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3 16:39:55太上感應篇 (第二十三集) 1999/6/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023
各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十三句: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
這兩句是鬼神鑒察這一段的總結。昨天說到「灶神」,《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灶神
給他說的幾句話很值得我們警惕,他所犯的毛病,也正是我們現前自己所犯的毛病。自己
犯的毛病自己確實不知道,總以為自己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都是對的,別人都是不對
的,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這在佛法裡面就是迷惑顛倒,佛經上說到嚴重的地方,一闡提,
這就是一闡提。一闡提是梵語,意思是沒有善根,佛菩薩都不能救他,他不知道回頭,不
知道覺悟。這種原因要怎麼樣消除?我們冷靜的去思惟,依舊還是要讀書,不讀聖賢書怎
麼可能覺悟?迷,說實在的話,就像泥坑一樣,愈陷愈深,不容易出來。讀聖賢書,天天
親近聖賢,長久薰習,慢慢就會覺悟。這是中國自古以來,老人為什麼叫小孩要念聖賢書
,要讀佛經,道理在此地。俞淨意能夠回頭,還是過去讀古書的底子厚。今人跟他說這些
話,他為什麼不能回頭?他沒有這個底子,這是我們深深覺悟到的。
灶神說他,「你的意惡太重,專務虛名。」說的話很多,那都不必講,這兩句話是重
點,你所行的善做得很多,都不是真的,沽名釣譽。所以他說,「天地鬼神天天在鑒察,
天天在看著你。你在鬼神面前的禱告,好像也很懇切,也有那麼一點誠意,可是你處事待
人接物與你在天神禱告並不相應。」天神慈悲,中國過去,這一般念書人都相信有玉皇大
帝,這是其他宗教裡面講的上帝。他說上帝命令這些鑒察世間善惡的鬼神,到這兒來看你
,看你多少年來沒有做一樁真正的善事。你所做的善事是附和別人的,換句話說,別人不
做,你絕不會主動去做。看你在私居獨處的時候,看到你的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
、高己卑人念(高己就是自己很高,瞧不起別人)、憶往期來念(想過去,希望將來)、
恩仇報復念。他說你這些妄想雜念太多了,說不盡!這都是意惡。這種意惡固結在你心中
,天地鬼神已經記錄在檔案裡面很多了,你逃禍且不暇,你到哪裡去求福?
這幾句話說了之後,俞淨意這才是當頭一棒把他打醒了。他跪在灶神面前(灶神是示
現一個人身),他說你一定是神仙,你對我知道這麼清楚。求他幫助,求他救援,他還有
一念這個心。現在人聽到這個絕不理會,也不會相信,你迷信。自己以為頭腦是個科學頭
腦,世間人所不及,他怎麼能接受?現在人改過難,太難!他有一念悔改之心,灶神來幫
助他,教他從今而後,凡是貪念、淫念、客氣念、妄想雜念,一概把它收拾得乾乾淨淨。
前天你們聽到悟正師報告他弟弟往生,他的修行過程沒講清楚,昨天補出來了,我還
沒聽。可是他的父母告訴我,他在修行過程當中,一天難得說二、三句話,家人跟他打招
呼說話,他都拒絕,「不要跟我說話」,用心專到這種程度。這就是他往生的祕訣,他心
定了,他萬緣真的放下。《彌陀經》上講的時間比這個更短,你們大家都念得很熟,「若
一日、二日到若七日」。有沒有七天念佛成功的?有,《淨土聖賢錄》上有記載,《往生
傳》上也有記載。真肯回頭,徹底放下,這個人就能成就,所以這個法門殊勝到極處。
我常常勸諸位同學們,我們修行第一要存好心,心裡面純善無惡,惡念、惡事、惡人
都不可以放在心上。專門看別人的善處,專門看別人的好處,我們這一生就生活在純善無
惡的環境當中。不要說其他的成就,你的心情多麼愉快,多快樂!每天想別人的壞處,記
別人的冤仇,你這一生生活在極惡劣的環境裡面,你活得好痛苦,活得好辛苦。由此可知
,苦樂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不是別人加給你的,是你自己的念頭轉變出來的。懂得這個道
理,為什麼不把念頭轉成佛念?念念念阿彌陀佛,念念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雖
然沒有到極樂世界去,現前就生活在極樂世界。現前我們心情是生活在極樂世界,壽命終
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萬緣要放下。
龐居士教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無事不是說我們什麼事都不
做,那你又把意思會錯了。什麼事情都照做,心裡頭決定沒有牽掛。無事是講心無事,不
是說身無事,身沒有妨礙,《華嚴》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麼東西是障礙?
