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469(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8-06 17:46:20
(續:【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從這經文上、註解上,看到佛菩薩、看到祖師大德慈悲心切,恨不得幫助我們個個往
生,皆大歡喜。縱菩薩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當明信矣」,這是勸導我們。《鈔
》的意思很謙虛,沒有做決斷。「據筆者意」,這個筆者是黃念祖老居士,「鈔中兩說均
是」,說得好,「其一者,我等雖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實發起菩提心,即是初發心菩薩」
。什麼叫菩提心?我相信有極樂世界,不再懷疑,我發願求生淨土,這一念就是菩提心。
為什麼?你發願求生淨土,就是發願作佛去了,到極樂世界就保證成佛。成佛幹什麼?成
佛普度眾生。所以,真正發心求生淨土,就是真實發菩提心。這個就是《華嚴經》上所講
的初發心菩薩。你還沒有到極樂世界,還沒離開六道輪迴,大家已經稱你是初發心菩薩。
而你自己也肯定,我真發心了,我不是假的,不是騙人的。
  「《論註》云: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
,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永遠有佛,不會間斷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佛的家
,佛常住的地方。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是現應化身,釋迦牟尼佛現的應身,有佛、有菩
薩用化身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像《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說的,他四十多歲的時候發心朝
五台,將朝五台的功德迴向給他媽媽。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見文殊菩薩,
拜了三年,沒有相當的毅力做不到。
  當中有兩次生病,都在曠野,沒有村莊的地方,生病怎麼辦?遇到一個乞丐,乞丐看
到老和尚病倒在地上,照顧他,幫助他找草藥,把他治好。他問這個乞丐的名字,乞丐告
訴他,他姓文,文章的文,吉祥的吉,文吉。問他住在哪裡?他說我家就住在五台山,他
說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第二次生病又遇到他,也都是把他治好的,所以他很感恩。到五
台就問大家,你們知不知道有個文吉,要飯的?沒有人知道。到五台山頂文殊大殿,拜完
佛,向大眾請教,你們有沒有認識五台山有個文吉,乞丐?裡面有人告訴他,那是文殊菩
薩,你肉眼凡胎,你不認識。他恍然大悟。這個化身,兩次生病,跟他相處一個月的時間
,不會錯。菩薩常在世間,遇到有災有難的人他來幫助,應化身。
  所以只有極樂世界是如來常住,是他的道場,他雖然分無量身,化身,到十方世界去
教化眾生,他的本身在極樂世界,如如不動,在講經教學。「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
各得解」,這個,描寫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堂,再好不過了。所以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我們做得到,我們遇到學佛的人,都勸他往生極樂世界,好!他已經修別的法門了,對
他讚歎,他不想改變,我們不破壞。到他哪一天感覺到,這個法門沒有把握,有這麼一個
念頭起來的時候,就可以勸他放棄,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有把握,海賢老和尚是好榜
樣,這個好。
  「淨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我們依教奉行,自己修這個法門,
也勸別人修這個法門,大家認真努力,沒有第二個念頭,決定得生,好!我們再看下面經
文,淨業行人,若發如是心,亦即是初發心菩薩。這個心沒有發,不能稱菩薩,發這個心
就是菩薩,為什麼?這個法門保證你一生成就。你現在雖然不是真菩薩,是準菩薩,穩穩
當當,你一定到極樂世界去作菩薩去了。「天臺謂別教之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沉浮無
定」,像棉花棉絮一樣,在空中隨著空氣上升下降,不定。「是故初發心菩薩,實有退墮
之患」,這個要知道。心發了,過幾天忘掉了,毛病習氣全出來,怎麼辦?「其二者,彼
謂縱說」,意思是講,「縱然真是菩薩,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
疑」。這兩個說法,念老肯定不相違背,「並不相違」。
  「大利者,即經中真實之利也」。所以會集本明顯給我們標出來,這個法門有三個真
實,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千萬不能錯過。底下接著說,「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
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個經上講三個真實,
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地球上七十多億人,幾個人遇到?幾個
人有緣見到這個經本?不容易遇到,難值難見。下面這是比喻,「如優曇花,希有出現」
。曇花一現,說明曇花開的時間短,而且都在半夜。花開完了就開始凋謝,到第二天早晨
花就枯了,希有出現。「今者難逢能逢,難聞能聞,而不信受,辜負佛恩,故云為失大利
也。」真的。
  下面是念老的話,「況此淨土法門,一乘願海」,一乘就是無上乘,超過大乘菩薩,
直接成佛的大願,「六字洪名,信願持名」,你就能證得不退轉。你看你三樁事情,第一
