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薩戒「發心儀軌」12 佛法最究竟的果位

作者: ykkdc (ykk)   2023-03-15 14:41:58
摘自:2012年 菩提道炬論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三)2012年10月2日 上午
佛法的總義分三乘,三乘就是聲聞乘、獨覺乘以及大乘。
在三乘裡面,唯有一乘才是究竟之乘,這一乘是什麼呢?就是大乘。當然也有另外一
派的說法,說是究竟三乘,雖然有講法上的不同,如果是以佛的究竟意趣來講的話,究竟
一乘而已。
最究竟的果位,唯有大乘果位,才叫做究竟的果位;聲聞和獨覺的果位,並非是究竟
的果位,因此只有究竟一乘,並沒有究竟三乘。
大乘究竟目的就是一切遍智(或稱一切遍知),也就是了解所有的一切,這個就是大
乘最究竟的目標。
如同唸《心經》的時候會唸到:「爹雅搭、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
薩婆訶」,中文是少了「爹雅搭」這句話,直接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爹雅搭」的意思雖然中文沒有,但是以藏文、梵文來講的話,就是「如是」的意思
。在此的「如是」指的是什麼呢?
也就是說我們現有凡夫的心,雖然被煩惱障礙等等給覆蔽了,可是我們知道不應該保
持現狀;
我們要為他人而著想、我們要真正的去利益到他人,透過了大乘教法的薰陶,我們了
解到,唯有利益他人才是最究竟的快樂之道,因此想盡辦法幫助他人、利益他人。
如果我們真的要去幫助他人的話,必須要了解他人的想法、他人的根器、他人的所需
,必須要知道眾生的根器是什麼。
所謂的「根器」就是說,他人的想法、或者是適應他的程度、或者他想要的是什麼?
透過這種根器上的認知,我們才有辦法對他說出他需要的法,才有辦法真正的救到他人、
利益到他人。
所以不了解他人根器的話,是沒有辦法圓滿他利的,為了能夠圓滿他利,我們必須要
知道所有眾生的根器為何,這是先決條件,否則沒有辦法圓滿他利。
為了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根器,他人真的想要什麼,什麼法才是最適應他人的,必須
要了解的關係,因此大乘修行者,最主要要追求的目標就是一切遍智。
要知道所有眾生的根器,為什麼呢?為了利益他人,為了能夠真正幫助到他人,呼應
他的程度的情況下幫助到他人。
所以大乘修行者們,為了能夠真正利益到他人、圓滿他利的事業,所以大乘修行者認
知到一點事實,就是我必須要了解所有眾生的根器,我必須要了解他們所想要的是什麼,
什麼樣的法才是最符合他們的所需,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到他們。
所以一切遍智,對一個大乘修行者來講的話,是相當、相當重要的,因為沒有這個就
沒有辦法利益他人。
所以「為利有情願成佛」,這種「願成」,願得到一切遍智的這顆心,如果能夠自然
任運產生的話,這時候叫做大乘資糧道者,正是《心經》裡面的第一 個「揭諦」了。
《心經》裡面的第一個「揭諦」,我們講「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
提薩婆訶」。
第一個「揭諦」意思就是說「你去吧!」去哪裡呢?從未獲得大乘之道的現有凡夫,
讓自己獲得了、或者去到了大乘資糧道,所以「去吧!」這是第一個「揭諦」。
再重覆一次的話就是說,想要利益他人「為利有情願成佛」,在此的「佛」最主要指
的是一切遍智,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這顆心,自然任運產生的時候,就進入大乘資糧道了。
>>>>>
[1] 總攝一切佛教宗義的佛教內道四部宗義當中,對於究竟三乘與究竟一乘的承許差別:
1.承許究竟三乘者,有三:小乘宗義的毗婆沙宗、小乘宗義的經部宗、大乘宗義的唯
識宗當中承許阿賴耶識的唯識宗。理由:小乘入無餘涅槃後心識斷滅無法回小向大成佛。
2.承許究竟一乘者,有三:大乘宗義的唯識宗當中不承許阿賴耶識的唯識宗、大乘宗
義的中觀自續派、大乘宗義的中觀應成派。理由:一切有情的心識不會斷滅究竟成佛。
[2] 大乘行者發起菩提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