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春秋時代的「圍」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7-07-08 10:07:46
「圍」,只是表達包圍首都的"戰略目的",而沒有表達實際距離的意思。
函陵(今河南新鄭市新村鎮望京樓),晉軍距離新鄭市7.1公里。
→大概是台北火車站到饒河夜市或松山機場的距離
氾南(今中牟縣北),秦軍遠在60~70公里外。
→大概是台北到新竹的距離
7.1公里,假設徒手跑步,大概40分鐘,
如果是攜帶兵器跟糧草,大概2~3小時。
而晉軍選擇繼續紮營等到兩軍合兵再發動總攻,
所以國境線早就被突破,人家只是在市郊區(縣轄市)附近休息幾天而已。
既然晉軍大營遠在7公里外,為何要夜縋而出?
理由很簡單,只要晚上有幾個晉軍趁機溜進城裡,整個城防體系就崩潰。
所以就算晚上敵軍偵查比較鬆懈,城門是不能隨意開啟。
※ 引述《GioGonzalez (G-Gon)》之銘言:
: 各位先進好,小弟戰爭盲,先向各位請安。
: 問題是這樣的,最近備課到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 越想越不知道「圍」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原文是:
: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 (燭之武)辭曰:「......」
: 公曰:「......」
: (燭之武)許之,夜縋而出。
: (燭之武)見秦伯曰:「......」
: 所謂的「圍」,究竟是什麼概念?
: 不可能是圍國境,因為那時代應該沒有明確的國境;
: 看起來是圍都城,可是「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這兩個地方都很遠。
: 如果真的是圍都城,主力怎麼在這麼遠的地方?
: 所以,所謂的「圍」不是真的「圍起來」,
: 而只是「兵力進逼」的意思嗎?
: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圍都城,只是兵力進逼的話,
: 燭之武又為什麼要「夜縋而出」?
: 我覺得我的問題在於,對於當時的戰爭機制與大致程序不了解,
: 懇請各位先進指點,或者提示一點方向,讓我知道去哪邊找資料。
: 謝謝大家。
作者: kisaraki1976 (老月)   2017-07-08 11:22:00
所以可以理解子犯想單幹的怒火,先幹七里外的鄭軍,再幹馳援的秦軍。重耳老大應該覺得這樣已經超過預期,所以收兵不完。玩
作者: diechan (小道消息萬萬歲)   2017-07-08 16:47:00
拳頭大就找個理由啊,這齊桓公也做過嘛
作者: jetzake (加菲貓)   2017-07-08 21:17:00
就算來到現代 所謂圍城也很難真的作到密不透風客觀上說 阻斷補給和守軍對外聯絡就算是達成戰術目的了真做到三步一岡五步一哨 兵力夠不夠用又會變成問題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7-07-08 21:40:00
要圍成阿萊西亞那樣 不容易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7-07-09 01:13:00
那年代也沒甚麼國境線 城池之外都是一片空白春秋一堆順手滅國的 其實一國一城 就把城打下來而已
作者: leo10 (好人的宣判)   2017-07-11 13:43:00
圍城?列寧格勒圍成那樣也沒死,史達林格勒還搞出天王星,就別說以前那個資通不暢通的年代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