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10-03 08:12:41標題: 川普簽行政命令 防衛卡達安全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26555
自由時報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
以色列為打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高層,九月九日對卡達首都杜哈發動空襲,不
但引發國際譴責,亦使盟友美國不滿。白宮一日宣布,總統川普已於九月廿九日簽署行政
命令,承諾為中東關鍵盟友卡達提供類似北約盟邦的安全保證。
美以卡三方通話 同日公布加薩20點和平計畫
命令寫道,美國與卡達數年來因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軍事緊密關係結合在一起,「美國
應視任何對卡達領土、主權及關鍵基礎建設的武裝攻擊為對美國的和平及安全威脅」、「
在這類攻擊事件中,美國應採取外交、經濟,以及如有必要以軍事在內的所有合法且適切
措施,防衛美國及卡達利益」。
納坦雅胡致歉意 允不再攻擊卡達
簽署同日,川普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商談後公布針對加薩的廿點和平計畫。納坦雅胡也
在與卡達總理的三方通話中表達對空襲「深感歉意」,承諾未來不再針對卡達領土發動攻
擊。據美國網路媒體「Axios」報導,以色列空襲卡達惹怒華府,加上阿拉伯國家與杜哈
團結一致,川普遂掌握契機,說服納坦雅胡接受美方提出的加薩計畫。
卡達外交部聲明讚揚「歡迎美國總統所簽署之行政命,認同了對卡達領土之攻擊等同對美
國和平、安全之威脅」。
卡達安全保證與過往類似協議不同之處,在於這是美國向盟友承諾免受另一盟國的威脅。
卡達安全保證的用字遣詞具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條文風格,即便軍事行動應對的
承諾不如北約「第五條款」(集體防禦)強烈,仍使華府與杜哈關係達到不同層次。
川普繞過參院審查 未來履行難確定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所締結之協議或條約需參議院通過才具有法律約束力。川普藉由
行政命令提供安全保證,雖可繞過參議院審查,但未來總統也沒有義務履行,使得這項承
諾仍有不確定性。
卡達是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的重要盟友,在烏代德設有區域內最大規模美軍空軍基地。二〇
二二年被美國列入「非北約重要盟友」,允許杜哈得以取得美國研製的尖端武器,但不含
共同防禦條文。卡達王室還在五月贈與川普一架四億美元的奢華波音七四七作為總統專機
空軍一號之用。
不滿卡達與伊朗關係 保守派有疑慮
不過,川普向卡達示好可能損害保守派基層的支持。華爾街日報指出,部分共和黨人因卡
達與伊朗的關係對該國抱有疑慮;其他「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人士則不樂見與
卡達的關係深化或複雜化。例如卡達安全保證消息公布後,川普忠貞盟友、極右翼人士盧
默在社群媒體發文稱「我不想為卡達而死」。
───────────────────────────────────────
埃及、土耳其、卡達促哈瑪斯接受川普協議 以攔截氣候少女援助船隊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29850
