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469(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8-05 21:55: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三四頁第一行,從開解看起:
  「開解者,心開得解也。歡喜者,聞法契會,自然歡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曇鸞師云
:即得如意,還同三輩生者。具諸神通,遍供諸佛,於諸功德,隨意修習,具如彌陀本願
。」這一段文,上一次,昨天,看錯行漏掉了,這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什麼原因?人老
了,所以說老糊塗了。確實,上一次我在台灣,老同學聚會,徐醒民老師、江逸子老師,
也多時沒見面,大家聚在一起,談到老了。徐醒民今天九十歲,江逸子也八十歲了,告訴
我,提筆有忘字。從前老師說過,李炳南老居士,老師老的時候,九十多歲的時候,他走
的時候是九十七歲,時間過得很快,現在輪到我們這一輩了,確實有提筆忘字。經本翻開
看錯行,自己沒覺察到,以後同學們要提醒我,真的錯了行了,要馬上告訴我。這一段我
們還是要把它補出來。
  上面,引號裡頭是經文,這個經文要從前面的意思來,實在講從一O三三頁倒數第三
行,「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一句經文。這是說「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
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經聞法。久久,也要經過一段時間
,真的開解了。開解是什麼?對於佛不懷疑了,對自己有信心了,這兩個很重要。他就能
夠見佛聞法,也有像三輩往生的菩薩一樣,有能力、有神通「遍供無數無量諸佛」。這是
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比十方諸佛剎土都還要超過。因為極樂世界往生的這些人,他們
能分身、能化身,分多少身、化多少身,能力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分無量無邊身。
  這個世間,統指諸佛剎土來說,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已經修行成佛的,人數無
量無邊,不是數字能夠說得出來,無量無邊。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有這個能力
,不是自己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讓你得到,有這麼大的能力。所以極樂
世界圓滿成就就特別容易,除了聽阿彌陀佛講經之外,你能分無量無邊身,能到十方諸佛
剎土供佛,供佛是修福,聞法是修慧。每一尊佛講的經不一樣,你把諸佛如來所講的一切
經,不止一部《大藏經》。一部《大藏經》是釋迦牟尼佛一尊佛,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現,
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典,今天翻譯成中文,稱之為《大藏經》。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
很有限,怎麼能跟極樂世界比。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十劫,他說多少經?
這十劫當中,一直到現在,十方諸佛說了多少經?只能說無量無邊,無有數量。這是什麼
?這是佛的智慧。當然,你的疑惑斷盡了,對於諸佛如來的智慧再不疑惑,你見到了,親
自聽到了,親自接觸到,不是聽人說的。
  所以曇鸞法師說,即得如意,還同三輩往生者。在極樂世界五百年,我們人間五百年
,花開見佛,花一開見了佛,就跟三輩往生完全相同。三輩往生的人有智慧,對佛的圓滿
大智深信不疑,有神通,自行化他,至於圓滿。在極樂世界,無論是智慧、神通、道力,
都可以說隨意修習。詳細的你就看第六品,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佛說的,阿
彌陀佛親自說的,世尊釋迦牟尼佛,我們沒聽到,釋迦牟尼佛聽到了看到了,佛的天眼、
天耳,佛的神通,參與這個大會,為我們轉述的。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聽釋迦牟尼佛說的
。釋迦牟尼佛是親耳所聞,親眼所見,不再懷疑了。
(c)勸知疑信利害
  下面這一段,「勸知疑信利害」。這段經文不長,我們看經文:
  【汝阿逸多。】
  阿逸多是彌勒菩薩。
  【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阿逸多』,就是慈氏,彌勒菩薩。「釋尊重喚其名」,叫著他
的名字,叫著他的名字就是有重要的開示,叫他注意聽。另外有一個意思就是,「警醒大
眾,專心傾聽」。『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這個地方要注意,信佛無上智慧,同時要相信自己,自己自性跟諸佛一樣,具足無上
智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並不是指我們在外。我們本來跟佛一樣,
