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阿闍世王懺悔往生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2-12-23 18:04:04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43經第7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9/21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與一千兩百五十位具足六大神通的阿羅漢弟子一起暫時住在古印度的羅
閱城耆婆伽梨園林中,在這些弟子中,只有一人不是阿羅漢,那就是只有初果成就的阿難
比丘。
某日,阿闍世王在七月十五日布薩僧自恣的當夜,夜伴明星,眾星拱月,一輪明月照
大地。他對月光夫人說:「今天是農曆十五日月圓之夜,月光極為清明,我們該做些甚麼
以度此良宵?」
夫人提議說:「今天十五日說戒之日,不如我們觀賞歌舞伎樂。」
可是,阿闍世卻提不起勁,完全沒有興致。
阿闍世王又問他的長子優陀耶太子同樣的問題,優陀耶太子提議:「不如我們召集四
種軍隊去討伐異邦,凡是不歸順我國的外敵異國,我們就去攻伐他們。」
阿闍世王仍不滿意,又問另一位無畏太子同樣的問題。
無畏王子建議:「我聽說不蘭迦葉大師明諸算數,兼知天文地理,眾人所宗仰,不如
去跟他請教,聽他開示極妙之理。」
阿闍世王仍不滿意,轉問須尼摩大臣同樣的問題。須尼摩提議去參訪六師外道之一的
阿夷耑大師。
阿闍世王仍不滿意,又問婆沙婆羅門同樣的問題。婆羅門建議去參訪六師外道之一的
瞿耶樓大師。
阿闍世王還是不滿意,又另一大臣摩特梵志同樣的問題,梵志提議去參訪六師外道之
一的波休迦旃大師。
阿闍世王還是不滿意,又問索摩典兵師同樣的問題。索摩建議去參訪六師外道之一的
先畢盧持大師。
阿闍世王還是不滿意,又問最勝大臣同樣的問題。最勝建議去參訪六師外道之一的尼
揵子大師。
阿闍世王依然不滿意,他認為這些所謂的六師外道大師都是一群浪得虛名的愚惑之輩
,他很失望,轉而問名醫耆婆伽王子同樣的問題。
耆婆伽隨即上前單膝跪在地上,他提議:「如來近在不遠之處,他目前與一千兩百五
十位弟子一起暫駐在貧聚園中。如來就像明光,具一切知智,無所不知,通曉三世事,靡
不貫博,我相信佛陀一定能為陛下解惑,使陛下 然自悟。」
阿闍世王聽到耆婆伽的建議之後,歡喜踊躍,善心於此時生焉,隨即稱歎耆婆伽:「
善哉!善哉!你的建議真好,我現在身心極為焦慮、懊惱,因為我無故殺我父王,這一份
罪惡感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經常想:『到底誰才能寬慰開解我的心?』。如今你的建議
正合我意。」
於是,阿闍世王向耆婆伽說了以下的偈語:
「今日極清明,心意不得悟,汝等人人說,應往問誰義。
 不蘭阿夷耑,尼揵梵弟子,斯等不可依,不能有所濟。
  今日極清明,月滿無瑕穢,今問耆婆伽,應往問誰義。」
耆婆伽也以偈語回應阿闍世王:「聞其柔軟音,得脫摩竭魚,唯願時詣佛,永處無畏
境。」
阿闍世王又以偈語回覆:
「我昔所施行,於佛無益事,害彼真佛子,名曰頻婆娑。
  今極懷羞恥,無顏見世尊,汝今云何說,使吾往見之?」
阿闍世王的意思是說他犯下殺父的滔天惡業,遭人神共棄,他實在無臉去參訪佛陀,
他不知該拿甚麼理由去禮見佛陀?
