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初果與初地的差異?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2:53:37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引述《Sorahane (空羽)》之銘言:
: : 大德可參考《金剛經》:
: 大乘密乘經典並非真是佛說,而是後世編造。
您有這些疑惑其實是很正常的。
這不怪誰,沒有對與錯,相信您的分析也是很辛苦認真去整理。
懷疑大乘,其實最大的問題點,不在於經典,而在於人心,
因為,很多人打從心底不相信這世界上有這種人格特質,菩薩。
什麼是菩薩 ? 什麼是成佛 ?
這種人格特質,這些人發起了 大悲心,菩提心,不惜一切要救度一切眾生的心。
這種心境,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如同要去救被惡火困住的父母孩子一樣強烈。
這種人格特質,會自我要求到圓滿,一點錯誤都不準犯,都要修正。
為什麼要提這點 ? 心境。
一個真實俱格菩薩心的聖者,他們不會欺騙眾生,也沒理由去編造經典,更不會假佛說。
這句話,如果能有少分體會,將心比心去體會,對大乘的疑根大概就會去掉一大半了。
因為,他們有羞恥心,他們有責任感,他們會把最真實最正確的,認真負責傳承下去。
這群人,無論大小乘經教..
他們都會去學習、分析、判斷、比較、實證,甚至於世間法也要通達。
因為只有通達一切法,理解最正確最精準饒益眾生,成就眾生的方法,才能救眾生出苦,
這種智慧,叫作 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當中,沒有分別心,只有大悲菩提心。
他們,是來救人的,他們連最圓滿的佛果都只視為幫助眾生的手段,都 "不住",
何況一般的四禪八定境,更不會以此為足,停步不前。
所以,他們才能夠謙下的和光同塵,卑下的服務眾生。
懂得他們的心境,就會對大乘有信心了,因為大乘經典,是這些人格操守的人傳述的。
願您有緣生起對大乘的信心。
有本書叫《入菩薩行論》有興趣可以去翻翻看,我當初邊看,眼淚有沒有掉下來忘了 ~
那時才懂,原來這是菩薩心,菩薩的行持。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1-05 23:09:00
恭敬觀世音菩薩。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8-11-05 23:23:00
菩提之心,自覺覺他,利己利人,非常崇高啊。不過小弟我比較接近世尊剛成佛時的想法,世人難以教化,佛法難懂難修,算了還是涅槃好了。想要渡化眾生也是眾生願意給你渡啊。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多少人歸依、證果、解脫呢?和印度總人口相比應該只有九牛一毛吧。到了現代大家也沒信心了,都說是末法時代,沒人可以依教奉行證果解脫。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37:00
菩薩的特色在於廣大的波羅蜜累積量 但你誤把菩薩時還比不上證得阿羅漢果智的佛(與阿羅漢)的慧觀角度內容錯解 而amidha則是在慧觀角度予以釐清~但你沒懂結語:正本清源之道是理解"Samma-Sam-Bodhi的修行者"菩薩跟阿羅漢比的不同角度的長處與短處 立論才精準~北傳太急就章想拉高菩薩果位境界以批判聲聞 結果自以為跟聲聞不同的修行境界 不是比聲聞四果高 毋寧不同處是相關境界是連初果都不及的僅是四禪八定層面世尊身為摩訶薩時還沒證得阿羅漢果智因此無法被稱為阿羅漢此時(當然未證果的)菩薩的觀智程度不及阿羅漢這還是正確理解下的菩薩~北傳版52階菩薩則如ami所言信口開河粉碎虛空叭啦境界 其實根本只在四禪八定層~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3:00
請問什麼是粉碎虛空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5:00
世尊從摩訶薩時禪坐於菩提樹下最後證得最高階的阿羅漢果智而取得阿羅漢稱號~北傳板胡吹的粉碎虛空云云號稱比阿羅漢果智更殊勝 問題是世尊就是證到最高階的阿羅漢果智階 北傳認為阿羅漢之上還有更高階觀智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7:00
如果大乘佛經當中有提到粉碎虛空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7:00
例如幾地幾地的粉碎虛空叭啦 那麼是欺負佛陀所證的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5 23:58:00
還請C大幫小的貼一下網址。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8:00
成佛的阿羅漢果智還沒有後世北傳僧人寫偽經所胡吹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5 23:59:00
高超囉?如果我們拋棄成見用智慧一思辨 就知正知為何amidha這幾篇文就在說這個~粉碎破碎什麼碎只是語病~你的觀點若牴觸佛陀的觀智修行 你說的就不是正知~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1:00
希望有明確的佛經出處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3:00
你搜尋作者amidha他寫了很多文章引證佛經出處~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3:00
小的沒看到粉碎虛空的出處~滿好奇,虛空要如何粉碎 ~呵呵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4:00
只是你回覆他文章時偏偏刪除他引佛經的部份因此漏看呵呵 你自己看本標題前幾篇amidha的文章 以他引的內容為準 至於粉碎破碎什麼碎你認為抓到這些爽也隨你~語病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07:00
不認為是什麼語病,只是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形容詞~例如 : 明空之空。<==這又是什麼 ?很抱歉,我真的沒讀過。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11-06 00:09:00
你的立論違背佛陀所證最高阿羅漢果智情況故你為謬見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22:00
您看a大那篇描述的,粉碎虛空,然後證見空無邊境。不覺得這段話很矛盾嗎 ? 前面粉碎虛空..後頭又證得空境 ? 這 ??所以我才好奇a大的這些想法是從哪部大乘經看到的。還有一段,"念念照見究竟法相生滅,就是念念不住"。念頭相續已經屬於五蘊的行蘊了~a大自己說,念念不住,換言之,已經屬於捨離諸行的程度對照南傳十六觀,這最低也是行捨智的程度了。a大很多解釋,我感覺兜不起來。所以,sorry。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8-11-06 00:48:00
粉碎虛空聽起來很像手遊的名字。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1-06 00:50:00
粉碎虛空,是我故意問的...XD其實空哪需要你粉碎,真正粉碎的是對外境的 "執念"外道之所以修到最高定境還沒辦法出三界,就是執念沒斷~心經怎說 :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執念斷了,就出三界輪迴了。不會有a大說的有去執著什麼識無邊境。這些都是誤解大乘滅境,其實大乘息心不滅境。止息妄想、分別、執著心。連念頭都不住,自然不會對三界有所愛取,既然無愛取,也不會感招來世 "有"。自然出三界輪迴,這一點都沒離開根本十二緣起法義。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1-07 02:46:00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應該是禪宗祖師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