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初果與初地的差異?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8-11-05 18:21:30
※ 引述《Sorahane (空羽)》之銘言:
: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初果在上乘 與 初地在大乘密乘,雖然都是各自的見道位,但修證是不同的。
: : 初果是入解脫流,證見破除我身見。
: : 初地是入超脫流,證見空無邊處境界。
: 大德可參考《金剛經》:
大乘密乘經典並非真是佛說,而是後世編造。
: 1.菩薩已破四相。經文後頭,菩薩甚至破了四見,斷證同樣破除我身見等。
: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觀念,不見於原始佛典。
前面我那篇關於「八釋脫」的文章,已經說明其對應於一到四的釋脫階段;
而破除四相,釋脫這四個階段到第五階段,就是「識無邊處」,並非是破除我身見。
: 2.菩薩心無所住。(無所住,即法執也斷除,菩薩不住於空、不住於有,離二邊入不二性。)
: 您所謂的空無邊處境界,還是有所住,屬於空境。
: 有所住即非菩薩,空有二邊都不住,才是菩薩所修的中道實相,證大般若涅槃。
: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將「無所住」解為『不住於空、不住於有,離二邊入不二性』是法師解經的誤解講法。
《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生滅觀智下的觀察六塵,即見即脫而不染著,
所以說「不住」六塵生心。
念念照見究竟法相生滅,就是念念不住。
: 3. 《楞嚴經》,也解釋空境不可執著,非聖證。
: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
: 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 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
此空是斷滅空,不是大乘密乘修證明空之空。
: 4. 龍樹菩薩的《中論》也特別強調 :
: 「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 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 龍樹菩蕯的《根本智論》〈十三品〉
: 「諸佛說空義,為離一切見,
:  誰復執此空,佛說無可治。」
: 達賴尊者引《出世讚》提過:
: 「為斷一切分別心,空性甘露佛垂賜,
:  任誰於此而貪著,汝等委實下愚極!」
: 《六祖壇經》:
: 「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
: 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
: 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 「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
: 若全著相。即長邪見。
: 若全執空。即長無明。」
所以大乘密乘不以空無邊處為佛果涅槃,而以超脫空無邊處的識無邊處為佛果涅槃。
: =
: 基本上,大乘佛法的祖師大德們都有提過這些修行要義。
大乘密乘也是有著高深修行境界,但是誤解扭曲了佛陀正法的究竟解脫教義。
作者: yaqqq (^^)   2018-11-05 18:42:00
看了這麼多年,最後結論都還是一句話:你們經典有問題。忽然覺得很有趣,哈~~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19:12:00
有趣的點在哪呢?說來聽聽。
作者: yaqqq (^^)   2018-11-05 19:20:00
學術就用學術的標準,學佛就用學佛的標準。二個標準交錯在一起,分不清楚,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也會造成一些基本邏輯上的錯誤,十分有趣。舉例來說,板友說:A說話可信,B說話有問題。為何A說話可信呢?因為B說A可信。這種邏輯真的很有趣!而當我問說為何阿含經就可信? 很多就雜著這種雙重標準和邏輯錯誤。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1:05:00
為了捍衛自己的信念,什麼話都說得出,什麼事都做得出,這點不管是誰都一樣,不然你認為哪部經是可信的,說出來分享一下。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8-11-05 22:06:00
你覺得可信就可信啊。我連新約都覺得是可信的。只是不見得把耶穌的話完全收錄,並且有將可能矛盾的語錄進行刪剪。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8-11-05 22:07:00
大部分的人根本不可能什麼都做的出 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如此偏激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2:22:00
完全贊同樓上,大部份人只是看熱鬧而已,不會如此偏激!而我也是看熱鬧的一員,所以不需要詢問我,只要不犯板規就好。(忽然覺得自己真是標準的鄉民,哈~)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2:38:00
有犯版規你就照版規行事,但現在看來像是帶頭批判,自己的言行自己顧好,小組長講得比較含蓄你還真看不懂,看來你還是適合當個鄉民就好,我很早以前就說過了。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2:41:00
樓上就是最明顯的雙重標準呀!有趣~~言行舉止用板主的標準,但在遵守上面卻不把對方當板主!所以我才說看了這麼久,真的很有趣!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2:43:00
仔細審視自己的用詞。權利這東西很容易讓人迷失。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2:44:00
不用擔心,從來不留戀,我也一直在找第二位板主,有興趣嗎?這樣可以驗證我有沒有迷失喔!而且板主有啥權利可言???滿頭問號~~ 又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2:51:00
你現在的心境,要你審視自己的思考模式是比較難,想暢所欲言的話不要留戀,退出這裡專心管佛教版就好,那邊很和諧沒人會“不把你當回事”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3:00:00
