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基督徒的自由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3-03 10:54:22
※ 引述《neohippie (米國聖光肥魯八嘎囧)》之銘言:
: theologe先說第一因可以多元表述,然後現在改成第一因
: 是 arche。Aristotle arche啥時變成第一因了? 第一因概念
: 有類似 arche 不代表兩個一樣好嗎? 你以為找到浮木可以讓你
: 這個逆水的論述苟延殘喘喔?
你中文不好,不然以下這個連結就解答一切了
https://goo.gl/eZLq7u
"形而上學最典型的特徵是︰尋找一個所有自然現象的統一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又是整個地
超出了自然現象的。簡而言之,尋找世界的本源。而這個本源又叫「始基」(arche)。
亞里士多德曾在表示︰「因為,既然我們的事業是為了獲取知識,而在發現每一事物的為
什麼,即把握它們的最初原因之前,是不應該認為自己已經認識了每一事物的,那麼顯現
,我們就應該研究生成和滅亡以及所有的自然變化,並引向對它們本原的認識,以便解決
我們的每一個問題。」
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自然事物都為另外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事物產生,例如父生子,子又
生孫。所有自然事物彼此就構成一個嚴格的因果鏈條。但這個因果鏈條又不可無限地向後
和向前延伸,因為無限是不能被設想的。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定存在一個「第一因」
(prima causa),這個「第一因」能夠產生他物,但自身不為其他事物所產生,如若不
然,它就不是「第一因」,而且在「第一因」之前,不存在任何事物。亞里士多德對這個
「第一因」賦予很多名稱,例如實體(希臘︰ousia/拉丁︰substantia)、神、不動的
推動者(unmoved mover)等等。。由於形而上學關注世界的起源與如何變化,亞里士多
德把探討萬有原理的學問稱為「第一哲學」(first philosophy),這個名稱足以顯示形
而上學的高貴。
[...]
康德的批判哲學,啟迪了後來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無論是費希特的「本源行動」(
tat-handlung)、謝林的「絕對同一體」(absolute identity)抑或是黑格爾的「絕對
精神」(absolute geist),它們的共通點,在於它們在各自的理論體系之中都作為世界
的基礎、本源。他們三人都認為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應該由一個基礎開始,經過發展,
再回到原來的的起點,完成一個循環的閉合。起點即終點,精神由頭到尾貫穿整個過程的
,就是一個嚴格的體系。嚴格而言,本源和過程看似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但在他們三人看
來,本源和過程都是同一的:本源是尚未展現的過程;過程是展現中的本源。對於本源、
基礎的堅持與追尋,對人們的科學認識、指導政治、倫理生活、審美都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意義。"
要瞭解第一因的概念,要先回到arche的概念,
就是對「萬有原理」/世界的本源或基礎的探討;
哲學為什麼要讀哲學「史」,
因為各種概念都是有脈絡關係,
這在哲學裡稱為「概念史」的研究。
: ※ 引述《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之銘言:
: : 因信稱義,對於馬丁路德的意義,跟對於天主教、東正教的意義不太相同;
: : 天主教、東正教背後有一個「使徒統續」的概念,
: :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 : 脫離這個「使徒統續」,天主教/東正教根本不知道新教的「信心」到底是什麼東西。
: : 但這部份協同書就有詳細說明。
: : 當然,例如基督教要義、西敏信條等等改革宗文獻,也有談因信稱義,
: : 但整個「配套」或「系統」是不同的。
: : 要去抽象化地分拆協同書、西敏信條等等,
: : 以符合你的三層區分,
: : 那是因為你不是路德宗或者其他這些重視信條的教派。
: 所以我的論述還是一樣,泛基督教有共通的中心教義,不是啥真理各自表述,
: 你的論述沒有支持點。
你一下說路德宗的第一層跟天主教的第一層各自表述,
一下又說不是啥真理各自表述,
你弄得我好亂阿:p
: : 「表面」多元必定是成立的,
: : 你自己都說路德宗的第一層是OOXX,
: : 天主教的第一層則是PPQQ;
: : 暫不論拆開分解比較後是否還是「多元」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