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武田家如果一直存續很可能是日本瑞士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3-04-15 11:43:28
日本本身應該當作一個小型的多國體系來看待,而不是一個完整、文化均質的國家來看待
最粗劣的分類,就是看待日本至少必須區別西國與東國的不同
出生於西國的平家,依靠瀨戶內海或朝貢貿易的商業貿易
因此發展成文人體制・中央集權
發跡於東國的源家,依靠類似西部開拓的農場主兼武裝自衛團體(名主)
因此發展成武家體制・地方封建
而在這兩種文化秩序交會的邊界處,所形成的國家,其實最有意思
因為日本的地理分割,西國與東國只有三條交通路線可以聯絡
1.越前越中越後的北陸道
2.信濃甲州的中山道
3.東海的東海道
1=上衫謙信
2=武田信玄
3=織田信長・今川義元・德川家康
你會發現,在這三條交通路線上的大名,在日本史上的存在感嚴重超出他應有的正常比例
好像日本史上最重要的注意力,3/4都集中在這三條交通路線上
而西國與東國廣大的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與事件,反而注意力只佔1/4不到
我認爲這並不是巧合
這樣仔細思索一下是有道理的
因為技術與商業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佔據關鍵節點的中間角色,會左右逢源,
同時吸收不同文明的訊息與資源,取得最大的利益
從威尼斯荷蘭到香港,應該不再需要特別舉例
在西國與東國交會的三條交通線上
東海道國家=織田信長・今川義元・德川家康的成就最大,這應該不需贅述
甚至可以說,從戰國到江戶的過程,是「東海道秩序」淹沒了西國與東國
是「東海道國」壓制(捨棄"統一"一詞,不貼切)了全日本、輸出秩序給全日本
「東海道國」的文明體系,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安土桃山文明系統
不需要再多做說明
「北陸道國」的文明體系,則與宗教脫不了關係
從加賀一向宗頑強的戰鬥力開始,一直到現代,宗教勢力都非常繁盛
加賀一向宗是在戰國時期的四處起義裡,唯一有能力長時間獨立建國、版圖最大最穩固的
前田家加賀藩以對宗教虔誠聞名
今天的北陸地區也仍是日本佛教徒比例最高的地區
長尾晴虎=上杉謙信對毘沙門天的信奉
越後軍異常的戰鬥力、凝聚力,與毘沙門天信仰脫不了關係
而毘沙門天信仰與一向宗信仰之間,其實只是教派之爭,差別非常細
上杉謙信與一向宗之間的戰爭,很類似西歐的宗教戰爭
這是其他地區,不管西國也好,東國也好,都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形態」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獨特的文明體系」
這是很多人沒有發現出這個地區的細緻特別之處
再來就是「中山道國」
其實「中山道國」最像瑞士聯邦
連山裡有湖的地形格局都很像
這基本上就叫「人類社會的趨同演化」
類似地形、類似文化上的類似物種,很容易會演化出類似的東西
瑞士=大量體文明區之間的,山區上的,人口少的,地區交通節點
=甲州信濃
趨同演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是什麼,大概是類似以下這樣子的:
・交通要道=取得技術與訊息容易
・人口少+交通要道=農業沒有競爭力,會趨向搞商業、手工業
・人口少+有錢=有人覬覦=長期對軍事戰鬥力的要求很高
・山區=為人口少的社區提供了防衛地理優勢,對周邊文明大國有一定防禦力
所以,中古瑞士的政治制度,其實和武田家的政治制度很像
中古瑞士的文化,其實也和這個地區的文化很像
「東海道國」的文明體系,競爭力最強,但當地留下的文明遺跡反而最少
因為「東海道國」由於最有競爭力,其實實質上已經「擴散、佔領全日本」
所以「東海道國」的子孫,都到全日本最有錢、最有文化、最爽的各地開枝散葉去了
今天你在東海道,反而找不到東海道國的文明遺跡了
因為東海道國的文明遺跡,都化身在大阪、京都,還有江戶裡
與這些最爽的地方融為一體
這有點類似今天的現代日本
現代明治日本其實就是薩摩國與長州國對全日本的征服
但薩摩國與長州國最精英的子孫,世世代代,現在全部都在東京當達官貴人和大財閥
過得很爽
而鹿兒島縣與山口縣本地反而沒什麼發展,相當沒落,道理類似
「北陸道國」也是被消滅(或說被壓制)的文明體系
由於宗教產生的凝聚力,永遠都和戰鬥力是同件事