耆婆伽又以偈語回答阿闍世王:
「諸佛無彼此,諸結永已除,平等無二心,此是佛法義。
 設以栴檀香,以塗右手者,執刀斷左手,心不起增減。
 如愍羅云子,一息更無二,持心向提婆,怨親無有異。
  唯願大王屈,往覲如來顏,當斷其狐疑,勿足有留滯。」
耆婆伽的意思是要阿闍世王寬心,佛陀對一切蒼生平等無二,對於提婆達多的慈悲與
對於出家前的親生兒子羅雲尊者完全一樣,他請阿闍世王把握時間,不要再躊躇不前。
阿闍世王終於下定決心,對耆婆伽王子說:「好吧!你趕緊替我準備五百牙象車隊,
五百牸象車,點燃五百盞車燈。」
耆婆伽允諾:「是!陛下!」
耆婆伽王子已備妥一切,阿闍世王帶領隨從軍隊往梨園的方向前去,由於當時是夜晚
,一路上杳無人煙,阿闍世王原本就生性多疑,他的政敵與仇家也多,所以一路上他心驚
膽跳,不斷環顧四週查看有無刺客埋伏。
阿闍世王疑神疑鬼地問耆婆伽王子:「你是不是打算暗殺我?你是不是在附近有安插
刺客?」
耆婆伽不斷安慰阿闍世王:「陛下請放心,絕對沒有這種事。請陛下只管前進,如來
就在不遠的前方。」
但阿闍世王猶如驚弓之鳥,依然惴惴不安,他又問耆婆伽:「你是不是設下陷阱陷害
我?為什麼如來有一千兩百五十位弟子,我卻聽不到一點聲音?」
耆婆伽回答:「陛下,請不要多想,如來的弟子恒入三昧禪定,無有亂想,因此沒有
聲音。請陛下安心前進吧。」
阿闍世王一行人終於抵達目的地,他下車步入門講堂前,默然而立,觀察諸聖眾,還
顧四周,他問耆婆伽:「如來在何處?」
當時園內的一切聖眾盡入炎光三昧禪定,因此身上都發出神奇的禪定之光,禪光照亮
整座講堂,靡不周遍。
這時,耆婆伽即時單膝長跪,伸出右手指向如來的方向說道:「那位就是如來,他坐
在正中央,如日披雲。」
阿闍世王問耆婆伽:「哦!甚奇!甚特!這些聖眾心定如此,但不知為何有此光明?

耆婆伽解釋:「那是因為他們的禪定之力,所以才會放出這些神奇的光明。」
阿闍世王又說:「如我今日觀察聖眾,極為寂然,但願我兒優陀耶太子也當如是寂然
無為。」
於是,阿闍世王雙手合掌,謙恭地自稱說:「唯願世尊能接見我。」
世尊聽到阿闍世王的祈請,說道:「歡迎光臨!陛下!」
阿闍世王聽到如來的聲音,極懷歡喜。阿闍世王隨即走向佛前,跪在地上,五體投地
,以兩手置於如來的腳上,自稱說:「唯願世尊當見垂愍,接受我的悔過。我的父王無罪
,我卻殺害了他,唯願接受我的懺悔,今後不再犯錯,自當改往修來。」
世尊說:「現在正是你悔過的好時機。凡人處世,有誰能無過呢?可貴的是有過能自
改者,這才是人上人,我法極為廣大,你應把握時機懺悔。」
阿闍世王頂禮如來之後,起身坐在一旁,他問佛:「我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如來,不
知可否賜教?」
佛陀說:「有疑難者,就把握時機儘管提問。」
阿闍世王問:「這個世上真的有現世報嗎?如果於現世造福德善業,今生可以獲得現
世善報嗎?」
佛陀回答:「這是一個好問題,長久以來大家都有這個疑問,在我回答之前,容我先
請問你可曾拿這個問題請教過別人?」
阿闍世王回答:「當然有!我問過六師外道每一個大師同樣的問題。我先問不蘭迦葉
大師,他回答我:『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世間無阿羅漢等成就者。』。
我覺得他答非所問,進一步追問他到底有沒有現世報這回事?他直接回答我:『沒有。』
。這就猶如有人問什麼是瓜?對方卻回答那是李子,根本是雞同鴨講,指鹿為馬,答非所
問,我便心想:『這個梵志根本就甚麼都不懂,胡說八道,浪費我的時間。』。世尊!當
時的我按耐住脾氣,不然我真想砍斷他的頭顱,我不發一語,隨即將他給打發走。
後來,我又問阿夷耑大師同樣的問題,阿夷耑回答:『若於江左殺害眾生,作罪無量
,沒有任何的罪過,亦無惡果報。』。世尊!當時的我心想:『我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現
世報?此人竟然跟我胡說八道,鬼扯一通。這就猶如有人問什麼是梨子?對方卻回答那是芒
果。』。我當下轉身離去。
我又問瞿耶樓大師同樣的問題,他竟然回答我:『就算於江右邊造諸無量的功德善業
,也沒有分毫的善報。』。此人的回答也讓我很失望,於是我掉頭就走。
我又問波休迦栴大師同樣的問題,他說:『唯有一人出世,一人死,一人往返受其苦
樂。』。唉,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我問他有沒有現世報這種事情,他卻跟我胡扯什
麼生死。我一樣轉身離去。
我又去問先毘盧持大師同樣的問題,他說:『過去者已滅,更不復生;當來未至,亦
復不有;現在不住,住者即變易。』。天哪,我的問題是有沒有現世報?他竟然跟我鬼扯
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我一樣轉身離去。
我又去問尼揵子大師同樣的問題,他跟我說:『無因無緣眾生結縛,亦無有因、亦無
