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名(含字)與道家思想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3-06 02:51:00
隔壁板不久前有版友拋磚引玉,論及魏晉南北朝裡,不少人名字有"之"的,聊了一下其與天師道的關係
本篇有感於此,找了幾個當代表,試圖一探道家在三國時代至少不算是,乏人問津的學派
一、薛瑩,字道言
字雖然不是父母取的,但肯定不會完全沒參酌父母的作風,〈薛綜傳〉:
"新刺史宜得精密檢攝八郡,方略智計能稍稍以漸;能治高涼者,假以威寵,借之形勢,責其成効,庶幾可補復。如但中人,近守常法,無奇數異術者,則羣惡日滋,久遠成害"
注意《道德經》提到:"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所以才要智計稍稍以漸
至於這個"漸"嘛..《莊子-人間世》:"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
可見道德經的德,並不排除以每天漸進的方式尋求
借以形勢,後面會再談到引水為例,闡明道家怎麼看待形勢,薛綜甚至未迎合嚴刑峻法的孫權
認為儒家的中庸之道去守常法,無法解決問題,所以推得表面是大儒的他,惟實則已融入道家,更排除傾向法家的可能
二、卜靜,字玄風
〈顧邵傳〉寫説顧邵"少與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
會拿這位卜先生來和張敦比擬,表示他倆處事風格應相去不遠矣
其中張敦"德量淵懿,清虛淡泊,又善文辭。孫權為車騎將軍,辟西曹掾,轉主簿,出補海O,甚有惠化.."
然後看《文心雕龍》:"江左篇制,溺於玄風,羞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
巧的是兩位同樣都只當到縣令,恰好和張敦清虛淡泊,不談世事,以求得安處,極其相似
三、陳泰,字玄伯
《魏略》載吳質批評陳群:"處重任而不親事",另辛毗亦不認同陳群對張郃之死的感概
結果陳群回答:"亦誠如辛毗言" 曹叡聽了笑說:"陳公可謂善變矣"
道家思想有一段即為"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感覺有點在呼應著,陳群不親事的味道
老子還說過"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又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之順勢而為,愚見以為很難認出其與陳群的善變,有違和感存在
四、樓玄
我們知道玄學講釋儒、道間的關係,如同才、性一般,在魏晉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
像王弼、何晏就主張儒道同,而當然也有儒道異的
學者如虞翻既注老子又注論語,似乎比較偏向儒道同?
但無論如何,從《樓承先別傳》載樓玄"到廣州密求虞仲翔故宅處,遂徘徊躑躇,哀咽凄愴,不能自勝耳"
對儒道大師有著如此情感,樓玄理應跟玄學脫不了關係
史無明載樓家家世,只得腦補樓玄受其上一輩影響不小
五、王默字處靜、王沈字處道、王渾字玄沖、王深字道沖、王湛字處沖
上述王家班的字,都是王昶取的,他的思路可由其書信,窺其一二,〈王昶傳〉:
"逐末彌甚,皆由惑當時之譽,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富貴聲名,人情所樂,而君子或得而不處,何也?惡不由其道耳。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
不難得出他不追求名利,希望晚輩懂得淡泊以道而知足的道理,十足的道家味
王昶更以為魏承秦、漢之弊,法制苛碎,其實這也在反對法家而頗偏無為(當然不可能完全無為)
六、另外扯一下沖字輩
有個胡沖在孫皓遣降於王濬時,用的就是薛瑩、胡沖的計策
推知胡沖或許跟薛瑩關係匪淺
而沖跟道家的淵源,請看《道德經》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鄭沖,從早年不要鄉曲之譽,蒞職無幹局之譽,到晚年恬遠清虛,確然絕世,唯獨做官做太大太久
所以有點難以道家和他產生關聯
盛沖,孫休13歲就隨著盛冲受學,後來下詔引用管仲說過的話:"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
不能罪身者,民罪之"(管子)
有鑑於此,老子有很接近的理念:"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道德經)
這裡僅能很勉強的硬拗,盛沖可能有的道家思想
總之以上所列的名、字,是小弟目前能聯想得到,三國時人推崇道家思維的幾個例子
其他還有劉備字玄德、諸葛玄、芮玄、孫靜、曹沖、郝昭字伯道等..待補充!
作者: Sessyoin (殺生院祈荒)   2022-03-06 05:40:00
推 (?)
作者: lianginptt (我要發了)   2022-03-06 09:03:00
漢初就是用道家治國啊,天人感應的狗屎也是儒家為了跟風搞出來的合成獸,孔孟荀哪有在講這些鬼話
作者: PeterHenson (尋找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2-03-06 11:26:00
黃老=/=道家
作者: jeff235711 (jeff235711)   2022-03-06 20:58:00
作者: hedgehogs (刺蝟)   2022-03-16 22:25:00
作者: pottolee (棉被怪)   2022-03-17 19:43:00
道家思想跟陳寅恪談到的家族內道教信仰差很大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