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PEC會面 川普:將施壓習買美大豆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03 10:12:47
標題: APEC會面 川普:將施壓習買美大豆
中國報復關稅自2月起停購 已重創美國大豆農 貝森特則稱美中談判將有重大突破
新聞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1003000739-260301?chdtv
旺報 蔡宗穎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在4周後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場邊
會面時,施壓中國採購美國大豆,因為中國藉由停止向美國購買大豆的談判手段,已經傷
害美國大豆農。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日受訪時也表示,他預計下一輪美中貿易談
判將出現「重大突破」。
美國大豆外銷十分依賴中國,去年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大豆價值高達168億美元,然自2月以
來,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大豆,報復美國關稅措施,如今適逢美國大豆黃金銷售季,少了中
國此一大買家,為美國帶來不小衝擊。
川普和習近平在9月通話時確認,兩人將在本月底,10月31日至11月1日期間舉行的亞太經
濟合作會議峰會場邊會面,川普當時也表示,他預計在明年初時訪問中國,而習近平則會
在晚些時候訪美。
川普1日於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譴責,中國僅僅因為「談判」原因,而不向美
國購買大豆,這已經傷害到了美國的大豆農。但他也強調,美國已經從關稅賺取大量資金
,他會將其中一小部分拿來幫助這些大豆農,「我永遠不會讓美國農民失望」。
川普接著譴責前朝拜登政府表示,過去中國承諾向美方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農產品,尤
其是這些大豆,但「瞌睡喬」卻未落實這份協議。最後川普表示,他將在4周後和習近平
會面,屆時大豆將是兩人討論的一大重點。
作為全球最大大豆買家,中國對此類農產品的全球影響力甚遠,也同時利用這點作為對美
貿易談判的籌碼。早在今年2月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關稅時,中國就停止向美國
購買大豆,轉向自南美洲購買大豆。恰巧秋季又是美國大豆農的黃金銷售期,中國進口轉
向的策略對美國豆農影響更甚,尤其非常依賴農業的北達科他州,對美國大豆價格造成不
小壓力。
共和黨籍的北達科他州參議員胡文也坦言,他不認為中國有計畫恢復向美國購買大豆的期
程,美方應持續給予中方壓力,直到美國能夠銷售這些大豆,同時支持美國農民。他說,
中國現在的手段就是從南美洲進口大豆,並試著藉此在美中談判時,給美國壓力。
此外,根據美國農業部截至9月18日的統計,中國至今尚未向美國訂購任何大豆,這是自
1999年以來首例。去年中國有約20%的大豆自美國進口,為美國帶來約128億美元的收入
,占美國大豆出口收入總額的一半以上。但同年中國向巴西購買的大豆金額遠超美國,高
達360億美元。
對此,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則說,美中經濟和貿易合作的本質是互利雙贏,原則上
,中方希望和美國一起,落實彼此領導人在通話中達成的重要共識。
───────────────────────────────────────
貿易僵局未解 中國對美大豆採購5月以來歸零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020041.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大豆是美國對中國價值最大的單一出口商品,去年出口額達126億美元。但隨全美在秋季
進入大豆收成,去年佔美國大豆外銷52%的中國卻缺席,5月以來對美大豆採購還降至零。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回鍋後以關稅逼貿易夥伴談判
,在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中國也對美國大豆加徵達34%關稅,使得美國大豆價格失去
吸引力。
美國農民今夏期待川普政府能與中國達成協議,取消對美農產的關稅。美中官員在5月至9
月間已舉行4輪貿易談判,未來幾週應還會舉行另一輪,但大豆議題尚未取得進展,美國