心裡頭念頭是障礙。所以你看看,俞淨意在傳記裡面說到,他言也善,行也善,意不善,
所以那個行善、言善都不生效,都變成虛偽的,假的不是真的;如果是心善、意善,那是
真善,這是善惡的根源。灶神勉勵他先要存好心,存一個純善之心,然後隨分隨力去做好
事,你力量能做得到的盡量去做,做的時候要做得乾乾淨淨,絕不求果報。為了果報去行
善,你的意已經不善,為什麼?有條件的。無條件的善是真善,不求果報的善行,果報最
殊勝。不求名,不求利養,什麼都不求,全心全力的幫助別人,能夠捨己為人。事情不管
是難易、不管是大小,要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的去做。真正力量做不到的,做不到的我們
要有這個好心,所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念心就有感應,這一念心果然真純,諸
佛護念,龍天善神來幫助你。換句話說,增加你的力量,使你的願心能夠圓滿,你不是為
自己,你是為眾生,你是為佛法。
我們曉得,我們自己過去生中沒修福,這一生當中不知道惜福,不知道修福,而在糟
蹋福報。可是目前我們這個生活還能過得去,諸佛菩薩慈悲,還常常給我們示警,來示現
警惕我們,來示現勉勵我們,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增長信心。有一些護法菩薩,幾乎每個地
方都有,來給我說要送土地給我、送房子給我、送錢給我,這都是諸佛菩薩加持的。我可
以接受,但是接受了有什麼用處?覺得沒用,於是我都謝謝,謝絕了。這裡頭有個什麼訊
息,你們諸位能不能覺察到?有一個強烈的訊息,只要我們需要,助緣立刻就現前,這是
提供我們強烈的一個訊息。今天我們真的有三百人、五百人真正修行,一個大道場立刻就
現前,幾百人住的地方、幾千人住的地方,不要操一點心。這些訊息來告訴我們這樁事情
,我們要不辜負佛菩薩,要不辜負這些護法的長者們,就要加功用行,認真努力。發心要
幫助我們的人,都是誠心誠意,不是虛偽的,我們還要希求什麼福報?沒有必要了。我們
一心一意為佛菩薩工作,為一切眾生服務,你只要堅持這個理念,認真努力去做這樁事情
,決定不自欺、不欺人,一切助緣自然成就。
那正是像俞淨意回過頭來之後,他能夠依教奉行,他深深了解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
,所以「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這兩句話要緊,他能夠改變他的命運就是這兩
句話。動,起心動念為眾生、為佛法,為自己,一念不生,老實念佛。他活到八十八歲。
生了四個兒子,死了三個,有一個從小就不見了,從他行善之後,這個兒子是不期而遇又
找到了。他的小兒子是小的時候去玩,上人家的船上,結果船開走了,以後就被人家當作
人口賣掉。還算不錯,被一個太監買去了,這個太監也非常之好,太監沒有兒子,買了幾
個小孩當作自己的兒子,將來養兒防老。以後俞淨意做了官,功名也成就了,行善積德,
把業報整個轉過來了。就去拜見這個老太監,老太監叫他收養的幾個年輕人跟他見面。他
一見面,看到一個跟他的兒子面貌很像,但是很多年沒有見面,就問他的名字,你是哪裡
人?這小孩就說出來,他馬上就流眼淚。他說「你腳底下是不是有兩個痣?」脫下來一看
,果然沒錯,真的是他的兒子。這個太監就把這個小孩送給他。以後也讀書,也成名了。
他這個小孩也生了不少小孩,兒孫滿堂。善有善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俞淨意公遇灶
神記》,我曾經詳細講解過,好像有錄音帶。
在結論裡面,這個人的過失的大小、輕重,都有鬼神在做記錄,都有檔案。諸位要曉
得,閻羅王那裡有我們詳細的檔案,四王天那裡也有我們詳細的檔案,忉利天那個地方也
有詳細檔案,這真的不是假的,絕不是嚇人的。我們起心動念都在檔案裡頭,你往哪裡逃
?你逃不掉的。所以從前念書人相信這些事情,起心動念他會收歛;現在人,真的是迷惑
顛倒,胡作妄為,不知道果報的恐怖,不知道起心動念之可怕。大的惡『奪紀』,「奪紀
」是減壽,紀是十二年,你的壽命減少十二歲。可是你修善積德,增紀,增一紀就是你的
壽命增加十二歲,增二紀那就增加二十四歲,這個我們在古書裡頭常常看到。小惡『則奪
算』,「算」也是減損你的福報,減損你的壽命。從這一段話裡面我們就曉得,一個人一
生、一身、一心、一家、一個地區,都有天地鬼神圍繞在我們的周邊。古聖先賢、諸佛菩
薩無非是教我們斷惡修善,尤其是慎獨,獨是自己一個人相處的時候。人多,顧到面子,
總是要裝模作樣,沒有人的時候原形畢露,這是最可怕。能夠獨居一室也沒有一絲毫欺罔
之心,沒有一絲毫不善之念,這個修行才有根基,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好,今天時間
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