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淺談沈彌婁發甘寧之亂

作者: ander112233 (ander112233)   2016-10-26 21:09:02
劉璋殺張魯母弟究竟在何時?
這本來是要回H的回應,久了忘記了。現在你又翻出來回,那我就跟回了。
(不清楚的人可以回頭看戰史板:《孫權當初為啥不聯合劉璋打劉備取荊州呢?》之回文

......我還以為你發現了《華陽國志.漢中志》的史料有問題才沒回,沒想到是找不到,
找不到沒回還倒打一把說我「沒合理解釋」,你確定要用我幫你找到的史料來打我?
”至劉焉子璋為牧時,魯益驕恣。璋怒,建安五年殺魯母、弟。”《華陽國志.漢中志》
來來來,這是我幫你找到的史料,也是你振振有詞的來由吧?你有沒有接下去看我說的史
料不足取的理由?
”璋,字季玉,旣襲焉位,而張魯稍驕恣,不承順璋,璋殺魯母及弟,遂為讎敵。璋累遣
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魯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為巴西太守,領兵禦魯。後羲與璋情好
攜隙,趙韙稱兵內向,衆散見殺,皆由璋明斷少而外言入故也。” 《三國志.劉璋傳》
”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 《三國志.張魯傳》
”璋字季玉,既襲位,懦弱少斷。張魯稍驕於漢中,巴夷杜濩、朴胡、袁約等叛詣魯。璋
怒,殺魯母弟,遣和德中郎將龐羲討魯。不克。巴人日叛。乃以羲為巴郡太守,屯閬中禦
魯。” 《華陽國志.劉璋志》
從以上三篇所述,可以得知「劉璋殺張魯母弟」、「派龐羲攻張魯」是接在劉璋即位之後
(興平元年、194年)旋即發生,而距趙韙之亂(建安五年、200年)前非常久。
那我們來看《後漢書.劉璋傳》:
”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璋性柔寬無威略
,東州入侵暴為民患,不能禁制,舊士頗有離怨。趙韙之在巴中,甚得眾心,璋委之以權
。韙因人情不輯,乃陰結州中大姓。建安五年,還共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反應。東
州人畏見誅滅,乃同心並力,為璋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于江州,斬之。
張魯以璋暗懦,不復承順。璋怒,殺魯母及弟,而遣其將龐羲等攻魯,數為所破。魯部曲
多在巴土,故以羲為巴郡太守。魯因襲取之,遂雄於巴漢。”
看起來像是印證你的論點,趙韙之亂在前,張魯之亂在後。但是你注意到一個關鍵人物龐
羲了沒?龐羲還沒被潑髒水,連累不到趙韙,趙韙怎麼反?
”羲以宜須兵衛,輒召漢昌賨民為兵。或構羲於璋,璋與之情好攜隙。趙韙數進諫,不從
,亦恚恨也。建安五年,趙韙起兵數萬,以攻璋。璋逆擊之。明年,韙破。”《華陽國志
.劉璋志》
《華陽國志.劉璋志》裡面趙韙之亂的來由寫得很清楚了。由於龐羲被讒,趙韙進諫無效
而憤恨(為何憤恨?回想到《三國志.劉璋傳》的”明斷少而外言入故”就知道劉璋的耳
朵又出毛病了)。那麼,趙韙力挺龐羲的原因何在?這就要從龐羲由和德中郎將轉任巴郡
太守(後此郡又改稱巴西)的經過來談了。
”獻帝初平【元】〔六〕年(也就是興平二年),征東中郎將安漢趙穎建議分巴為二郡。
穎欲得巴舊名,故白益州牧劉璋,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江南龐羲為太守,治安漢。〔璋更
〕以江州至臨江為永寧郡,朐忍至魚復為固陵郡,巴遂分矣。”
《華陽國志.巴志》
趙穎即趙韙。推薦龐羲為巴郡太守就是因為劉璋捅了張魯這馬蜂窩後,要給無實權的和德
中郎將龐羲足夠的軍權、民政、財賦、人事之權解決張魯之亂這爛攤子(懷疑的話回去看
上面的《三國志.劉璋傳》、《華陽國志.劉璋志》、《後漢書.劉璋傳》龐羲出任為巴郡
太守的原因)。而此事發生何時?興平二年(195年)。
興平二年(195年),張魯已反,趙韙向劉璋推薦龐羲為巴郡太守抵禦張魯。
假設如你所說,趙韙先反,張魯後反,劉璋雖然昏聵,但也不可能腦殘成這個樣子,聽一
個已反的反賊的人選抵禦另一個反賊-所以我不是提醒過你龐羲由和德中郎將轉任巴郡太
守的過程是重點,你有沒有在聽哪?
為了避免你又丟出問題,我先說:那《三國志.劉璋傳》、《英雄記》,龐羲轉任的巴西
太守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那是發生了「巴郡改名」的事件。
”建安六年,魚復蹇胤白璋,爭巴名。璋乃改永寧為巴郡,以固陵為巴東,徙羲為巴西
太守。是為三巴。於是涪陵,求【以】 〔分置〕丹興漢髮二縣,〔以涪陵〕為郡。〔璋
〕初以為巴東屬國。後遂為涪陵郡。” 《華陽國志.巴志》
建安六年(201年)剛平定趙韙之亂,一些他曾建議的事項被推翻,龐羲的巴郡改稱巴西
是理所當然的事。此巴西與前面興平二年(195年)到建安六年(201年)的巴郡轄境相同
,長官沒換,所以《三國志.劉璋傳》、《英雄記》為了減省記載,直接稱龐羲為巴西太
守亦無不妥。
接下來是對你上篇文章的回文有誤之處作回應:
1.龐羲「恃功驕豪」指的是”召漢昌賨民為兵”一事,非你指的”乃募將焉諸孫入蜀”。
2. ”先是”非《三國志.劉焉傳》的內文,而是《英雄記》的注,它是注者裴松之用來導
出趙韙之亂的前因後果,而非作者陳壽說明張魯之亂與趙韙之亂的先後順序。請你只看《
三國志.劉焉傳》的本文,再說明陳壽在《三國志.劉焉傳》的行文脈絡中張魯之亂與趙韙
之亂的前後順序。
3.你果然如我預料的拿巴郡與巴西做文章了,我無言。
4.劉璋趙韙不合,遠因是劉璋放縱東州兵派系橫暴,導火線是因為龐羲為防張魯守巴郡(
後來的巴西)而”召漢昌賨民為兵”,而造成劉璋”明斷少而外言入故”猜忌,趙韙勸諫
不成而憤恨。與你的推論十萬八千里、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不要將你的怪奇理論推到我的
頭上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