農民也沒等到政府紓困。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大豆的新行銷年度從每年9月1日開始,然而中國自今年5月以來就沒
再購買美國大豆。美國農業部統計,截至7月,中國購買的美國大豆較去年同期減少51%。
雖然埃及、台灣與孟加拉等國向美國購買,但美國整體大豆出口量今年仍掉了23%。
美國大豆價格已持續低迷,過去一年大多維持在每英斗(bushel)約10美元,低於2024年
初的約13美元。
包括聯邦參議院農林業暨營養委員會(Senate Committee on Agriculture, Nutrition
and Forestry)成員、愛荷華州聯邦參議員葛拉斯里(Chuck Grassley)等出身農業大州
的政壇人士,都關切美中貿易爭端對農民的傷害,呼籲儘快達成協議。
川普今天表示,他計劃在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時,施壓對方採購美國大豆。
他在自家社媒「真實社群」( Truth Social)稱「我將在4週後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
面,大豆將是主要討論議題」川普上月說,將在10月底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
川普上週表示,他希望能用部分關稅收入補助農民。然而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當天在另一場會議卻說,政府尚未準備好對農民的紓困計畫,還說美國將透過
貿易協議開拓更多國際市場,美國農民不應再依賴「一個與我們價值觀不一致的國家」作
為主要農產買家,言下之意指的就是中國。
美廣新聞網指出,根據美國黃豆協會(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資料,中國是全
球最大的大豆買家,過去5年的進口量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總和。
在川普第一任的2018年美中爆發貿易戰前的7年間,大約60%的美國大豆是銷往中國,如今
北京已轉向南美購買大豆,特別是巴西。對直接將收成出口到亞洲的美國農民而言,在化
肥等成本日益高漲的當下,失去中國買家打擊不輕,甚至可能破產與農場遭法拍。
內布拉斯加州農民聯盟(Nebraska Farmers Union)主席韓森(John Hansen)日前在區
域大會時說:「這是我50年來見過最嚴重的經濟下滑。」
在內布拉斯加州肯納德(Kennard)已4代務農的湯姆森(Scott Thomsen)表示,中國今
年的大豆採購驟減很不尋常,「中國不買時,我們的價格就要跌」。
然而票投川普的湯姆森仍支持川普與中國的談判立場,「我投給他,是因我希望製造業能
重返這個國家。我希望有更多高薪工作、希望大家都過得更好。現在只是迎來長期利益前
的短痛」。(編譯:陳亦偉)
───────────────────────────────────────
《世界報》:美國的關稅政策反而成就了中國外貿
https://is.gd/W1h4Do
本期《世界報》在經濟版用整版文字介紹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何改變了全球貿易市場的格
局,其中有一篇以中國貿易出口為主題的深度分析文章,文章稱,儘管對美國出口大幅下
滑,中國的貿易順差卻朝着創紀錄的方向邁進,2025年很可能超過1.2萬億美元。
作者:左依(法廣)
這篇文章先是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儘管今年夏天氣溫格外炎熱,又有多個颱風登陸,但
中國商業之都的港口工作人員仍全力以赴,保障運營順暢。他們努力得到了回報。今年8
月,全球最繁忙的上海港完成了502萬標準箱的吞吐量,創下世界紀錄。這預示了中國正
朝着前所未有的貿易順差邁進,2025年底可能突破1.2萬億美元(約合1.023萬億歐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今年4月掀起關稅戰,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最高飆升至145%的六個月
後,當然目前已回落至57.6%,中國並沒有被打倒。特朗普試圖孤立中國的策略未能奏效
,相反,中國不斷加強與全球其他地區的經貿聯繫。
《世界報》稱,事實上,中國對外貿易唯一明顯萎縮的出口國就是美國。根據皮特森國際
經濟研究所的數據,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平均關稅為32.6%。今年8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下
降33%。但與此同時,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卻大幅增長,完全彌補了對美出口的下
