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討論] 中國缺翻譯人才?!

作者: seraphmm (有殺冇賠)   2014-08-01 20:47:52
※ [本文轉錄自 translator 看板 #1DFxwT_d ]
作者: seraphmm (不食在喉) 看板: translator
標題: [討論] 中國缺翻譯人才?!
時間: Wed Jan 26 14:26:30 2011
http://www.eratranslate.com/news1/first11044.htm
(本文已轉換處理)
**中國翻譯大而不強 高質量人才缺口高達90%以上
連續九年年均新版譯著上萬種、《唐吉訶德》、《紅與黑》等外國名著的中譯本竟多達
十幾二十個……隨著國門日益對世界敞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巨大需求帶來了翻譯數
量和品種的極大豐富,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翻譯大國」。
; 然而,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第5屆全國理事會上,眾多與會的翻譯學家
們卻表達了這樣一種憂慮:中國雖是「翻譯大國」,卻遠稱不上「翻譯強國」,因為翻
譯的總體水平不高,魚龍混雜,粗製濫造之作仍有很多。據中國版本圖書館資料室統計
,1978至1990年,全國共出版翻譯類作品2﹒85萬種;而1995年至20
03年,翻譯類新書(不包括重譯和多版本譯著)的數量高速增長,達到9﹒44萬種。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外國文學出版研究會主任任吉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
翻譯質量粗糙仍是令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界倍感頭疼的一個問題。」任吉生說:「近八
、九年來,一些出版社出於經濟效益的考慮,大量組織重譯外國文學作品,而譯本的質
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拼湊他人譯作的抄襲現象。」據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許鈞教
授介紹,中國的重譯潮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2年10月,中國正式加
入國際版權保護《伯爾尼公約》,此後翻譯外國當代作品便需引進版權。因此,很多出
版商將目光投向了古典名著,一時間各種新譯本充斥市場。
許鈞認為,嚴肅的復譯應在前人的基礎上,融入對原作新的理解、新的嘗試、新的表達
,是一項艱苦的再創造工作。但是,在重譯潮中,《紅與黑》出現了26個不同譯本,
《唐吉訶德》也有十幾個譯本,有些質量平庸,有些乾脆就是胡譯、抄譯。
與文學翻譯質量低下的問題相比,日常生活中的翻譯差錯現象更加嚴重。中國翻譯工作
者協會常務副會長林戊蓀指出,在中國,無論是旅遊指南,還是產品介紹,無論是名勝
古跡的說明,還是街頭巷尾的標牌,外文翻譯差錯已到了「俯拾皆是」的程度。
林戊蓀認為,造成總體翻譯水平不高的首要原因是翻譯人才,特別是高水平人才匱乏,
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和市場的實際需求。
中國譯協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正在職聘任的翻譯專業人員約6萬人,翻譯從業人員
保守估計達50萬人。即使如此,現有的翻譯隊伍仍無法滿足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外
文局副局長黃友義分析說,首先,國內專業外語人員少,又集中在少數經濟相對發達的
城市和政府部門中;其次,外譯中工作由於相對容易,人才缺口不大,但能夠勝任中譯
外工作的高質量人才則嚴重不足,估計缺口高達90%以上。
林戊蓀說,要改變中國翻譯界現狀,建設真正的「翻譯強國」,必須加大對人才培養的
力度,而且應該「文學翻譯和實用翻譯並重」。此外,應該通過翻譯資格認證等手段加
強行業規範,保證翻譯工作的嚴肅性和高水準。中國人事部於2003年開始試行全國
統一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這一舉措被很多翻譯家稱為「中國翻譯界近年來取
得的最重要進步之一」。目前,這一考試已舉辦了兩次,約4600人參考,平均通過
率為30%。(完)
作者: chingfen (疾風勁草)   2014-01-26 15:00:00
您要不要轉到transltaion版啊?
作者: seraphmm (有殺冇賠)   2014-01-26 16:05:00
嗯 本版不能放?
作者: chingfen (疾風勁草)   2014-01-26 18:57:00
沒有不行,只是這裡以譯案文為主...XD板規裡有寫...
作者: weedyc (猴子)   2014-01-27 15:09:00
這個...算擦邊文。Or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