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為什麼要閱讀文言文經典?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0-10-02 11:04:04
我任教的大學國文課程,一般來說是以研讀「經典」為中心。雖
然現在有愈來愈多學校將國文課改為實用導向,著重在訓練職場上的
溝通、表達能力,但我認為傳統的國文課還是有其價值。經典通常以
文言文書寫,不少學生對於文言文都感到頭痛,因為這不是日常生活
熟悉的語言;且不明白學習這些古老的作品究竟有什麼意義,畢竟古
人的生活經驗和環境距離現在已經很遙遠。要接觸這些作品,坊間也
有很多白話翻譯可參考,閱讀起來更省力迅速。
其實白話翻譯不能直接取代文言文本身,閱讀文言文不僅僅是了
解文字的意義,更要去揣摩、體會文字背後隱含的「韻味」;或者說
意義和韻味兩者不能分開,我們是先感受到整體的氣氛,在感性的基
礎上,才能準確理解、把握到文字的意義。白話翻譯雖然可以將意義
的傳達轉換成現代人容易理解的形式,但背後的韻味會改變或遺漏掉
。這就像我們看日本動畫,只要翻譯正確,中文配音並不會影響對劇
情的理解,但許多觀眾還是喜歡聽日文配音,因為閱讀、觀看時的感
受是不同的,不是說中文配音不好,而是日本人的創作用日文才能傳
達出原味。
所謂的經典,就是能夠跨越時空限制,觸碰到深層的人性情感,
感動不同世代無數人的作品。深層的人性情感往往是曖昧朦朧的,不
容易用語言文字說清楚,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解讀觀點,由此形成對
經典的種種詮釋。經典總是有豐富的內涵可以挖掘,白話翻譯只是展
示出其中的某些面向而已,其意義是有限的,如果只看某一家的註解
翻譯,思想就會受到侷限。直接閱讀文言文則不受此限制,甚至在讀
完以後,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詮釋(當然詮釋得好不好還是要接受檢
驗,不能瞎說)。
關於經典的實用性,其實這種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人一天
要接受的資訊太多了,對於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和自己的生活沒有切
身相關的文言文會不感興趣也是正常的。換個立場想,如果現在要我
去學三角函數、微積分之類的學問,我恐怕也是一頭霧水。但人之所
以為人,其可貴之處就在於不受個人生活經驗的制約,如果只懂得求
生存、填飽肚皮,跟動物也沒什麼不同。宋儒陸象山說:「宇宙內事
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來
。象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事情都和自己有關,人在吃飽飯以後,自
然會想要去探索更廣大的思想和歷史領域,了解有這麼多不同的想法
觀念和人生經驗,豐富自己的精神、心靈世界。通過研讀經典──在
歷史上影響力最深遠,對人性的探索最深刻的作品,就是開發、拓展
視野的最好方式。
作者: Duke390 (士之心)   2020-10-07 03:13:00
推,文言文有其韻味,並不能純粹靠翻譯詮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