滑。尤其是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23%,不過這也是因為中國想將這些這些國家作
為「跳板」,「繞個路」將中國產品轉口至美國。對歐盟的出口同比增長10%,這主要得
益於油電混合汽車的熱銷,這類車型並未被布魯塞爾在2024年10月施加的電動車關稅所波
及。中國對非洲的出口更是猛增26%。
然而,強勁的貿易增長也引發了各國的擔憂。中國商品正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大量湧入市場
,中國企業不僅自己利潤微薄,更是引發了激烈價格戰。比如印尼最大的紡織企業Sritex
今年3月因競爭不過中國企業而破產,導致超過1萬名工人失業。專家分析稱:「中國低價
商品的湧入對本地製造業構成了巨大壓力,他們無法比中國更高效或更大規模地生產。這
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興國家產業鏈升級。但與此同時,消費者卻樂於買到更便宜的產品
。」
許多政府在對待中國商品時都不得不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中國的報復。特朗普的關稅
攻勢反而加劇了這種顧慮。印尼在2024年還曾考慮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但如今面對
美國的關稅威脅,只能盡量避免與中國產生正面衝突。南非的態度也類似。面對美國可能
對其出口產品加征30%關稅的威脅,這個非洲強國不敢得罪中國。儘管中國汽車大量湧入
引發擔憂,南非政府仍選擇鼓勵中國車企在當地建廠,而不是對整車徵收高關稅。
特朗普的激進貿易政策甚至促成了中印關係的升溫。8月31日,印度總理莫迪前往天津出
席上合峰會,並公開強調與習近平的共識。儘管據彭博社報道,印度近期已收到約50起針
對中國、越南等國的反傾銷調查申請。與此同時,北京也加深了與巴西的合作。巴西同樣
深受美國關稅打擊,而中國則加大了對巴西農產品的採購,特別是大豆。為彌補不再進口
美國大豆的缺口,中國在2025年8月從巴西進口的大豆佔總量的85%,高達創紀錄的1220萬
噸。不過,巴西政府仍保持警惕,如果未來中美達成貿易協議並恢復美國大豆進口,巴西
可能成為犧牲品。尤其是在美國中西部農民日益焦慮呼聲漸高的情況下,不能排除這種可
能性。
接下來的幾周將決定中國是否真的要與美國決裂,還是僅僅是為了迫使美國在關稅或地緣
政治議題上做出讓步。
───────────────────────────────────────
維持對中55%關稅 美貿易代表:良好現狀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10010052.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貿易代表署代表葛里爾今天表示,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約55%關稅是一個「良好的現
狀」,但川普政府仍希望找出更多領域來讓雙邊貿易更自由地成長。
路透社報導,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的發言顯示,美中關稅停火期11月10日到期之前,川普無意立即採取行動調降對中
國商品的關稅。
葛里爾說:「如果諸位問總統,『我們跟中國有協議嗎?』他會說,『是的,這就是我們
的協議。我對中國商品徵收55%的關稅,這就叫協議。』所以,這就是一個良好的現狀」
不過,他表示希望繼續定期與中國官員舉行討論,力求建立更平衡的貿易關係,讓雙方能
夠增加「非敏感商品」領域的貿易量,例如美國農產品與中國消費性商品。他說:「我希
望與對方達成的狀態,是…雙方能以稍微更自由、更透明的方式進行貿易。」
葛里爾補充說:「但目前而言,這就我們的現狀。」他指的是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55%
關稅總稅率,這包括川普第1個總統任期內對中商品課徵的關稅,以及中國對美國進口商
品徵收的逾10%對等關稅。
假如美中官員未能同意延長現有關稅措施,11月10日後,美國對中商品關稅與中國對美商
品關稅將分別暴增至約145%及125%。屆時,幾乎所有美中貿易都將陷入停滯。
葛里爾表示,中方談判代表因中國在全球稀土礦產和磁鐵供應上掌握更多主導權,因而「
胃口更大」,提出了更多要求。
他也指出,這幾年中國在外交上展現出更強勢的「戰狼風格」,這種態度也逐漸滲入美中
經貿關係,使得過往偏重技術性的談判增添了「政治尖銳性」。
他說:「但我們正在努力克服,雙方也仍經常會面。」(編譯:蔡佳敏)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25-10-03 20:41:00
目前看起來是將維持現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