,
知道這些事實的人不到10%」。
這些不知道事實的人包含我自己。
《真確》從人類心智偏誤的解析,加上事實證據的輔佐,導正了我對世界發展趨勢的錯誤
認知。而這本《以少創多》則從資本主義、科技、汙染、環境的多種角度,帶給我許多的
啟發和省思,也讓我對那些懸而未解的議題產生興趣,例如核能與基改。
如同作者所說:「我們相信的很多東西是因為我們周遭的人相信它們,或是所屬的政治陣
營成員們相信它們。」人們害怕核子反應的巨大威力、害怕基因改造帶來的健康影響,害
怕我們即將耗盡地球資源,這些感受究竟是人性本能的恐懼驅使?還是基於科學事實的判
斷?
雖然我自己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持續閱讀、對既有觀點提出疑問、不斷刷新
自己的認知,就是走在增廣見聞的這條路上最好的燃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