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蕅益大師說故事《見聞錄》(終)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8-03-30 17:28:18
  (安徽)九華山澗多產石雞(蛙類),形似蝦蟆而大,味勝家雞。每有上司過縣,必票(大
量)取之。偶一夜,莊人以火照巖,舒(伸)手探取,被石雞咬住兩手,死不可拔。直至五更
,聞寺鐘聲,石雞各似合掌念佛之狀,莊人乃得脫手。
  (安徽)池州府有一人,恆(長期)誦《三官經》。流賊臨城,其人夢三官告云:「汝前
世曾殺一人,今來報讎,不可免矣。」驚懼而醒,復加懇禱。又得夢云:「往業難逃,豈
能曲(勉強)救?但汝夙冤名朱七,騎紅馬,明日必來。汝可跪於門前,口稱朱七將軍饒命
。彼或問汝,何故知我名字?卽以兩夢告之可也。」次日果於門前見有騎紅馬者,跪稱「
朱七將軍饒命」。賊聞驚異,問知其故,遂憮然(音五,悵惘)若失,置之不殺而去。
  釋復禮,訪知友(後)歸九華,夜夢黃冠羽流(戴黃冠的道士)三人奔求救命,旁有同衣
(僧人)詆(譴責)之。次日,行路見一童子,手提三鱔,肥大異常,(於是)買放井中。旁有
一釋(出家眾),痛加訶罵,謂不宜放入於井。方悟夜夢卽此三鱔云。(已上六事俱釋隆仁
說)
(安徽)徽州商人程伯鱗,久居揚州,事觀音大士甚虔。乙酉夏,北兵破揚城,程禱大
士求救,乃得夢云:「汝家共十七人,餘十六口俱不在劫,惟汝在(劫)數,不可逃也。」
程旣醒,又復懇禱,仍得夢云:「汝前生殺王麻子二十六刀,今須償彼,決不可逃。汝當
分付(吩咐)家中十六口並(皆)住東廂,汝獨在中堂俟(等候)之。勿併(一齊)遺累家人也。
」程頷之(音漢,點頭瞭解)。
越(過了)五日,北兵扣門,程卽問曰:「汝(莫)非王麻子乎?若是王麻子,可來殺我
二十六刀;若非王麻子,則本無怨,不須進門。」兵云:「我正是王麻子。」程遂開門納
之。兵下馬驚問:「汝何以知我姓名?」程具(詳細)以兩夢告之。兵歎曰:「汝前世殺我
二十六刀,我則今世報汝。我今殺汝,汝於來世不將又報我乎?」乃以刀背斫(音濁,砍)
程二十六下而宥(音又,赦免)之。(程伯鱗後來)攜其家屬同至金陵(南京)。
(完畢)
==
「往業難逃,豈能曲救?」
「汝家共十七人,餘十六口俱不在劫,惟汝在數,不可逃也。」
一個人遇難遭害,均是在劫在數,沒有冤枉的。
冤冤相報,唯一方法只有徹底看破、放下。
第二則只講到朱七將軍「遂憮然若失,置之不殺而去。」
可是最後一則王麻子卻更有慧根,瞭解到冤冤相報何時了,
於是象徵性地用刀背砍二十六刀,然後真正從心裡放下,讓冤仇從此勾消。
回過頭來說,當業報現前的時候,
三官神君教給池州府人免難的方法,
可是觀世音菩薩卻教程伯鱗居士「今須償彼,決不可逃。」
並不是觀世音菩薩不慈悲,而是觀世音菩薩要教程伯鱗居士,清楚覺悟地面對業報。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業報現前,佛弟子應該要清楚覺悟地面對,坦然接受,
而不是想方法逃避,停留在消災免難的層次。
感果之時,安然順受,毫無畏縮,這就叫明因識果。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8-03-30 18:16:00
看那麼久,感覺一堆真是路邊社故事,大師哪來那麼多閒功夫到處去親歷?不過見聞錄,聞說就算數了...-.-
作者: yaqqq (^^)   2018-03-30 21:1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riveror   2018-03-30 23:52:00
阿彌陀佛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18-03-31 06:49:00
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3-31 14:5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01 21:53: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8-04-06 12:25: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