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13-2 鄭泱泱 西洋政治哲學二

作者: AsukaMiku (飛鳥吃壽司)   2025-09-02 16:31:59
哪一學年度修課:
113-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鄭泱泱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政治系政論組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古典西洋政治哲學名著與作家介紹
W1 課程介紹
W2-3 Christine City of ladies
W4-5 馬基維利 君王論
W6-7 霍布斯 Leviathan
W8 期中考
W9-10 洛克 政府論次講
W11-12 盧梭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 社會契約論
W13-14 Mary Wollstonecraft 女權辯護
W15 期末總結
W16 期末考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綜合推薦指數 ★★
涼度★
甜度★★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講義
會提供每次課程的文章檔案在 NTU COOL 皆為英文原文版本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每個單元耗時兩周
先介紹作者的生平和事蹟
再介紹一些教授認為很重要的段落
並會提供一些開放式問題要學生分組討論(助教順便點名)
可以自願發表(會加分) 每介紹一個段落就會開放討論一輪
最後會總結這個作者的思想精華(教授覺得重要的)
以此模式 整學期會介紹 6 位作家
完全不提供簡報 需要自己拍
官方說法:依自己的理解回答題目就好 簡報只是參考用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期中考 20% 期末考 30% 期末論文報告 30% 課堂出席 2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考期末考模式相同:
1.文本辨識 3 題*10 分
題目會有一段從範圍的文本擷取的段落
要寫出作者、書名和這一段落代表的思想
寫對作者有 5 分 思想說明依回答給分
寫錯作者但思想說明回答有理者 給 1-3 分
2.問答題 1 題*10 分
題目會要求解釋 OO 作者提出的 OO 概念
3.申論題 2 題*30 分
比較兩位作家針對一個概念(如:自然狀態)的解釋之相同相異處
可能和討論題目有關連
論文報告: 從盧梭之前的四位作家選兩位作家比較其觀點
要提出自己對文本的詮釋和理解(不要帶入個人觀點)
長度 2700-3600 字 期中考後一個月交
課堂表現: 每節課討論時助教會點名 有出席和發言都會算進去
——
個人感想:
考試部分一定要花時間把文本看過去
或是把簡報上出現的段落都記清楚(要自己拍)
寫說明的部分會比較有把握
如果不清楚的化先記熟每個作者的特色
再3選1猜一個(可能會重複出現)
問答題的部分就照上課講的回答
申論題可以參考自己組討論的東西或教授的總結
問答題和申論題基本上有寫完整就會有基本分數
比較難搞定的是文本辨識
如果沒看完文章的話還是要猜一下
體感上此部分偏硬
論文報告很多人寫盧梭和霍布斯(關聯性較高)
寫作的要求和評分指標眾多
難以發揮個人創意
以文字分析為主
略顯無味
課堂表現就基本上有來有分 和同學討論一下
不一定要發表也沒關係 志在參加
基本上課程出席率高的話 教授都會給過
個人認為這門課不涼 甜度普通
每周都要看100多頁的英文文章也要花不少時間
加上有些文本辨識需要運氣
故綜合推薦指數為兩顆星
ω 其它
這是新老師
可能教學方法還在調整中
感受的到他分享熱忱
但學生可能還不太適應
不太需要先修基礎
但是會有很多文章要看
每節課都會點名
就算不講話也要來一下
至少拉一下出席成績
老師也算友善
會和學生互動
但由於是新老師
能不能接受還是看個人

Ψ 總結

雖然這門課的課程安排來算合理
但由於是新老師
在課程教學和考試的彈性上不如過往
上課規定和出席率要求也比較多
加上考試和報告內容的侷限性很大
像是歷史課的照本(老師)宣科
和上學期的陳思賢教授
不點名 100%期末考+報告
都是考開放式問答
教學方式差異很大
類似自由經濟和計畫經濟的差別
綜合而言 政治系其他兩組
可以去西洋政治哲學概論(陳嘉銘)
陳班有開放式課程的影片和講義
比較有教學經驗和系統 對於課程內容比較好掌握
外系亦同
結論 不是政論組的人 不建議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