三立新聞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20點和平計畫,明顯偏袒以色列,卻又威脅哈瑪斯必須3到4天內吞下。就
連與其關係密切的埃及、土耳其與卡達三國,也都施壓哈瑪斯接受協議。無獨有偶,白宮
1日公布川普的行政命令,當中美方保證會保衛卡達安全。另外,「氣候少女」童貝里參
與的民間救援船隊,還未抵達加薩,就被以軍攔下,船上約500人都被以方拘留。
三國促哈瑪斯接受協議
美國媒體Axios 9月30日引述兩名消息來源報導,埃及、土耳其與卡達敦促哈瑪斯,接受
川普的和平方案。這三國居中協調加薩衝突,與哈瑪斯關係匪淺,在以色列、美國與哈瑪
斯之間傳遞訊息。
知情人士透露,就在9月29日川普公布和平計畫的當晚,卡達總理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與埃及情報首長拉沙德(Hassan Rashad),將該
計畫傳達給流亡杜哈的哈瑪斯領導層。據悉兩人都極力說服哈瑪斯接受提案,穆罕默德還
稱這是其所能得到的最好協議,並強調根據他與川普的談話,他相信川普認真想終止戰爭
,而這是對哈瑪斯最強有力的保證。不過,哈瑪斯並未立刻答應,只說會以「真心實意」
加以研究。
第一次嘗試沒結果,隔天卡達總理再度造訪哈瑪斯,這次還找來土耳其的情報頭子卡林(
Ibrahim Kalin)陪同。會前他接受自家半島電視台訪問稱,他期待「所有人都能正面看
待這計畫,抓住機會結束戰爭」。
不過,和平計畫裏頭的條件,哈瑪斯實在難以下嚥。這些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加入的要求,比如以色列是分階段撤軍,但哈瑪斯卻得全面棄械投
降,這點哈瑪斯至始至終從未答應。另外,一些以方撤軍時程與條件的修改,就連阿拉伯
國家的官員都被惹怒,遑論要讓哈瑪斯接受。
川普給安全保證 納坦雅胡低頭道歉
卡達重拾協調人角色,積極促成加薩停火,一大原因也是因為沒了後顧之憂。在川普的和
平計畫公布當天稍早,川普與納坦雅胡,和卡達總理來了場三方通話,當中納坦雅胡放低
姿態,向卡達為9月9日空襲杜哈道歉。
根據白宮公布的紀錄,對於以方意圖斬首哈瑪斯,卻意外造成1名卡達民眾死亡,過程中
還侵害卡達的主權,納坦雅胡都表達了「遺憾」,並承諾未來以色列不會再有如此行動。
哈邁德·本·哈利法大學(Hamad Bin Khalifa University)的教授巴拉卡特(Sultan
Barakat)指出,納坦雅胡此舉「意義重大」。
巴拉卡特解釋:「卡達一開始就說,除非獲得公開道歉,否則不會再居中協調,而現在納
坦雅胡承諾不會再犯。」
不只納坦雅胡明確說不再打卡達,美國也給予卡達安全保證。10月1日,白宮公開了9月29
日川普所簽署的行政命令,白紙黑字表明,任何對卡達的「武裝攻擊」,視同對美國的攻
擊,美方必要時會採取軍事手段捍衛卡達的安全。
加薩苦難:以軍轟炸釀73死
協商加薩停火的外交努力仍在持續,但前景依然不明。川普已表示「沒有太多」協商空間
,但哈瑪斯對當中條款實在難以接受,希望加以修改,甚至可能拒絕。與此同時,以軍對
加薩的轟炸仍不停歇,人民持續受苦。
半島電視台10月1日報導,自從破曉,以軍的空襲就累積帶走至少73條人命,當中47人就
是在以方正在圍攻的加薩市。兩枚飛彈擊中加薩市東側一所從學校改建的避難所,裡頭躲
藏了數以百計流離失所的家庭,民防隊到場救援卻又遭另一場襲擊,不少救援人員受重傷
,還有人因此不治身亡。另外還有醫院遇襲造成6人喪命,多個社區遭鎖定轟炸,孩子成
了無辜亡魂。
氣候少女救援加薩:又再作秀?