因此日本掌權者代代都非常忌諱北陸道國,從很久之前就開始嘗試破壞這裡的根基
例如上杉家一定要移封,破壞當地上下之間的有機聯繫,否則太可怕了
越前的重要門戶在很長時間裡也一直是幕府的直轄地
但是由於宗教的凝聚力太強,一直到今日,你還是可以在北陸地區異常的佛教徒比例
發現到這個國家過去在歷史上的存在,還有當地獨特的文化
而「中山道國」,也就是武田家,被毀滅的最徹底
他的下場是被「東海道國」融合佔領,體現為德川家井伊直政吸收武田赤備軍制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細節上不一定是真的,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隱喻
體現為:佔據東西日本最重要交通路線的團體,一山不容二虎,壟斷者只能有一個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日本的多國體系裡其實就是「東海道國」「中山道國」「北陸道國」三個子體系最強
這裡戰爭最激烈,所以技術、組織的變革也最劇烈
由於戰爭激烈財政的壓力也激烈,所以商業與手工業在壓力下,也反而技術最發達
我認為日本戰國的大勢已定,倒不是決定在近畿的壓制
而是體現在東西日本三大交通路線的壟斷上
當「東海道國」完全佔領「中山道國」(武田家被消滅)
才是日本大勢底定的最關鍵因素
由於「中山道國」(武田家)被滅得最徹底
以至於很少有人發現他是一個獨特的體系
今日的日本格局,可以把它想像為:瑞士如果被德國或法國滅亡融合的平行世界歐洲
從這個觀點來看,會非常有趣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23-04-15 11:56:00
之前打過幾次東西軍決戰阿其實就是城鄉差距 在部分區域集中開發織田信長很強 打破整個局面源平時代主要在西部開發,武士開始在東部搞幕府自立德川移封關東才把東部搞起來西部較富庶 但西軍常常輸東軍 XD
作者: WGTH (<|°_°|>)   2023-04-15 13:49:00
源氏開幕以前 日本的重心一直都在京都 不管天皇遷都到那邊都離不開關西 當時的關東就是開發度不足的鄉下
作者: sevenly (我是烤雞)   2023-04-15 13:56:00
武田家如果只縮在甲斐才能當瑞士 都已經佔領中山道、攻略
作者: WGTH (<|°_°|>)   2023-04-15 13:56:00
還有山口跟鹿兒島並不是沒有開發在倒幕戰爭薩長打的幕府招架不住就是這兩藩的實力遠超幕府
作者: sevenly (我是烤雞)   2023-04-15 13:57:00
東海道了 不成當然被人家反殺。就像瑞士如果打奧地利又打義大利 還打算攻略法國的話 看看誰還肯讓它當永久中立國
作者: WGTH (<|°_°|>)   2023-04-15 14:00:00
就算明治以後日本的政經中心集中到東京 這兩個地區有著自古以來就有的港口跟航線 經濟發展也不慢 山口更是出過最多日本首相的縣
作者: borriss (松)   2023-04-15 14:10:00
北陸或著說日本海側有時是虧在海對岸沒開放貿易(X
作者: WGTH (<|°_°|>)   2023-04-15 14:26:00
瑞士當初組邦聯是為了脫離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 雖然獨立以後想要走向擴張道路但是不到20年就被法國教訓為了不被法國併吞才搞了中立國以條約跟出傭兵的型態成為法國的附庸 但是大革命以後還是逃不掉後來永久中立瑞士聯邦還是在歐洲諸國的共同承認下成立 還是他的位置太重要 誰先掌握就能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 不如永久中立當緩衝區
作者: dickenst35 (阿煒)   2023-04-15 18:21:00
瑞士雖然是高山國但沒有甲斐那麼貧瘠吧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3-04-16 15:35:00
那麼那個琵琶湖經濟圈呢 時間早有腹地 交通也不錯吧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04-16 17:00:00
很有趣的立論 想多看看大佬們的想法
作者: vankojau (擷把絞眾)   2023-08-18 15:34:00
這個看法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