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打坐的一些疑問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0-22 09:18:07
※ 引述《JacobBaker (God of Mixed-Signal)》之銘言:
: 一直以來打坐就有一些疑問想上來請教各位先進
佛法修習禪定止觀,發心意樂、觀修內涵、修習所為等,皆不同於一般世間的打坐靜坐。
上坐修習禪定止觀,其中安止(奢摩他)的前行資糧、正行等,分幾個段落。
首先是修止的資糧:
CBETA B10,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四〈奢摩他〉
諸瑜伽師(註)先集資糧,即是速易成止之因。其中有六:
一、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易於獲得,謂無大劬勞得衣食等。處所賢善,謂無猛
獸等凶惡眾生,及無怨等之所居住。地土賢善,謂非引生疾病之地。伴友賢善,謂具良友
戒見相同。具善妙相,謂日無多人夜靜聲寂。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處,易得賢
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
二、少欲,不貪眾多上妙衣服等事。
三、知足,雖得微少粗弊衣等,常能知足。
四、斷諸雜務,皆當斷除行貿易等諸惡事業,或太親近在家、出家,或行醫藥、算星
相等。
五、清淨尸羅,於別解脫及菩薩律,皆不應犯性罪、遮罪,破壞學處;設放逸犯,速
生追悔,如法悔除。
六、斷除貪欲等諸惡尋思,於貪欲等當修殺、縛等現法過患,及墮惡趣等當來過患。
又生死中愛、非愛事,皆是無常可破壞法,此定不久與我分離,何為於彼而起貪等?由是
修習,能斷貪等諸惡尋思。此如《修次中編》之意,於《聲聞地》應當廣知。
如是六法能攝正定,未生新生,生已不退,安住增長因緣宗要。
尤以清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
善知識敦巴云:「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
言資糧者,即前六法。
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修次初編》云:「若能不著利等諸欲,善住尸羅,
性忍眾苦,勤發精進,速能引發正奢摩他。故《解深密經》等,亦說施等為後後因。」
《道炬論》云:「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經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故真欲修
止、觀定者,應勵力集《聲聞地》中正奢摩他十三資糧,極為主要。
第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一、加行;二、正行。今初
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又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自體,為菩提心之
支分。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0-22 12:15: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