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拉圖,科學家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筆記

作者: tryit0902 (貓空都是貓)   2017-05-27 11:31:29
從神學到人類學再到科學:拉圖學思歷程
2017.05.19(五)@中研院社會所
拉圖教授訪台最後一場公開行程「拉圖,科學家與社會」研究工作坊於中研院舉開,在這
場工作坊裡,他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歷程(講題:From Pasteur to Lovelock and ‘
critical zonists’, my life journe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sts),一個出身
勃根地葡萄酒商家族的年輕研究者,如何又為何四處遠征,嘗試在各處「重置現代性」?
身為「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的開創者之一,拉圖從自身研
究歷程,介紹這個他戲稱為「科學怪人」的理論。建構論是拉圖研究科學時的著名特徵,
這要追溯回他最早先的聖經闡釋學研究。拉圖在第戎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時候,從神學家
布特曼(Rudolf Bultmann)的聖經闡釋學研究,領悟到聖經的真理是在持續的詮釋中建
構出來,這使他日後在研究科學時,十分關注真理的建構歷程。隨後,拉圖在非洲服役,
於服役期間接觸到民族誌研究方法,成為他後來進入沙克研究院(Salk Institute)從事
科學人類學研究時的基本研究工具。拉圖將非人行動者帶進分析,是在從事巴斯德(
Louis Pasteur)的研究之中,在此非人行動者是理解社會的重要角色。
拉圖也提到八零年代STS蓬勃發展的時候(同時也是ANT意外獲致成功之時),他和其他人
開創的建構論遭遇到的麻煩。一方面是來自科學家的誤解,他們以為拉圖與STS的研究目
的是要詆毀科學;另一方面則是來自STS同儕如柯林斯(Harry Collins)、布魯爾(
David Bloor)對他的批評。拉圖也分享多年來與靈長人類學家史多姆(Shirley Strum)
教學合作的經驗,如何使他關注人類社會獨有的特徵:豐富的科技與物。藉由符號學的協
助,他和同事卡隆(Michel Callon)逐漸把關注從「社會」(the social)轉向「聯繫
」(association)。
也正是疑惑為何STS乃至ANT的豐富研究成果,無法吸納進當時的知識、媒體領域,使拉圖
嘗試從「現代性」的提問中得到答案。他也提醒我們《我們從未現代過》一書所反映的時
代背景,是在共產主義垮台與生態危機興起之時。在生態的問題上,他認為STS能夠提供
關鍵的貢獻,也是既有生態學的預設卻又忽略的面向,即對科學及科學眼中之自然的思考
。這部分的研究包括了《自然的政治》,以及近年他對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蓋
亞理論」(拉圖把洛夫洛克視為與伽利略同等重要的科學家)的再思考:除了重新組裝社
會(reassembling the social),我們也應當思考如何組裝生命所繫的這一層薄薄的地
表,他稱之為「關鍵區」(critical zone)。
除了回顧自己在STS領域的探索歷程以及ANT的前世今生,拉圖同時也向大家介紹他近年更
加關注、但大家可能較為陌生的另一個研究計畫:探查各種存在模式的哲學人類學。事實
上對拉圖來說,這個研究計畫從他在研究聖經闡釋時就開始了。在他一步步研究宗教、科
學、科技的過程中,發現這些不同的存在模式有著相當不同的真理條件。這使得他繼續走
進法律、經濟等不同領域,探究不同的真理條件。如果說ANT的主要目標是在各種異質結
合中追蹤其間的聯繫,那麼探查各種存在模式的哲學人類學的目標則是在於區分出各種不
同的聯繫型態。
最後,拉圖也向大家分享他近年在集體寫作與策展的嘗試(他在存在模式探討的專書中,
已試圖發展一些文獻集體使用的方式)。正如科學家要離開實驗室才能測試其研究效果,
拉圖也將自己在STS領域的研究帶到網絡上、博物館當中。他建議大家把STS在知識層面(
epistemological)的洞見帶到外交層面(diplomatic),比如說這次他在亞洲的「重置
現代性」,即是試圖在不同集體間的外交接觸之中,實際體現「現代性」這個哲學概念的
不可能。
即使近年拉圖的研究已不僅止於STS領域,但他依然深信STS是社會科學中值得深耕的研究
領域。
(本文由群學編輯共同彙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