所以重點是?這裡不夠暢所欲言嗎? 哈~~跟你對話真的很有趣!只準自己批判,不能讓別人批判。 又是一個雙重標準的例子。原因是你是板主,被剝奪了當板友的權利??? 真的很有趣~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3:07:00
他們愛搞什麼我也沒在看的,犯版規被桶時也不干我的事,但是不犯規的情況下,因為你有帶頭作用,而且有立場,會引發寒蟬效應,怎?很戀位嗎?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3:12:00
所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是你的解決方式? 因為板主容易被當標的,造成一些偏激的人攻擊,所以板主少說話?這就是你的自由! 自己不出來,也站在旁邊說風涼話,大家都一樣是看熱鬧的鄉民,相煎何太急,哈哈!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3:23:00
今天有人因為你以鄉民的身份說出有立場的言論時,對方因不甘心而後續出現過激的言論以至犯規被桶可不可能?而且你以鄉民的身份說話,說的內容出現版規兩字,且不滿的內容裡面不就是你以版主的身份跟版眾發生爭議的延續嗎?雙方仇恨值都在疊加,但沒人可以判你,你真看不懂小組長說的內容?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3:25:00
有呀!小組長判我沒問題~~倒是你有看懂小組長說什麼嗎?而且你說的話,讓我覺得很恐怖,你有觀照自己一下嗎?我記得這是你的修行法才對~你真的以為這裡的板友,如小組長說的這麼沒有素養嗎?上面這句話你可以PO去組務板,因為我私下就酸過他了,哈~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3:32:00
我毫無權利欲,若今天管版的是宗教立場與我相異的人甚至不是學佛的,但理智公正無立場的話我支持,像thismy要離開前我會站出來為他說話,佛教版上一任我也覺得可惜,你自己的話你自己去回顧,而戀位是正常的我能理解,你繼續哈哈吧!你是只看得見判你沒問題的部分嗎?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3:36:00
你還是認為眷戀,哈哈~~有趣!這就是你我觀點的差別了!認為板友素質不好,會累積仇恨。...我可從來沒這麼認為!認為眷戀.........一直在徵第二位板主呀!認為板主有權利.........都沒人要出來選,我有啥辦法!rabbit1974大大,你要這樣看待我可以,不要這樣看待板友,很危險啦!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5 23:52:00
我沒提到版友素質,你會酸版眾你會認為你素質有問題嗎?大小乘不兩立是常態,雖不好但這就是辯論的基點,你有立場的話就會有助勢的效果產生,你若希望有人可以出來也很簡單,你宣布要卸任並要大家推薦投票即可,就像之前的版主一樣,但你願意嗎?
作者: yaqqq (^^)   2018-11-05 23:58:00
哈哈!你確定這樣一定找的到人,如果找不到你要負責喔!我可以引述你的話到下次徵求第二位板主嗎?如果你沒認為板友素質不好,就不該說會累積仇恨,這點你應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6 00:00:00
我若不夠理智的話,你戴我帽子時我就會暴怒然後跟你吵,犯了版規算誰的?有時候酸言酸語跟挑起爭端只是個人觀點的問題,你會認為自己已進入了被桶的範圍嗎?
作者: yaqqq (^^)   2018-11-06 00:00:00
該要道歉才對。可惜小組長做不到,我看你也做不到才對!也因為你夠理智,我才敢跟你對話,也因為amidha大大夠有涵養,我才會在下方推文!你們二位在我眼中,都是好板友,可以互相勉勵的。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6 00:03:00
人有貪瞋癡,會累積仇恨值是正常的,這就是人性,沒有這種特性的話還需要修嗎?第二位版主的意思是什麼?徵到第二位之後你就退出嗎?
作者: yaqqq (^^)   2018-11-06 00:06:00
喔喔!我是覺得辯論只為了讓道理更明確,若有了仇恨就慘了!你認為是人性,那就這樣吧!晚了,跟你對話很愉快,希望沒有累積我們的仇恨,嗚嗚~~QQ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8-11-06 00:10:00
不會的,晚安。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8-11-06 00:52:00
其實rabbit大德還算滿理性的,有的板友更誇張,推文酸言酸語,咒罵他人,明顯來亂的,不是來討論交換意見的。板主大德也滿有風度的,良好的討論溝通就要這樣。而不是互相貶低謾罵。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1-06 01:35:00
如果樓上的推文, 完全沒有酸的感覺在, 那我即刻退出佛版。並且, 從我的最愛名單中, 移除, 永不復入!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11-06 09:17:00
東大講的沒錯,大乘經是佛弟子編輯過的,但阿含經不也一樣嗎,例如四阿含,每個部派所傳都有些不同.第二,大乘經是佛說的意思,就像阿毘達摩也寫是佛說一樣.我覺得應該要了解"佛說"和"經"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比較好.不要以為佛說,一定是佛親口所說,這樣連阿含經不全是佛說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11-06 11:52:00
如果認為佛教的佛法就是只有指釋迦牟尼說的法的話,上面說的是成立的。問題是佛不只一尊啊!其他眾生將其他佛說的法,也算是佛法。偽稱釋迦牟尼佛所造的經典,可稱為偽經,但偽經內容未必不合佛法(我這兒說的佛法是泛指所有佛說的法。)
作者: VElysian (くるみ)   2018-11-06 12:37:00
問題是一世界只有一佛,按理說其他佛的佛法應該都已消失所以世上只會存在現世佛(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才對,不應該存在其他佛的佛法。縱使有其他佛的佛法,裡面一定有四聖諦、八正道,而且諸佛修法不會打架。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PS:世上仍有辟支佛,或許仍有辟支佛各自的修法吧!)
作者: lk011382 (冰符酒釀)   2018-11-06 19:16:00
哈哈 釋迦牟尼佛說的法和阿彌陀佛、藥師佛說的法不同嗎? 您到底從哪裡聽說的
作者: VElysian (くるみ)   2018-11-09 12:35:00
光是「淨土永恆存在」就違反三法印了:「諸行無常」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