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公路建設 vs 軌道建設

作者: Chthonic (...)   2017-05-11 00:50:50
國道以外的公路建設基本上是不收過路費的,每年政府也是要花很多錢維護並無償提供民眾使用,更不用提若民眾高度依賴公路而產生的社會成本(碳排放、擁塞、事故處理...),以某些人的觀念來說所有的公路建設應該都是賠錢貨。
在新道路的開闢時也會有土地徵收及興建成本的問題,如果政府都要以賺不賺錢來決定是否要建設,那麼所有的交通建設應該都不用做了。
蓋馬路是肯定賠錢,蓋捷運會賺會賠還不一定(收入來源很多,不會只有車資),為何沒人扺制杯葛浪費人民納稅錢的公路建設呢?
對了台鐵這個賠錢貨根本就該收一收了? 啊不行!!戴斗笠拿鋤頭不能坐捷運只好坐台鐵...
作者: TaiwanUp (以運動為本的道路環境)   2017-05-11 00:56:00
真的要比盈虧不能算業外收入 那只是挖其他人的生意而已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7-05-11 00:57:00
蓋了馬路,兩旁就可以蓋房子,就會有稅收馬路也可以開公車客運滿足大眾運輸的需要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7-05-11 00:59:00
比起來捷運算是促進商業 走路人流才會多很多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7-05-11 01:00:00
...戴斗笠拿鋤頭不能坐捷運的原因是?
作者: TaiwanUp (以運動為本的道路環境)   2017-05-11 01:01:00
公路最好的模式是禁小客車 只能讓能源效率高的單車機車或有公益性的貨車公車上路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5-11 01:01:00
中南部很多地方的問題是除了城際交通可以養得起公車外其餘找不到一般民眾會去的節點這恐怕是更需要前瞻調整的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7-05-11 01:09:00
就是沒有人流沒有商業啊 要促進人流 前瞻實在要加入人行道但人行道一般城區道路太狹窄 不禁止汽車或機車 或減半 根本難一般恐怕要兩道縮減成一道才能有人行道人行道夠方便才會讓大眾運輸暢旺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5-11 01:19:00
不只道路問題 包括閒閒沒事的人沒有台北多所以白天客運都是靠免費老人撐很多其實都是長期資源不均產生的問題
作者: cjtv (小當家)   2017-05-11 01:53:00
推xx9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11 01:54:00
公路是強制向大眾收費,不管你有沒有用那條路如果每個市民統一收500元捷運稅,然後捷運就不賠錢了...?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5-11 02:11:00
你是不曉得汽車燃料稅與牌照稅是用來建設與維護公路的??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5-11 02:20:00
農夫是哪裡得罪你了?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7-05-11 02:52:00
因為馬路可以過貨。 鐵路公路航運海運是能載貨的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7-05-11 07:17:00
馬路可以: 1.行人走路 2.腳踏車 3.汽機車 4.架電線 5.鋪設下水道電信等管線 6.鄰路建築房子 ...所以不是沒有收費 是它產生的效益都從其他地方收取 ....
作者: bitchen0327 (辰)   2017-05-11 07:22:00
不曉得有沒有人把前瞻300多頁的報告看完,在城鄉建設裡面有提到要將人行道優化,雖然不太曉得到時候會有多少個縣市提計劃就是了。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5-11 08:05:00
農夫是哪裡得罪你了?
作者: Sunny821210 (鮮榨萊姆juice)   2017-05-11 09:38:00
農夫是在諷刺之前某個官員說的話吧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11 11:25:00
高雄蓋有夠多人行道 商業也沒比較活絡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7-05-11 11:58:00
古時候政府也沒蓋幾條馬路,房子也會自己長出來軌道建設是可以更有效地滿足通勤需求以這點而言,馬路和軌道建設在本質上沒有不同
作者: bboring (做不完的報告)   2017-05-11 12:18:00
要不然你就不要蓋馬路試試...這比喻好笑到爆
作者: windty (風)   2017-05-11 13:33:00
台北白天離峰時段老人遊客貢獻很多北捷就算離鋒人還是不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11 14:58:00
你有考慮錢坑與小賠的差異?道路各地都蓋得起,後續維護便宜。
作者: faunharu (Haru)   2017-05-12 17:38:00
原Po指的建設應該是指國道,中華民國很會蓋國道,鐵道幾乎都是日人留下的,現在蓋也只是做早該做的
作者: Chthonic (...)   2017-05-13 00:12:00
就像五楊高架建好後,人們享受它帶來的便利,而不再討論當初花了多少錢,這條路是否可以自負盈虧?事實就是這條路並不會為國庫增加任何收入(過路費並不會多收,因為車就是那麼多,只是車流密度降低),卻要花錢養護,但不會有人說五楊高架是賠錢貨,因為這沒有意義,它的效益就是讓很多路段不再塞車。公路不能用賺錢賠錢來論成敗,軌道為何可以用賺錢賠錢來論成敗,如果可以的話台鐵現況就是虧錢,代表台灣不需要台鐵這個賠錢貨,那台鐵關門好嗎?公路可以用邊際效益來論成敗,軌道可不可以?大眾運輸的習慣需不需要培養?愈來愈多人來台灣自由行取代以前的團客運具,需不需要更方便的大眾運輸把旅客拉到重要景點?減少私人運具的使用重不重要?搭配空污費燃料稅隨油徵收是否可以抑制私人運具上路的數量?我的意思是公路&軌道都不是蓋來賺錢的,是有需求才蓋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7-05-13 13:54:00
公路上面跑的車輛是使用者自己負責,軌道運輸要營業單位負責(而且還要折舊),像台鐵動不動就要花百億來購買新車公路只要鋪平柏油,軌道運輸還要鋪設軌道/架電線,動力來源要經營單位負責,公路上面的車輛汽油也是使用者負責公路的車輛使用者有需求才上路,軌道運輸有固定班次,不管有沒有乘客(就算空車載蚊子也要照跑)簡單說公路運輸蓋完一次,後續的養護成本沒有多少,但是軌道運輸不是蓋完就沒事,它有營運問題/折舊問題...以台灣高鐵來說,4000多億蓋的,每年營運成本+折舊合起來要200多億,以台64(興建經費426億)跟台65(興建經費309億)來說,高鐵只要4年的營運成本+折舊就可以蓋台64+台65了軌道運輸一玩就是幾十年...累積的營運成本+折舊 有多高不言可喻,尤其各地方都搞軌道運輸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