絲毫欠缺都沒有,現在是不是?答案告訴你,是,只是你現在迷了。怎麼迷了?你有懷疑
,不就是迷了嗎?很現實的。給你講你不敢接受,不敢相信:我怎麼能跟佛比,佛太偉大
了,我們算什麼!殊不知同一個性。我今天這個身相,居住這個環境,是自性變的;阿彌
陀佛的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的,同一個性。變出來的相不一樣,那是緣不相同。
  佛疑惑斷乾淨了,貪瞋痴慢疑全沒有了,連習氣都沒有,所以他現出來的境界叫一真
法界。我們今天住的這個法界叫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四聖法界加上六道輪迴,叫十法界。
為什麼會這麼複雜,這麼多的法界?皆是緣不一樣。前世修的十善,簡單的說,修五戒、
十善,這一生得人身。他只要到人間來投生,出生了,肯定是前世修的五戒、十善,不是
這個緣,他不到這來。如果上品十善,到天道去了。到天道,大家的緣還是不相同,所以
天有二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殊勝。這麼個道理。
  經上這些話,念老引用這麼多的經論來做註解,幫助我們起信,所以應當要相信,不
應當再懷疑。這是佛的意思、祖師大德的意思、念公黃念祖老居士的意思,我們要感恩。
  「至於菩薩何有疑惑」,凡夫有,有疑惑,菩薩也有嗎?有。所以經文上,「疑惑於
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菩薩也不例外。權小菩薩,《華嚴經》上所講的十信位的
菩薩,沒見性,所以他對於這個法門不相信、不接受,佛才說八萬四千法門。如果都能相
信,釋迦牟尼佛省事,不必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講這一部經不就普度了嗎?這是真的不是
假的。為什麼講這麼多?這個法門不相信,講八萬四千,八萬四千真有,不是假的,確實
有八萬四千。八萬四千再延伸就是無量,法門無量誓願學。對什麼人說的?普遍對遍法界
虛空界一切眾生說的,不是為一個人。換句話說,佛有無量法門,眾生無量,佛法無量,
只要契機,你就得度。機緣不同,所以說這麼多法門。
  佛在此地最重要的意思,是勸導我們,要像大菩薩一樣,像彌勒,等覺菩薩,後補佛
。佛的法運過去了,將來接著到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的,就是彌勒。彌勒是後補釋迦牟尼
佛佛位,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
  《無量壽經鈔》裡頭所說的:「大乘凡夫名菩薩歟?或是縱說。縱菩薩生疑惑者,可
失大利。」這個大利,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是菩薩,生疑惑心,不相信,不到極
樂世界去完成學業,全都是失掉大利,大利是指這一門。真難信,我對於佛在經上講的,
這個法門易行難信,我深有體會。年輕的時候廣學多聞,去學習大經大論,這個法門,最
早懺雲法師介紹給我,我沒學;第二次,李炳南老居士,三次勸我,我沒接受,我跟他學
《楞嚴》、學《華嚴》、學《般若》。甚至於老師我記得最後一次介紹給我的時候,自古
以來多少比我們智慧大的,比我們德行高的人,晚年都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給我們做出
榜樣,我們就可以試試看,如果有,那多幸運,沒有就算了。說出這樣的話來勸我,我還
是疑惑,不能接受。
  一直到我八十五歲那一年,也是講到這些地方,認真反省,八十多歲了,住世不久,
把來生很認真的來思考,來生怎麼辦?如果不能修行證果,肯定還是搞六道輪迴。搞六道
輪迴,我有把握生天,我一點都不懷疑,出不了輪迴。輪迴路險,天上壽命長一點,天人
也造業,也有迷惑的時候,那時候怎麼辦?所以想起過去老師對我那麼關心、那麼勸導,
我就接受了。《無量壽經》也講過幾遍,淨土五經都講過,所以不想再搞輪迴。娑婆怎麼
比也比不上極樂世界,應當要去。一生沒有遇到緣,那是沒辦法,業障太重;遇到緣而懷
疑,我們對佛智不懷疑,對自己懷疑。除了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要想脫離六道
輪迴,脫離十法界,這是一條康莊大道。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這個事大,不能不當真。所
以,把大經大論統統放棄了。現在網路、電視裡播出去的,都是從前講的。佛經有個好處
,聽不厭,學不倦,要努力。
==
自古以來多少比我們智慧大的,比我們德行高的人,晚年都修念佛法門求生淨土,
給我們做出榜樣
「輪迴路險」
讀過《地藏經》的人一定都知道,裡面有一段,就是講地藏菩薩如何一次又一次,
指點誤入歧途的眾生,不要再走這條路,前途很恐怖。
這條路不只是指三惡道的路,只要在輪迴裡,三惡道絕對有份。
所以這條路是指輪迴的路。
「輪迴路險」。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7-08-05 22:24:00
信願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8-05 22:28: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7-08-06 20:4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9 16:09: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