同一天,「氣候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的國際民間船隊援助加薩行動,再度未
能突破以軍海上封鎖,以失敗告終。
船隊包括40多艘民用船隻,載了包括童貝里在內,約500名倡議人士。但他們還沒抵達加
薩,就在130公里外的外海遭以色列海軍攔截,船上人員被轉移居留在以國港口,預計贖
罪日後釋放他們,遣返他們回去各自國家。據組織船隊的團體說法,以方攔下了13艘船,
拘捕了201人,這些人涵蓋的國籍有37國。
船隊的團體指控,以軍在公海非法攔截登上船隻,過程中還動用水砲,觸犯了「戰爭罪」
,不過並未造成傷亡,對船上人員的拘捕則是「綁架行為」。團隊還加碼控訴以軍試圖擊
沉救生艇,但以方予以否認。
但童貝里等知名倡議人士,高調組船隊援助加薩的行為,也被質疑只是爭取曝光度的作秀
行為。先前一次相同行動,以色列同樣攔下他們的船,以方當時就挖苦,這是「名人的自
拍遊艇,這群人的表演已經落幕」。
───────────────────────────────────────
川普簽令助卡達防禦一切武裝攻擊 CNN探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https://www.upmedia.mg/tw/international/headlines/241398
上報 王能斌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簽署行政命令,將一切針對波灣國家卡達的武裝攻擊行為,視為對美國
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因此在必要時美方可動用軍力協防,形同單方面提供安全保障,對此
,有鑑於卡達角色的爭議與特殊性,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該命令簽署背後的原因
頗耐人尋味。
路透報導指出,根據白宮1日所公布的文件,顯示川普(Donald Trump)於9月29日簽署了
1份行政命令,向波灣國家卡達提供明確的安全保證,將任何針對卡達的武裝攻擊,視為
對美國和平與安全的威脅,因此美方將動用包括外交、經濟,甚至在必要時利用軍事手段
,捍衛美國與卡達的利益。
對此,卡達外交部同日表達歡迎的立場,強調這是兩國之間防禦以及其他合作關係獲得提
升的重大里程碑;報導則指出,在文件簽署當日,川普在白宮與來訪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
胡(Benjamin Netanyahu)會面,並且拋出加薩停火的提案,這項安全保障似乎是在以色
列對卡達首都杜哈(Doha)進行空襲,造成6名哈瑪斯(Hamas)官員喪命之後,川普最新
一波明確立場的表達。
由於長期以來,在華府推動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另一個波灣區域大
國沙烏地阿拉伯,也不斷尋求來自美方的類似保障,但迄今並未取得進展,因此在9月時
,該國與南亞核武國家巴基斯坦簽署了共同防禦協議,藉由外部勢力的引進,提升己身以
及區域的安全。
川普挺卡達疑似繞過參議院
不過報導也指出,川普透過行政命令向卡達提供安全保證,似乎意在繞過聯邦參議院對於
條約所握有的同意權,但行政命令隨時可被未來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廢除,因此有線電視新
聞網(CNN)指出,該命令簽署背後的原因似有值得探究之處。
報導表示,這項行政命令的措辭與北約(NATO)文件相似,在其憲章第5條之中,規定對
任何成員國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整體的攻擊」,因此各成員國「將協助遭到攻擊的一方或
是多方,採取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必要舉措』,恢復並且維持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
但北約集體安全構築於各方簽署的條約之上,川普則是透過職權提供單方面保證,由於美
國憲法之中明訂聯邦參議院對條約握有最終的決策權力,因此一旦美方必須依照行政命令
,動用軍事力量協防卡達,無疑將使美軍參戰一事繞過國會,形同川普再度挑戰三權分立
的極限。
此外,共和黨過去對於卡達的人權情形高度存疑,並且認為該國與包括穆斯林兄弟會(
Muslim Brotherhood)、哈瑪斯(Hamas)等恐怖組織關係緊密,且在今年稍早,川普接
受卡達餽贈的波音客機,未來將改裝成美國總統專屬的「空軍一號」座機,更是引發共和
黨人士的強烈批評。
根據2023年由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與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聯合執行的民調,美國民眾以及共和黨人士對於卡達的看法都偏向負面,且川普本人也
曾在2017年時,公開指控「卡達歷來都是恐怖主義的資助者,且著力甚深」,因此呼籲卡
達停止對於「極端意識形態」的資助。
此外,高舉「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立場,對北約集體安全承諾多有不滿的川普
,卻引用相同邏輯對卡達提供保障,在外界看來也並不符合其原則。因此,CNN認為川普
個人與家族,和卡達之間的關係似乎才是這紙行政命令存在的關鍵。就在今年4月,川普
旗下的集團宣布要在卡達建立高爾夫球渡假村,且卡達主權基金所持有的公司將提供運作
資金,雖然白宮對外否認其中存在衝突,但在利益高度相關的情況下,恐難杜外界悠悠之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