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薩戒「發心儀軌」-8 五十一心所:欲心所2

作者: ykkdc (ykk)   2023-03-13 08:02:42
: 摘自:《心類學》21 單元:五十一心所 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 首先,略述第二類,五種別境──欲求、勝解、念、定、慧之中的第一種別境「欲求
: 心所或欲樂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 什麼是欲求心所或欲樂心所的定義或性相?──凡是緣著自己所思惟的事物或對境,
: 具足生起欲求心所的不共作業者,就是欲求心所或欲樂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 或說,凡是緣著自己所思惟的事物之義,而生起欲求心所或欲樂心所的作業者──即
: 由思惟彼義而生欲求的心所,就稱為欲求心所或欲樂心所。
* 我們覺知的心、心所,五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週遍一切補特伽羅都有。
例如,我們凡夫補特伽羅心續中,具有五種別境心所的心所法;補特伽羅佛聖者的心
續中,同樣也具有五種別境心所的心所法,然佛聖者的心續中已斷除貪等煩惱的心所法。
五十一心所,是以凡夫補特伽羅心續中具有的心所法而言,凡夫覺知的心、心所,如
<百法明門論>提到,具有五十一種心所法。
然而,聖者覺知的心、心所,不具足五十一種心所法。例如,補特伽羅阿羅漢聖者、
補特伽羅菩薩聖者、補特伽羅佛聖者,已斷除煩惱者,五十一心所就要扣除掉煩惱心所。
聖者心續中不具有煩惱心所,聖者的覺知具有的心所法,例如:五十一心所當中--
十一種善心所、五種遍行心所(作意觸受想思)、五種別境心所(欲勝解念定慧)。
佛聖者的身語意三門當中,內心意識已成就正等覺(一切種智)的覺知,佛的正等覺
的覺知具有的心所法,例如善心所、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於一切種智的覺知都是有的。
例如,佛成就十八不共法的功德,其中,「佛欲無減」的功德--菩薩成佛後,佛因
大悲心的緣故,欲以善業利益眾生的欲求,沒有絲毫減少,佛的覺知具有這樣的欲心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