個信,決定不懷疑,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持名,老老實實念這一句佛號。海賢
老和尚的好樣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歲,二O一
三年往生。沒有老苦、沒有病苦、沒有死苦,這三樁事情最難得的,遇到這三樁事情,這
叫大福報,沒有老苦、沒有病苦、沒有死苦。如果不生極樂世界,他不是念佛,決定生天
。什麼是真正的福報?這三樣是真正的福報,老沒有老苦、沒有病苦、沒有死苦,自在往
生,難得。
  所以說,「是乃真實利中之最真實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於此不信,永失大利
」,那就太可惜了。如《千手經》裡面所說,「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
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就是見不到三
寶,跟佛沒有緣。「是明疑惑為大損害之義。」那反過來,像《十往生經》裡頭說的:「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
。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念老將《十
往生經》裡頭這段經文,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樁真實的事情,你要真信、要真願、
要真念佛,就有二十五位護法菩薩,日夜不斷的照顧你。誰看到?誰知道?這樁事情如果
你問海賢老和尚,他一定告訴你是真的不是假的。他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二十歲出
家,師父就把這句佛號教給他,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念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念佛念了九
十二年,他可以給我們作證。
  這二十五位菩薩護持這個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護法神保佑你。「若人若非人不得
其便」,這一句很重要,這是什麼?冤親債主。這一生跟人結怨,過去生生世世所結的冤
親債主,他來找你,他找你報復你,你這麻煩大了。有二十五位菩薩保護你,他們不敢近
你的身邊。我們自己修行,要將自己修行功德常常迴向給這些人,化解這個問題,冤家宜
解不宜結。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這底下說,「行住坐臥,無問晝夜,常得安穩」。「是
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從,祈慎思之」。我們這個路怎麼走?我們要依什麼人?找個靠得
住的人依靠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這部《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的真身。
  下面又給我們說疑謗,疑謗的人不少,他的結果怎麼樣,這兒有。這個經上又說,「
於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由是謗正法故
,是人現身之中,來致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聾盲瘖啞。水腫鬼魅,坐臥不安。求生不得
,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
。你說多可憐。「久後得出,在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極苦」,這是還債。「後得為
人,常生下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那就是永遠不能超越六道輪迴,
這個多苦。「是故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為什麼?怕他們造業,造重業,我們希
望度他,最後把他送到阿鼻地獄,那就錯了。阿鼻地獄裡面壽命多長?這文講得很清楚,
八萬大劫,真可怕!
  「旁引兩經,深顯疑信雖只在當人一念之間,但所種禍福,懸隔天淵,歷劫無盡」,
這指世間。「故云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後頭就是為這一句。總而言之,這一句話重
要,要常常記住,不要忘掉。明是有智慧,信是不懷疑,諸佛確實有無上智慧、有無量智
慧。更要相信,我們的緣分多難得,得到這個緣分,多麼歡喜、多麼榮耀。只要依教奉行
,這一生等於證無上菩提。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
。若有如是等人,我從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常令是人無病無惱。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7-08-06 20:3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7-08-06 21:31:00
正信發願正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淨土。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17-08-07 07:09: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8-07 16:54:00
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9 16:12:00
阿彌陀佛
作者: kobe880083 (阿呆楓)   2017-08-09 19:30: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