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18 18:34:44標題: 美施壓奏效 全球海運碳費延後1年再表決
新聞來源: https://netzero.cna.com.tw/news/202510180107/
中央社 綜合倫敦外電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今天投票通過,將全球海運碳費表決延後一年。在美
國施壓下,這項重大減碳措施未能在各國取得共識。
路透社報導,這項延後對歐盟及包括巴西在內等積極推動海運減碳、希望建立碳定價機制
的國家來說,是一大挫折。
世界兩大產油國的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這次在倫敦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會議期間,強烈
反對海運徵收碳費。經數日爭論後,沙烏地今天提出延後表決一年的動議,獲57票贊成、
49票反對的簡單多數而通過。
中國、希臘、塞普勒斯、日本與南韓等國之前都表態支持全球海運碳費機制。但在今天就
沙國動議投票時,中國投票贊成延後,其他幾國選擇棄權。
即使明年各國能達成共識,海運碳費何時能真正上路仍不明;原本國際海事組織的構想是
2028年開始對船舶碳排徵費。
國際海事組織推動「淨零架構」(Net-Zero Framework),盼減少全球海運的溫室氣體排
放,規範對大型船舶設強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超標船舶必須購買排放許可來抵銷
超額排放,並建立明確監管機制,促進替代燃料與降低船舶現代化投資的風險。
原本國際海事組織計劃今天於倫敦表決是否正式採納這項架構,但在沙國的動議通過後,
將延後一年再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呼籲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反對這項架構,還在社群媒體貼文稱華府「不
容這項全球性的綠色騙局稅,也絕不會以任何形式遵守」。
川普政府正尋求在全球海運扮演更主導角色,過去也曾利用關稅作為談判武器,以迫使夥
伴讓步。
國際海事組織擁有176個會員國,負責監管國際海運的安全並防止海洋污染。海運約佔全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目前約90%的全球貿易依賴海運。(編譯:陳亦偉)
───────────────────────────────────────
川普反對 海運碳費延後上路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9077907
經濟日報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
在美國總統川普揚言會盡一切手段抵制海運碳費後,國際海事組織(IMO)原定17日的表
決延後一年,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凸顯川普政府在擾亂國際氣候外交方面的努力,在第
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即將在下月於巴西舉行之際,也是多邊環境規範的一大挫
敗。
各國代表本周齊聚IMO的倫敦總部,討論是否要讓船舶開始為排放超標的溫室氣體付費,
但與會國家17日投票決定將該議題的正式表決延後一年。原先業界預期該規範會順利通過
,為航運業逐步告別石油主導燃料時代鋪路,並為氨等更乾淨的替代燃料開啟機會之門。
川普16日表示,他對聯合國旗下IMO要表決全球海運業徵收碳費一事感到「憤慨」,揚言
美國絕不會遵守,會盡一切手段抵制。因此,新加坡提議延後表決,航運大國希臘也規劃
由贊成改為棄權,就此埋下變數。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稱此舉是「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他呼籲各國響應
美方立場,在表決時反對這項全球碳費。
川普說:「我對IMO這周打算在倫敦通過全球碳費感到憤慨。美國絕不容這個針對海運的
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方式、形式遵守。」
海運業占全球碳排的1%以上,IMO推動「淨零架構」,目標在本世紀中達到淨零排放,預
定17日於倫敦表決是否正式採納這項架構。
淨零架構將對總噸位5,000噸以上的大型船舶,設定強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超標
船舶必須購買排放許可,來抵銷超額排放。目前全球海運業普遍支持這個架構措施,表決
時可望獲超過三分之二成員國的支持。中、韓等國已表態支持。但美國與巴拿馬則提出動
議要求暫停舉行會議。
川普政府已暗示,可能對支持淨零架構的國家採取報復性措施,包括關稅、簽證限制與港
口費用調漲等。
海運碳稅若通過,將是首次對溫室氣體排放徵收全球性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