有緣眾生著結縛,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我心想,這個梵志真是愚惑,不別真偽,猶如
瞎子沒有視力,答非所問。我一樣轉身離去。
現在,世尊!我也以同樣的問題請教您,這個世上到底有沒有現世作福德善業,在今
生就能看到現世善報?懇請世尊演說其義。」
世尊說:「陛下!我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解答您的問題。陛下!您可有頗受您欣賞
的屬下?」
「當然有。」
「假設這名屬下為您長年賣命認真工作,您會不會給他賞賜呢?」
「當然!我一定會論功行賞,給他應得的福利,不令他心中有怨。」
「同理可證,由此可知,現世作福德善業可於今生現世得受善報。陛下!您既處高位
,恤民以禮,如果有人民對國家社稷有大功績,您會不會賞賜給這個人民?」
「當然!世尊!如果這個人真的對國家社稷有大貢獻,我一定會給他高官厚祿,讓他
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由此可知,昔日出身極為卑微的人,因為他對國家社稷不斷累積功德,因此他能得
享殊勝的榮耀與福利,這不就是現世作福業得受現世善報的證明?」
佛陀又說:「這個於社稷有功之人,經過幾年之後,他來跟陛下提出一些請求,陛下
會答應他的請求嗎?」
「隨他所願,我都會答應。」
佛陀說:「假設這個於社稷有功之人想要辭職,他要剃除鬚髮,穿著三法衣,出家學
道,修清淨行,陛下會答應嗎?」
「當然,我一定會答應。」
佛陀又問:「假設陛下日後遇見這個出家的比丘在我的左右,陛下會有何反應?」
「我一定會對他承事供養,並隨時禮拜。」
「這不就是現世造福得受現世善報的證明嗎?假設這名於社稷有功之人,出家之後持
戒完具,無有所犯,陛下會如何對待他?」
「我一定終生供給他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等一切民生所需,令其不虞匱
乏。」
「這不就是現世造福得受現世善報的證明嗎?假設此人已作沙門,斷盡一切煩惱,成
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己身作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
有。陛下又會如何對待他?」
「一樣!我一定終生供給他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等一切民生所需,令其
不虞匱乏。」
佛陀說:「這不就是現世造福得受現世善報的證明嗎?假設此人陽壽已盡般涅槃了,
陛下又會怎麼作?」
「我一定於四道十字路口建造大舍利塔,兼以香花供養,懸繒、幡、蓋,對其舍利子
禮敬。」
佛陀說:「這不就是現世造福得受現世善報的證明嗎?」
阿闍世王對佛說:「感恩世尊!我從世尊的譬喻中已找到我要的答案了,今日世尊重
演其義,自今爾後信受其義,唯願世尊接受為佛弟子,自皈依佛、法、比丘僧。我今再次
懺悔,如愚、如惑,我的父王無過,我卻謀害了他。我今以身命自皈依三寶,唯願世尊除
其罪愆,演其妙法,長夜無為,如我自知所作罪報,無有善本。」
佛陀說:「這世上有兩種人,可以因無罪而過世,他們死後如屈伸手臂的瞬間得以轉
生至天界,這兩種人分別是:一、從不造惡業,努力修善業;二、雖曾造過惡業,但知過
能改,並廣修善業。以上這兩種人死後都會轉生於天上,亦無留滯。」
這時,世尊說了以下的偈語:「人作極惡行,悔過轉微薄,日悔無懈息,罪根永已拔
。」
佛陀又說:「是故,陛下!當以正法治國,莫以非法誤國,自古以來凡以正法治國的
明君,死後都會轉生至善處天界,他們雖然過世,但都會名留青史,留芳百世,為後人及
歷史所稱頌。因為這些明君受到後人的歌功頌德,因此這些明君凡所生之處,都將增長壽
命與福祿,不會發生中夭的現象。是故,陛下!當發歡喜之心,皈依佛、法、聖眾三寶。
就是這樣,陛下!當如是學習。」
當佛陀說完之後,阿闍世王隨即從座位起身,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足,然後
起身離去。
就在阿闍世王離去不久,佛陀告訴諸比丘:「假設阿闍世王沒有殺害其父王,那麼剛
才他就會在聽法的過程中得證沙門初果,在四雙八輩之中,亦復得賢聖八品道,除去八愛
,超越八難。雖然如此,他依然非常幸運,他已獲得無根之信。是故,比丘!你們都應為
有罪之人促使其成無根之信。我在此宣告,我在家弟子中得無根信者,當屬阿闍世王。」
在場的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開釋,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https://i.imgur.com/gJqmOFW.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